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徹苦諦 不昧因果
2018-01-19 | 慈濟基金會「時日已過,過得真快,舊曆年也將來臨,時常都說時間來不及,來不及,時間不夠用,的確是不夠用的。不過,時間雖然很短促,需要人多,人愈多,哪怕是短時間也可以為天下做事。」
證嚴上人1月18日行腳至新店靜思堂,面對臺北市等兩千多位慈濟志工,上人勉眾,清淨本性人人本具,期待淨化人心,發揮愛的能量,愛人類、愛大地,為天下負起責任。
大愛共伴群中去 道侶相牽護大地
「佛陀教導我們人人行菩薩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是啊!因為人人要發揮這一分愛,所以今年我們有共同互相勉勵的一句話是──『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要人人啟發一分愛心,愛人類、愛大地,我們都人人有責任。」
為了清除新北市觀音山上陳年以來所堆積的垃圾瀑布,2017年政府單位與民間單位合力發起四次淨山活動,慈濟志工次次不落,參與者上至九十二歲,下至幼兒,都不落人後。
「這個觀音山,我們還看到小小孩拉著垃圾,還是可以從山上拉到山下來,我們看,年紀不分老中少幼,多少能量就是付出多少,這種大愛共伴有情天,地載之上,天蓋之下,一片的都可以看到了有愛共伴人,這叫菩薩伴侶,都是菩薩伴侶。」
眼見世道苦中苦 太子難解何由來
人間菩薩在社會中,順應當前環境而彼此為伴,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愛電視臺與歌仔戲名角唐美雲,為求真實瞭解釋迦牟尼佛所在的印度,也專程前往勘景、體驗當地風土民情。
「師父在講《法華經》,(製作)《高僧傳》也要很瞭解佛陀時代,所以他們到印度去,所以去體會大覺有情人,那就是佛陀,大覺者。我們也要學佛陀啊!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世間,跟我們說人人可成佛,但是這可成佛中間,就是要行菩薩道。大覺者悟世態苦中苦,他覺悟的第一個感覺是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陀)決定要說法,所以到鹿野苑,第一場的說法,是什麼法呢?苦集滅道,就是苦啊!」
佛陀覺悟後初轉法輪,演說苦諦,乃因目睹世間苦中苦的生態;這種苦中苦在印度佛陀時代已經存在,經過兩千多年後的現在,情況依然未曾改變。
「苦啊!是集生死貧窮的苦,生、死、貧窮、病,都是赤裸裸地攤在整個社會的生態,現在的印度還是這樣生活的生態。因為貧賤差距,天堂地獄的差別,差得真的是很遠,因為四姓階級分得太清楚了。從小,佛陀(未成道前的悉達多太子)認為不應有這樣的階級分別,但是很無奈,對人有很多的不能理解,也不能理解為何會有生老病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貧富貴踐的分別,實在是解不開。」
苦行無益另尋路 證悟佛性人皆有
為體會人生世態,為了解生命奧秘,悉達多太子離開王宮,開始探究真理實相,也曾經歷經非人道的苦行,最終理解折磨身體並非究竟。
「所以佛陀去探討,走更遠的路,他終於覺悟了中道。所以他覺悟,他覺悟到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人人與佛陀平等的智慧,人人與佛同等的覺性,覺性都是平等,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很人性,只要你多用一點心,把心平靜下來,回歸於我們人人本具有的覺性;當然,要把煩惱無明都要掃盡,才能到達回歸本性。」
佛陀初轉法輪,歷經四十二年的說法,讓大家的凡夫心、雜念、無明等去除,了知因緣果報,只是有一個方向而已。
「眾生要了解佛法,總是要把那些拉拉雜雜的煩惱無明掃除掉,這實在是很不簡單,所以要花這麼久的時間。但是四十二年後,佛陀就覺得時間不夠用了,所以他在靈鷲山講述《法華經》,在靈山說大乘法,要讓人人體會、了解真正的修行方法,總是要入人群行中道。」
若要入人群行中道,首先要自心修行;自心修行要能見苦、知苦,才知道惜福。
「我們要見苦,我們要知福,我們要知足,我們要善解,我們要包容,我們要感恩,過去的四神湯,大家應該平常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服用,這個法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我們一定要做得到。」
恆河靜流載眾生 了苦摒魔見真理
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千百年來仍延續著。大愛電視臺製作印度佛陀聖地的專題節目工作人員,向上人報告前往當地後的見聞,在瓦拉那西甚至仍然可以看到,如同佛陀時代所見的生活方式。
「真正到印度走一趟,可以看到集苦在那裡。還看到了死,人死了不用棺木,就全身綁一綁,捆在一個擔架裡,和柴綁一起,抬著到恒河裡浸泡一下,再拿到岸邊平臺上,一堆一堆累積了很多柴,放到柴堆上開始燒,一排一排一直燒,一個一個一直燒,燒好再(將灰燼)掃一掃到恒河裡;當恒河上有人在浸泡屍體的同時,也有人在洗手腳、洗臉,人們一切的生活都在那裡,排泄物也在那裡,這是在印度延續著古代兩千多年的生態,一直到現在。」
佛陀在親睹這麼多極端的苦相後,內心有著很深的體會,他把心沉靜下來苦修,但他的苦修不是像苦行者,他讓心整個沉靜下來,細細地思量,處於一種完全寧靜的狀態……
「在極寧靜的時候,心裡會有一陣子出現很深的震動、震撼,很多的境界,叫做『附魔』,這些林林總總很多的景象,他運用智慧,把這樣種種相,在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那樣的穩定,終於把那一切的境界也撥開了,心完全進入了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那樣很穩定、篤定的方向,體會到了生命的奧秘,一切宇宙的奧妙跟人體的完全清楚。所以夜睹明星,心靈世界與天體合而為一。」
善惡因果需重視 群中清淨己先淨
佛陀證道之後,向世人說法,闡明人間多苦,其實來自於凡夫不識因緣果報,乃至恩怨情仇相牽相連。
「沒有進到因緣。(在)人群中,我欠你,今生來生、此世來世我們碰到了,冤家路窄,碰到了總是也要還,冤冤相報。除非有佛法讓你瞭解,你可以不要再結,總是還、甘願還,若可以這樣,一關一卡、一關一卡,總是隨著時間業障消除。」
怨結如是,恩報亦然,人生中的貴人、善緣、福報等,無不都是善惡因緣。
「所以師父常常跟大家說,善惡因緣我們一定要重視,不要執著,但是要重視因果;故意去修苦行,那是苦中加苦,對修行沒幫助,也是空過人生,也是加苦。」
上人諄諄勉示,「我們要好好用心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就是歷練過,邊洗邊練……我們不要把私人的困擾,私人的好壞緣帶入菩薩的團體,我們的團體是一個很真、很純、很善、很美的團體,期待大家要淨化人心,不要再有污染,我們自己要顧好,也要顧好別人,請大家要用心,我們的靜思法脈勤行道,要傳承法脈弘誓願;我們的慈濟宗門人間路,要悲智雙運無量行,要不斷不斷這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