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善鋪道 致法清涼

2022-08-0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推動素,這就是真正的、善的、最完整的善的源頭,這是『大哉教育』,食事為大,人人非素不可,大家如果通達道理、培養愛心,天地的生態就會很合,很平安,很有吉祥、祥瑞之氣。」
【證嚴上人8月9日志工早會開示】
連日來臺灣高溫難降,中央氣象局對部分縣市發布橙色燈號,提醒民眾注意熱傷害。今日(8/9)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也從氣候的炎熱高溫,談到人心如何調和以致清涼。
 
「天氣很熱啊,走在外面天煎地逼,熱氣從四方包圍過來,人人在屋裡都有裝冷氣,但是一旦走在外面,還是很熱。將心比心,這對需要在太陽底下工作的人來說,氣候的燠熱,可以想像他們的辛苦啊!所以我們總是要感恩,感恩人人用心用愛地付出,我們在生活中所共同感受,平安分秒過去,就要彼此說感恩。」
 
不捨佛國遍貧苦  發心立願菩薩行
 
宏觀天下,不平安的人與事不斷發生,災害亦是迭起,若再加上原有的貧病之苦,惡性循環對於殘、老、病者來說,急迫地需要幫助!
 
「就如印度,氣候的變遷,其實感受更大,他們的農作物所受的影響,又因為印度人口多、貧富懸殊,大部分所看到的,普遍都是窮困人間。最近我一直在說,追佛陀的足跡,我們現在要去探討兩千多年前,為什麼在那個時代會有這樣的偉人出現⋯⋯馬來西亞、新加坡菩薩們,聽到師父有這樣的心願,前去尼泊爾,佛陀的故鄉,看看他們的教育、醫療,看看我們要如何幫助尼泊爾。」
 
尼泊爾的貧苦家庭,因無力就醫小病拖成大病或老殘者孤苦無依,在在令上人不捨。
 
「感覺我們如何能幫助呢?拍回來的畫面,讓人更擔心,苦的比想像中更苦。那樣的畫面,我一直都在那樣的畫面裡打轉,在我的記憶中,一直一直浮現出這樣的環境⋯⋯即使是他們最繁榮的地方,而且最大條的路,道路還是坎坎坷坷,進出很不方便。」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志工梯次接力,一一走訪藍毗尼的偏遠村落,傳回來的畫面中,泥地夯的道路,時日一久,凹凸不平;雨後積水,更是淹沒路面,志工深淺難估、寸步難行。
 
「剛剛看到,有一位用磚塊鋪路,讓志工能走進村莊去理解,在當地如何開始展開幫助。在藍毗尼,有不少寺廟,平常法師們老實在裡面修行,慈濟人開始進去了,去供養、去帶出法師幫助(貧戶)煮飯,給孩子們每天一餐或者兩餐。我們要讓村莊裡的婦女在家裡也能有工作做,剛好這一兩年來,因為有疫情需要做口罩,請他們以工代賑的方式,縫製口罩,這就是去年、今年,我們就開始了因緣。菩薩走入苦難眾生的環境中,發心又願力,有步步踏實深入苦難民間。」
 
見聞苦難,更要能親身入苦,新馬志工不畏酷暑與大雨,奔走在各鄉間,不僅啟發當地諸多善士,共同付出,也讓這份愛的相連,就如一塊塊的水中磚,讓隱晦不明的路上,有了能夠前行的菩薩道。
 
「大馬連心、新馬合作,也期待全球的慈濟人,大家來關心,人多力量大,點滴點滴匯聚起來,就有力量助人。佛陀的故鄉啊!如何讓佛法——正法的思想,回歸到尼泊爾,有了團隊,才能讓回饋佛陀故鄉的心願,實現在人間。」
 
積少成多共善行  護生愛地養悲智
 
上人感慨,除了貧者、弱者需要幫助,大自然亦是人類發展下的最大弱勢者。近幾年來,森林大火不斷,千年大樹,轉眼間盡成灰燼,白日的煙霧灰濛、夜晚的紅光沖天,人對環境的需求不斷增加,對牲口的口腹之欲未曾稍減,而大自然所回應的便是一次次的災害反撲。
 
