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痛死苦 造福運命

2021-12-03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期待人人佛法要廣度眾生,總是菩薩要招生。不是只勸捐多少錢,這就是一般人的愛心捐錢;我要的是菩薩心來付出,菩薩心啟動他的愛,他還可以勸別人一起付出愛——不只是一時要淨化人心,而是讓社會啟動人人有愛,才能讓我們的社會很平安,才能讓人間大愛代代相傳。這才是以前的人說『父母愛子長流水』;就像這樣長流的水,佛陀照顧眾生是永恆的教育,就是要永恆,萬年、千年生生不息,唯有法。」(攝影者:許金福)
【證嚴上人12月2日上午北區第十二場歲末祝福開示】
「感恩,我是以充滿了感恩心,每年此刻,感恩的祝福。看到了慈濟人,人人都很精進,我一路從二十多天前,就開始一場、一場,慈濟人那一分感恩的歲末祝福,每一場次都讓我感動。」
 
12月2日,慈濟臺北分會舉辦北區第十二場歲末祝福,臺北市萬華區慈濟志工參與。證嚴上人在開示中提及,看見全臺各地慈濟志工與志業體同仁在每一場次歲末祝福中的經藏演繹,除了感恩,更是感動,人人心向佛法,所發出如螢火蟲的點點璀璨,團結合一就能引導人生方向。
 
「感動的是,人人很誠意的很虔誠的,每一區、每一區都是用心巧思要如何來表達,讓師父能了解他們入經藏之誠意。在臺中,我就問(臺中慈院)院長他們,我說:『這麼多人,你們是怎麼練的?是否天天?』他說是,整年來必備的功課。因為他們入經藏不是用口背的,是要入心;天天開會,也會從經典裡面的精神、文句,都可以在開會上融入工作,這就是我很感動。臺中如此,臺北也這樣,所以讓我感動;感動最重要的是感恩,感動一時,感恩是永恆,所以感恩大家,以師志為己志,以佛心為己心。」
 
佛心師志入佛道 乘願再來菩薩行
 
慈濟人秉持佛心師志,發心立願拔除人生苦難。佛陀直言,人間苦難偏多,人的一生所歷經的生、老、病、死,無不是苦。
 
「當你生下來的那一刻,一個人被生下來,人人同樣都是哭,那就是痛啊!當我們生的這一刻,全身本來是在媽媽的胎裡很溫暖;時間成熟了、被生了,在跟空氣突然間接觸到了,那一種刺骨之痛,馬上是刺激到了他的骨、髓、腦,同時那樣的痛呀!痛得他會叫,就是哭。」
 
一個嬰兒歷經刺膚之痛而呱呱墜地,個人受痛,但家庭卻因新生命而歡欣。從嬰兒到幼兒,孩子的心智純真,卻總有不可思議的舉動。上人提及,近日看到一位委員提供自家孩子的短影片。
 
「看到了,我們臺中一位委員的女兒,八個月又二十天,很小、好可愛。看到這個孩子,開始在學站,站起來又跌坐下去,她都是一直出聲,『上人,等我啦!』叫得很清楚,聲聲要爬起來。我一直一直反覆地看了這個孩子,再(看)一次就心裡問一次:『你是幾號的來啊?』很貼心的弟子。」
 
慈濟志工用生命做慈濟,更發願「生生世世追隨上人做慈濟」,學習佛菩薩「乘願再來」的精神。此等願力,是否就造就了這一個還在學站的孩子,如此不可思議的行徑。
 
「剛剛那一個孩子,她出生在委員的家。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這樣地顛簸站起來,站不住又跌坐下去,她還要說:『上人,等我啦!』這不可思議啦!有問她的媽媽:『(有)教她,是嗎?』沒有,真的沒有。這個孩子,她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也許她去了(又)快回來了,現在,她再看到、再聽到(媽媽入經藏),所以啟發了她很清淨無染的衝口而出,叫我要等她。總是為她祝福,她很有福,生在委員的家庭;接下來,這一位幼小的菩薩,她會慢慢長大,她那樣地繼續的未來,還是慈濟人、人間菩薩。」
 
身教導善照前路 微光群合見希望
 
靜思語云:「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學生的樣;以好模樣培育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意即長輩的身教會影響孩子,父母行善行孝,孩子自然受到薰陶。
 
「各位菩薩,你們要好好地培養好這個道心。這一念道心做給孩子看,孩子再做給他們的兒女看。那一種誠意,不只是要做給人看,做兒女、子孫的典範,給這些子孫佩服,他會被你們的薰陶,被你們的感動,他們也願意投入跟阿公、阿嬤一樣做好事,這很重要。」
 
上人提及,日前一群曾在靜思書軒擔任小志工的孩子,年紀有小也有已經長大的,人人捧著竹筒來見「師太上人」。
 
「他們那一天,就把小小的(孩子),這樣一代一代這樣帶來,看到了最小的拿著那個竹筒,紙筒也是銅板,拿到我的面前,我就問他說:『好重喔!這個要做什麼的?』他就說:『給上人救人的。』(上人問)『誰給你的?』『是爸爸媽媽?不要買糖果,給我錢錢。』就投下去這竹筒裡面。這都是孩子,說他懂事不懂事?很懂事,他的心清淨無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這麼小,你教他善念,他會完全接受,他知道要救人;他們拿給我的,還是救人,給師太救人。所以這都是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一個稚子,一分救人善念,一個竹筒,一個一個銅板累積成為救人的資糧。如同螢火蟲小小的光,一隻在前,群聚在後,引導著前進的方向。
 
