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 家風日常

2017-11-18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修行就是要直、要正。一大早,(早課)是我們靜寂清澄的時刻,那就是要誠正信實,先修好我們的心;聞法以後,開始我們一天的慈悲行捨。誠正信實吸收在內心裡,慈悲喜捨在日常生活中,行我們的宗門。所以,法脈宗門要落實在生活中。」(攝影者:詹進德)
【證嚴上人11月18日志工早會開示】
「看到了慈濟人的精進,我們在第一梯次的海外歸來受證,有十個國家、六百八十多位,來自於非洲很遠的地方,還有東亞一帶回來的,看看大家都是很精進,粒粒黑珍珠,粒粒閃亮的光!」

來自心中的光芒,點亮了曾經黑暗的自心,也照亮黑色大地。證嚴上人在今日(11/18)的志工早會上,回想前一日和非洲新受證的志工們在靜思精舍的座談,師徒之間,即便語言得要透過翻譯,但法已濡、情相繫,非洲志工各個無保留地傾訴幾年來投入慈濟的心得感受。

「他們在故鄉,還沒有進入慈濟之前,他的人生,的確人人皆苦啊!佛陀說,人生苦,苦在集中,集了因緣而來果報。昨天他們進來跟我分享,大家都很認同因緣果報,能接受因緣果報;心開意解,轉變心念,轉苦為甘。雖然生活物質沒有太大的改變,可是他們的心念一改,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可以去幫助別人……」

放下自災救他方 法親來助顯溫馨

透過佛法,知苦了苦,進而惜福造福。今年(2017年)11月,南非大水造成嚴重的災情,年輕志工安迪雷也受災,但因志業的需要,他得要幫忙開車載送菩薩、投入勘災,因此選擇先放下家業,承擔志業工作。

「雖然他的家很簡陋,但是也損壞了,他認為其他的人也受損了,他的使命就是要放下自己,還是要投入群眾去做關懷、去做探勘,他就放下出去了。很令人感動的,就是他這個村裡也有志工菩薩,看到他的家是這樣受損,村裡的菩薩們來幫他,雖然他不在,幫他清理修復他的家。他回來看到他的家復原了,好溫馨喔!看,這就是因為他的付出,愛人的人,恆常被愛,當地的人啊也如一家人。」

安迪雷走入慈濟前,因貧窮而曾迷失自己,犯下許多過錯,但知道自己的心貧所影響的,比起物質的缺乏更為嚴重。

「原來真理是因緣果報,他相信,甘願接受,因為過去總是懵懂的歡喜做,不顧一切的歡喜做,結果就得要甘願接受!他了解了因緣果報以後,完全看開了,就完全投入。」

上人讚歎,每位非洲志工走過貧苦,走向心靈之美,都是信解行證地步步走出菩薩道,在非洲志工的分享中,也聽到當地如何扎根與帶動的歷程。

「一個人的轉變人生,可以面對七百多位會員,七百多位,他所照顧、膚慰的(照顧戶)也有六百多位。用的就是點滴,哪怕一把米、一個銅板,都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聞到佛法真理——過去的人生很苦很苦,但是轉一個念,他的生命,是多少人生命中的貴人,這實在是也是很感動的事情。所以我們在人間,雖然有的很富有,有的生活不怎麼好,但是再怎麼不好,也沒有像他們這樣不好,所以我們還有空間,應該要把握這樣的空間、時間,借力使力,幫助更多人!」

糾集眾力改生態 翻轉人生續造福

把握時間、空間,勤耕人間福田的還有印尼和斯里蘭卡,印尼的紅溪河在2002年因豪雨而氾濫成災,其後慈濟「五管齊下」,志工與實業家的共同努力,援建金卡蓮大愛村,村中還有學校、義診中心,如今當年紅溪河畔的孩子長大了,成了能為社會付出的年輕棟樑。

「看到這孩子(簡呈洋),從小學、中學畢業了,也幫助他上大學,現在是我們(印尼)大愛電視臺的菩薩,他從小都有立志要投入慈濟。慈濟村的孩子上大學的不少,畢業的不少,就業的也不少。總而言之,只要給他一個環境改變一下,我們人人的愛心點滴點滴付出,只要時間給他們,有這麼大的轉變,實在是值得啊!愛的能量付出,名符其實地造福人間,不是口號、不是短暫,是給予他們一輩子。像是這樣的孩子,假如沒有慈濟人給予點點滴滴的愛,他還在是在紅溪河,還是喝那一條河的水。」

上人感恩印尼志工的承擔與投入,體現了佛法「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無緣大慈就是造福人間,同體大悲總是不忍心眾生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要造福,有福的生活環境,那樣的孩子轉變了,大學畢業了,就業在社會,看這都是兩極化,大家付出一點滴的愛,我們的辛苦,其實很有價值。」

幼苗成樹菩提茂 福種得果蔭蒼生

2004年南亞海嘯重創斯里蘭卡,多國慈濟人投入援助,來自全球的善款,讓斯里蘭卡大愛村與學校建設了起來,如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承擔起慈濟志工,投入社區關懷工作,幼苗成樹,讓上人相當欣慰。

「這都是慈濟足跡踏過的地方,播下了福種,而這種善得種子,在那裡一粒粒生長起來,志工精神理念一代一代地傳。在裡面接受教育的學生,有的也已經上大學,也是投入慈青,這都是很有成就,畢業再回歸當我們同仁。人間故事多,都是菩薩們所耕耘的布善種子所帶回來的成果,所以我們的人生生命,造福的人生也是人生生命的貴人,對的事情把握當下做就對了!」

上人在今日將啟程行腳,多位第一梯次受證的海外志工仍留在靜思精舍,投入精舍生活、體會靜思家風,上人叮嚀,修行要精進,把握時間、空間,要將法脈宗門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

「各位菩薩,你們受證之後,要投入精舍的生活,你們的精進,要嘗試修行,修行就是要直、要正。一大早,(早課)是我們靜寂清澄的時刻,那就是要誠正信實,先修好我們的心;聞法以後,開始我們一天的慈悲行捨。誠正信實吸收在內心裡,慈悲喜捨在日常生活中,行我們的宗門。所以,法脈宗門要落實在生活中。」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