「人的貪念,不斷地在追求追求,貪念造業之重,殺業也難以估計,每一天是幾億的牲口,吞食在人的口中,為了這些牲口,為了要吃牠們,之前要花多少水、草、飼料等等來養牠們,這都是人的口欲。現在已經天地告急,人類吃了、丟了,垃圾往海洋裡倒;海洋裡的垃圾,魚類來吞食;而人再吃魚,這種惡性循環,都是在汙染中。」
 
上人不捨動物成了盤中肉,反思若能保護生靈,減少樹木的砍伐,大地環境自能生生不息,人安、天地安,不僅是降低災害,更是為未來的子孫,疼惜他們的大地。
 
「假如我們提倡素,我們可以保護大地⋯⋯一座大山,好像是一座天然的水庫,可以保護森林,吸收雨水讓大地健康。在宇宙虛空中,地球上是最美的一顆星球,也是最有生機的星球之一,我們就是只有這顆地球,人類需要她。人類有智識,善的智識就是智慧,所以我們要用智慧來保護大地、感恩大地、愛惜大地。」
 
善的智識——智慧,如何養成?上人以慈濟第一個醫療個案盧丹桂女士的故事為例。上人回憶,盧女士因罹患青光眼,視力不佳,先生是位撿字工,收入靠其薪資,加上還有幼子需要照顧,一家生活不易。一日,夜班辛苦工作後的先生,下班後,在早市買回兩顆高麗菜,原想讓妻子分次煮食,沒想到盧丹桂禁不起孩子的期待,一次就煮了兩顆高麗菜。
 
「先生醒來吃飯,看到一大盤的高麗菜,問一下,知道都被太太煮完了,他很生氣,就罵了太太,之後出門工作。太太感覺這一生怎麼這麼苦,這樣的生活下來、這樣的家庭,還要撫養孩子,還要照顧這個家,自己眼睛有病,看醫師也沒有錢,愈想愈感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個案給我一個大打擊,也讓我開始(善款)『積少成多』地去幫助人。那段時間,幾個『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悲觀人生,深深啟動了我,一切都是這樣的因緣,所以慈濟走過來五十多年,都是積少成多。」
 
培養愛心茹素起  行善聚福招吉祥
 
如今,天下災禍頻仍,上人期許,這份點滴的力量不要中斷,有的人放磚鋪路、有的人踏實前行,付出不分大小、不論多寡,唯有行入苦難,才能拔苦予樂,以人間的大愛,撫平貧病的苦痛。
 
「苦難人間因為有菩薩而得救,看一雙雙白鞋,因為有人把路鋪好,讓慈濟走過來,才能幫助這些孩子,這就是苦難人生、菩薩人間。感恩慈濟人,用真誠無私大愛,為人間付出,成就這樣的人間,也延續了未來,這都是大家要一同發心立願。看到畫面上,這一群菩薩能做得到,我呼籲你們,如果有因緣走出去,問你們能做得到嗎?相信大家會回答我說『能』。」
 
平安即是感恩,上人期勉,人人要把握付出的機會,行善不只是在貧困的地方付出,平日的生活中,只要茹素,就是在行善。就像是馬來西亞慈濟人,有些人前往尼泊爾進行慈善、醫療與教育服務,更多人是在各自的社區推素,在學校、在私人的公司,團體一起茹素,認識蔬食好處,不僅是對自身健康有益,更是避免殺害生靈。
 
「這樣的教育推動素,這就是真正的、善的、最完整的善的源頭,這是『大哉教育』,食事為大,人人非素不可,淺白的幾句話,大家推出去、身體力行,就是這麼簡單。總而言之,大家如果通達道理、培養愛心,天地的生態就會很合,很平安,很有吉祥、祥瑞之氣。期待大家時刻多用心。感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