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歲盤點 盡是感恩

2024-02-06   | 慈濟基金會
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初期,靜思精舍只有三十八坪大小,白天是辦公室、共修場所,晚上是休息的地方,有貴客來更是接待的客廳。證嚴上人開示:「蔣經國先生來過這裡,也是客廳在這裡;李登輝先生來過這裡,也是這裡。過去幾位國家的首長,他們來的都是這樣的小空間。可見他們會來,慈濟已經做到某一種程度,所以他們才會來花蓮,總是會到精舍裡來。」
【證嚴上人2月6日志工早會開示】
「有時間過去,一定有成就的事;事,是好事或是壞事?盤點自己,就是要盤點:『我有沒有錯誤過?或者是沒有錯?沒有錯,有沒有成就什麼事?』那就是盤點一下。盤點後,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感恩。」
 
再過三天就是癸卯年除夕,今天(2月6日)志工早會上,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向證嚴上人辭歲,上人感慨時日匆匆,慈濟也將要走過五十八個年頭,盤點過去,在在都是感恩!
 
「感恩一切事的成就,就是有無量的人用心、用愛,共同一個心願、一個方向,所以能做到開道鋪路走過來,不只是自己走過來了,價值的是我們走過來了,留著後面的人也可以輕安,輕鬆平安地走過去的路,這就是價值。」
 
恆持初心信願行 弘法利生我願意
 
上人感恩慈濟人合和互協,將長情大愛普及全球,在人間廣鋪菩薩道。憶及歲末祝福行腳期間,慈濟人以《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呈現人間菩薩信願行,上人讚歎人人心念合齊。
 
「假如沒有一念心合齊,那就無法動作這樣的——『我願意!』;他們沒有出聲,幾個動作——『我願意』,我們眼睛看就知道。這個時候就是『眼睛聽』,看到了他們這樣的手舉起來,就如耳朵都聽得很清楚。所以他舉起來的力道就是——『我願意』,這個『願意』是共同一念。」
 
每一場演繹之後,各區都會設計「法器」發心立願。花東區的設計是一本木雕的無量義經,內頁展開來是慈濟從慈善起家,將四大八法落實在全球,弘法利生,而一切的開端是從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一念心開始。這一念心花東慈濟志工以一顆鐵珠作代表,請上人從軌道的開端放下去。
 
「放下去,注意著這一粒珠怎麼走?心注意在那裡,眼睛跟著它走,珠這樣跑著、跑著,跑到最後,珠的終點國際天下都亮起來了。佩服!這一個時候,等到珠到了,亮起來,那一念心總是覺得佩服。」
 
「看走到那裡,珠還要很吃力往上爬,再爬、再爬,那是要動力。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讓它有動力,珠總是往上爬。爬到上面,它又衝下來。我就最近一直在想,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開頭總是在那裡跑,要跑上去是多麼辛苦。五十多年前,是很辛苦,一個念頭,「為佛教,為眾生」這種念頭一出,開始就很辛苦。」
 
回眸慈濟克難路 靜思精舍溯法源
 
1963年證嚴上人皈依印順導師,導師給了他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個字,上人奉行至今,仍不停歇。
 
「我昨天聽到了同仁在分享,分享(在)小木屋開始修行的故事。我自己在書房裡,他們在客廳裡在分享,我靜靜地聽,好像在聽別人的故事。有二種心情,一種辛苦,很辛苦;再一種,那就是佩服,很佩服,最後就是感恩,非常地感恩。」
 
「要蓋這一個精舍,小小的三十八坪,我們前面的精舍,小小的,它才三十八坪。這個三十八坪裡面,既是我們的起居室,晚上睡在這裡,這間的裡面;白天,就是在這裡辦公,克難慈濟功德會在這裡,也是客廳。」
 
「蔣經國先生來過這裡,也是客廳在這裡;李登輝先生來過這裡,也是這裡。過去幾位國家的首長,他們來的都是這樣的小空間。可見他們會來,慈濟已經做到某一種程度,所以他們才會來花蓮,總是會到精舍裡來。」
 
「那一段時間,自己在想著,有今天也是很不可思議,感恩。今天跟著時代的需要,跟著現代化的科技,總是跟著走,到現在。看看我現在這樣說話,已經全球聽到聲音、看到影像,昨天應該也不少人,聽到我們同仁、執行長跟臺灣各地的菩薩在分享,相信全球慈濟人也都看到、聽到了。」
 
「他們分享到了,以前都是席地而坐,沒有椅子,但是首長要來的時候,在那樣小空間,我們要拆門,窗門。那窗戶,防颱的窗戶,把它拆下來,用三角櫃當桌腳,總是防颱門放著當桌面,就這樣地長長的一個桌子,舖上了塑膠布,就是一張接待國家元首來的地方,那就是我們那個時候。」
 
「所以說來,克難慈濟功德會現在已經全球慈濟人的家,全球慈濟人回來了,要回來過年了?是啊,回來過年了。這好溫馨的大家庭,雖然空間還是不大,不過家庭情很長,愛很大,這就是現在的慈濟大家庭。」

語末,上人殷勉人人發揮生命價值。
 
「愛的、感恩的話說不盡,大家共同一心去付出,這就是價值,盤點一下,為人間無所求去付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