「這一回我看到了,螢火蟲在飛,頭在前頭,光在後面,群飛起來難怪一閃一閃亮晶晶,牠們往前飛,光亮在後面。所以前面帶路的火金姑,後面的火金姑就是很團結,很團結,跟著前面的螢火蟲;就是群合,那往前飛就會變成了一大群螢火蟲。所以,大自然的生態、生機,真的是不可思議。」
 
不忘生時切膚痛 惜福造福轉人生
 
大自然的生態不可思議,人的生命也有無限可能。上人再一次提及嬰孩一出生,空氣接觸肌膚所產生的痛,如同自己年輕時代燃臂供佛。
 
「我那個時候在修行,要去體會生命那個胞(胎),它會構成赤祼祼的肉,踫到空氣到底多痛,我要試試看。所以我燃香、燃香、燃香,一支一支的香插在肉裡,讓它燃火,多痛啊!那一支香跟肉接觸,那種的痛;火熄滅了,肉赤祼裸,再一下子它就是(起)泡。幾天後,它很自然地會變成赤肉,結痂,我就又把它挑掉,那個時候那個肉見到空氣那樣地痛,那真的是痛徹骨髓——這都是體驗生死,因為我也被生來的,但是忘掉了,那個時候的哭,為什麼會哭?現在知道,赤祼祼的身體,那一剎那的全身刺痛,痛徹骨隨,真的是痛啊!」
 
上人續道:「各位菩薩,佛陀對我們說:『生死之痛,生來時痛,死去時苦。』因為人,生忘記痛,就跟著家庭長大。因緣果報,過去我們有造福嗎?有,有造福,哪怕生在很窮困的家庭,他自己有福來,自己隨著時間他會轉變,這叫做轉運。有福,他就會有這樣的因緣,不可思議的就讓他有福了,就開始了種眾因緣成就他,這就是人生。」
 
享福了福,上人提醒眾人,縱然生在有福的家庭,更要知福、惜福且造福。
 
「當然我們要鼓勵努力。不是生下來理所當然能享福,不一定,要看我們過去生有造福沒有。我們今天要去銀行領錢,也要有我們昨天的過去有存款;銀行存款可以讓我們領多久?就是看你存多少?同樣的道理,我們這一生有造福,還有剩,我們帶著剩下來的福,帶去來生。所以生生世世造福的因緣,就是這樣不斷不斷累積有好的因緣,好的家庭,好的時代,好的環境來助幫助我,讓我的人生成功。成功的人生還要投入幫助別人,這才是造福生生世世。」
 
微光點點照昏暗 見善跟隨愛湧現
 
此次歲末祝福,上人從宜蘭、臺北、桃園、新竹到了臺中,再北返經苗栗回到臺北,每一場都看見慈濟志工踴躍為買BNT新冠肺炎疫苗募款的努力。
 
「這一回的COVID19這一波,讓我看見臺灣真誠的愛,而且一時湧上來。我就會想到了,我開始做慈濟,就覺得在上面造水塔,不如往地下來挖水井——上面的水塔要靠著雨水落下來,積水起來;雨沒下,水塔也乾了。所以我轉一個念頭,往下挖井,我期待這古井讓它可以出泉。」
 
源頭有活水,水就能持續清淨無染而潤漬蒼生,上人勉勵慈濟志工,勸募的錢不論多寡,源頭都是人的善念,要善護這分心念,佛法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期待人人佛法要廣度眾生,總是菩薩要招生。不是只勸捐多少錢,這就是一般人的愛心捐錢;我要的是菩薩心來付出,菩薩心啟動他的愛,他還可以勸別人一起付出愛——不只是一時要淨化人心,而是讓社會啟動人人有愛,才能讓我們的社會很平安,才能讓人間大愛代代相傳。這才是以前的人說『父母愛子長流水』;就像這樣長流的水,佛陀照顧眾生是永恆的教育,就是要永恆,萬年、千年生生不息,唯有法。」
 
一燈能除千年暗,上人期待眾人學習螢火蟲精神,點亮自己本有的光明,為陷入昏暗的人們,引導人生正確方向。
 
「善的法看不到,道理是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影響天下。像是螢火蟲平常看不到,等待需要時牠飛起來,當我們在黑暗,無明一起,最需要時,螢火蟲起來了。一閃一閃亮晶晶,這就是火金姑,我也期待做一隻火金姑,這隻火金姑跟大家的光亮來會合,跟大家說前面的道路。需要光,需要點,有這個光點來會合,引導人生正確方向。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啟發人人發心立願,哪怕是一隻螢火蟲都不要輕視牠;我們要往前飛,而且還要接引更多人來投入。」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