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經理理交通 精彩過關

2013-01-22   | 劉偉中 李秀蘭 譚鸚芳
黃德炎歡喜表示感恩能承擔交通組的窗口,並在大家齊力合作引導下順利達成使命。(攝影者:林宗義,地點:新竹聯絡處,日期: 2013/01/06)
慈濟新竹靜思堂的車位僅二百個,但是歲末祝福進出的車輛卻超過一千台,會眾最高時達到二千五百人以上,承擔交通的慈濟志工是如何安然過關呢?

科技人獻專業 車輛停放有空間

連日三天歲末祝福,寒流中夾帶著綿綿細雨,整個新竹靜思堂周圍交通及停車、守護大眾安全等重責,對交通組是一大考驗。

但是每天一大早,當車輛及會眾們陸陸續續地湧入時,負責交通的慈濟志工不畏寒意,擔負起第一線工作,有秩序的引導及指揮。

重要的是交通組這一次運用新竹科技人的長才,發揮整合資源的能力;在歲末祝福前他們用誠意拜託左鄰右舍,將可利用的空地重新整理劃線,整合出五百個車位,將車輛動線與指揮人員做更完善的規劃,使得今年的歲末祝福交通井然有序。

這一群慈濟志工平日在新竹科學園區任職,是企業內部重要的高階經理人,他們默默承擔事前溝通協調工作,更在公司年初歲修忙碌工作中,放下身段、頂著風沙、拿起指揮棒,迅速有效調度車輛到停放位置,這些科技人貢獻良能,用高效率式的處理了交通的「生產排程」。
交通組師兄們引導停好車的會眾進入會場。(攝影者:林宗義,地點:新竹聯絡處,日期: 2013/01/06)


高階主管掌分秒 殷勤精進不懈怠

在半導體大廠擔任高階主管的慈濟志工顏博文說:「我就是把娛樂、運動的時間省下來做慈濟。例如,把做環保當成運動。」

他表示在職場背負著產業的巨大競爭壓力,但雖然忙碌,還是要把握時間做志業。尤其遇到一年一次的歲末祝福,更是要把握能付出的機會。

他在2006年因工作關係,被派駐到新加坡,新加坡周邊的一些國家,因為氣候變遷、天災、人禍,慈濟志工因此提供很多的援助,他在當地第一次接觸到慈濟,看到當地的慈濟志工非常精進,心中非常感動,所以回到臺灣後立即開始投入志工行列。

見習、培訓的過程中,他了解證嚴上人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也一一見證到慈濟和以前所參加的佛教或其他團體很不一樣,因為在慈濟「做」的特別多。

證嚴上人常說:「做,就對了!」,在實際「做」的過程中,顏博文一一去印證到上人所開示的:「做中學、學中覺」,也領受到那滿滿付出後的感動,讓自己一直在慈濟道場中持續地勤精進不懈怠。

揮霍人生無常現 虔誦佛法求懺悔

被告知「你只剩二個月的時間!」才四十歲的明永師兄才了解,男人也是會流淚,這一段如雲霄飛車般的經歷,印證著生命的無常。(攝影者:黃文彬,地點:新竹聯絡處,日期: 2013/01/06)
「我常常被『虧』(音臺語,諷刺之意)說是培訓培最久的。」另一位慈濟志工王明永拿出委員慈誠培訓證件,爽朗地笑著說:「今年聽說是一月九日受證,沒問題應該是可以啦。」

指揮起交通熱情有勁的王明永,曾被大醫院宣布只剩二個月生命的骨癌末期病患。說起這段辛苦的作戰過程,鐵漢不免情緒激動…。

王明永在美國工作,他個性積極,把臺灣人「拼命三郎」的DNA,淋漓發揮在每個負責的專案上,深獲公司高層的讚賞。努力工作之餘,王明永也是位道地的美食主義者,常常為了吃頓美食總是不辭千里,各地方的海鮮美食等名產皆已遍嚐,過著奢豪快意的人生。

他家庭事業兩得意之時,被診斷出罹患「骨癌」,這訊息如晴天霹靂,改變了王明永的人生。在醫生的建議下,他進行了三次艱辛的化療,忍受種種不適,醫生宣佈:「你大概只剩二個月的時間!」當時他才四十歲,了解男人也是會流淚,這段如雲霄飛車般地經歷,他體驗到生命無常。

有宗教信仰的王明永,明白「因緣果報」業力之牽引,對因慾念而恣意弒殺生靈而虔誠求懺悔,徹底改變飲食習慣及每天虔誦「藥師經」。如今,他不僅身體回復健康,在工作崗位上和以前一樣出色,還擁有兩個健康、可愛的小孩。

四年前在家人的提醒下,再次投入培訓行列,因為工作負責的是國際業務,他把握在國內可利用的時間,投入慈濟的各項活動。

大容量好接送 接駁巴士菩薩車

林燦煌臉上始終懷著感恩的心與真心的微笑,承擔接駁老弱婦孺至歲末祝福會場,圓滿會眾接續佛緣。(攝影者:林宗義,地點:新竹聯絡處,日期: 2013/01/06)
此次交通組還安排,穿梭在會場與西濱快速路中的愛心接駁車,接送老弱婦孺與不良於行的人到會場,這一位往來於車道上的慈濟志工林燦煌,臉上始終帶著微笑,他提供個人箱型車為接駁車,他靦腆的表示四年前受證後,感懷上人與印順導師的慈悲胸懷,他將高級轎車與朋友交換為箱型車,為了就是能接送助念、共修、訪視、修繕的師兄、師姐姊們,他在無私的付出與學習中得到喜悅與滿足。

今年承擔交通組窗口的慈濟志工朱淇福、林德光、黃德炎等三位,原本對難以掌握的交通格外頭疼,但是有了這些科技人的參與,並在大家齊力合作引導下順利達成了使命,「做最早、收最晚!」是交通組幸福勤務的最佳寫照,但也是運用智慧與良能的最佳平台。【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偉中 李秀蘭 譚鸚芳 新竹報導 2013/01/0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