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做公益 實業家成富中貴人

2013-03-11   | 何思霈
李鼎銘以「實業家的社會責任」為題,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呼籲更多社會菁英及實業家志工,共同成為掘井人。(照片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公司)
「實質且腳踏實地利益人群、做公益,互相激勵,做為一位富中貴人。」這是證嚴上人對於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學員所做的期許。

每年一次的營隊秉持著「教富濟貧、濟貧教富」之理念,期待能為這群帶動社會經濟脈絡的實業家開啟一扇方便法門。此次參與學員包括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澳洲、中國大陸、臺灣等七個國家地區、共六百六十一位的實業家,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以多元化的方式烙印於學員的心中。

品德典範 傳家之寶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李鼎銘,以「實業家的社會責任」為題,分享參與慈濟到全身投入慈濟公益企業的心路歷程。因為加入慈濟得以發揮良能,由企業轉志業,與其他四位慈濟實業家志工創立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推廣環保科技織品守護地球,擔起掘井人的角色。

李鼎銘的父親是影響他一生最深的長者,李鼎銘以父親的故事,描繪他心中的品德典範。李鼎銘的父親李宗吉是位發願一生追隨上人、從一而終的實業家,短短的影片分享了十年前大愛電視臺播出父親的故事--《望海》,一位自幼失學的年輕學子,如何於逆境中逆爭上游成就事業,加入慈濟後,更終生護持慈濟志業。

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凝聚了七個國家地區、六百多名社會菁英及實業家志工,期盼帶動更多實業家志工,善盡實業家的社會責任。(照片提供:大愛感恩科技公司)
父親為人謙和、奉獻大愛,從小受到父親身教的影響,李鼎銘學習著孝順與勤儉克己的家風,他堅信品德身教這是留給後輩最無價的寶。他也分享著兒子願追隨自己的腳步參與培訓,立願成為受證慈濟委員,他感恩的說道,這就是最好的傳承。

對的事情 做就對了

李鼎銘秉持父親的一念心跟隨上人,護持慈濟志業,做上人所期望做的事,從來都是不遺餘力。

1990年上人提倡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為了積極推廣「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人文教育理念,同時也為了護持慈濟四大志業,「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的五位實業家志工合力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益企業」,整合、購買全臺環保菩薩回收的飲用水寶特瓶,結合有愛心專業的實業家,運用科技製成各項環保產品,讓這些物命展現愛的光輝。並且將投資及盈餘完全捐為慈濟基金會,作為慈善、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

李鼎銘也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巴菲特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為例,分享這位大企業家所領悟到的智慧。「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在日不落的慈濟世界中,不只是慈善志業,四大八法都需要每一個人的投入與護持。

藉由大愛感恩科技平臺,從實業家志工捐資發起、環保菩薩無私付出到合作夥伴的愛心、專業接力,再藉由慈濟回饋社會,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從一生百千萬,一生無量帶動更多善的種子投入環保志業,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文:何思霈 花蓮報導2013/02/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