織經文緣深 不怕來遲20年

2012-04-26   | 蔡素秋
《無量義經》經文(非手抄版本)。(地點:花蓮靜思堂感恩堂 日期:2012/04/26)
花蓮靜思精舍感恩堂有一部高二公尺、寬八公尺的《無量義經》經文,高雄靜思堂二樓也有一部以織帶織成約寬三十公分、長一百六十公分的《無量義經》,二部經文皆以如絲緞般的紗線織造而成,織法細致又字字莊嚴,令人嘆為觀止。這是證嚴上人親自手抄,由實業家林中舜以織造方式將手抄的經文織造而成。

織經文 志工扛起超級任務

「本來我不是慈濟人。」林中舜參加了4月20日到22日的「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談起與慈濟結緣的開始,是因為志工許富標鍥而不捨的努力。

約二十年前,上人有一部親筆手寫的《無量義經》要印,從事貿易的志工許富標因為長久以來供應慈濟委員佩帶的髮飾及一些緞帶,上人知道他對「織」的方面應該很熟悉,詢問他是否有方法可以把《無量義經》織好,讓手抄經文得以永遠保存。

那時要找一部可以織經文的這種精密機器並不容易,許富標找到高雄阿蓮的一家商標公司,剛好擁有四部可以織造的機器,許富標把要織的紗線都買好,送到阿蓮給那家商標廠織造,卻做了三、四年都沒做好。

一次,許富標去關心進度,卻發現工廠竟然已經沒做了!這下許富標也緊張了,因為他已經承諾上人要辦好,如果沒完成經文織造,回花蓮會很不好意思。許富標趕緊四處打聽,工廠的機器到哪裡去了?

用心 四年不成四天成

臺南的實業家林中舜因為拓展業務到海外,從法院把那些機器買下來,一部份留在臺灣,一部分運往國外。許富標輾轉得知訊息,找上門來請他幫忙織造《無量義經》經文。

起初林中舜還有點猶豫,因為雖然有機器,但一次要完成這麼長的一部經文,還是有許多技術困難要克服,譬如織造當中,紗線不能中斷等等;但讓林中舜感動的是,許富標雖然是個外行人,但為了做好這部經文,還特地去買電腦、買軟體,並且將《無量義經》從頭到尾的版子,一針針都製作好再交給林中舜——這在二十年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份誠意,讓林中舜大受感動。

林中舜(右)與太太蘇錦華(左)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攝影者:陳振義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2/04/21)
「一個局外人,竟能做到如此。」林中舜自忖如果沒有把這部經文織好,真的很過意不去,與太太蘇錦華商量之後決定接下來。因為平時就把機器都保養整理得很好,夫妻二人也把準備工作用心做好,然後開始做之後,順利地用三、四天就圓滿織成經文。

許富標喜出望外,之前三、四年無法完成的工作,竟然三、四天就能圓滿成就,便邀請林中舜伉儷一起回去花蓮呈現成果。漸漸與慈濟有所接觸之下,林中舜也加入榮董,只是因為常跑國外做生意,慈濟的活動也就很少參與,當時只想著「有錢就出錢,有力的就出力。」

入門窺堂奧 一份感恩新體悟

一年前林中舜的父親往生了,他完全沒想到靜思精舍德慈師父會親自來家中為父親祝福,這讓他既驚訝又感動,覺得自已並不是慈濟委員或慈誠,只是幫慈濟織《無量義經》而已,就能得如此厚愛,讓他心中澎湃著一股感恩情懷。

這次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也是夫妻倆第一次參加慈濟營隊,一路來坐了八個小時的火車到花蓮,林中舜看到志工的態度、以及種種事物的安排,覺得這些志工真的很不簡單。林中舜感受到慈濟人願意付出這麼多時間來做這麼多事,是他所無法辦到的,也是他所慚愧的。

還沒參加營隊之前只知道,「慈濟在臺灣環保做很多」、「慈善也做很多,並且做得很好」、「慈濟人很熱心」;來了才真正了解慈濟的內涵是什麼,也認同這些理念,尤其環保這方面。林中舜說:「自己工廠也推動環保,也推動每週一餐素食。」

「太慢認識慈濟了,若早一些認識慈濟,應該可以做得更多。」林中舜說,回去之後,要鼓勵公司員工常去臺南靜思堂接近慈濟精神,或請慈濟人來公司輔導帶動,讓員工們能更快了解慈濟。「不慢、不慢,還有機會。」太太蘇錦華在一旁安慰鼓勵。

戴上精舍師父代上人贈送的佛珠,林中舜說:「很高興可以進入慈濟,讓上人來帶領。」蘇錦華說:「心裡感覺很踏實,因為又向慈濟前進一步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素秋 花蓮報導 2012/04/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