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點滴 大量大福

2024-01-15   | 慈濟基金會
無限量的點點滴滴集合起來,就是無限量的大力量。上人以緬甸一把米的故事為例,開示:「粒米成籮,滴水成河,乾枯的地方,你就是一滴一滴,也可以滋潤大地。有土地,要有水分,要有種子,還要有空氣,才能一生無量。慈濟,現在就是要一生無量,人人的一點、一滴會合起來,我們就可以為天下苦難人付出。」(攝影:Khin Wai Yan Soe)
【證嚴上人行腳1月14日北區溫馨座談開示】
「你要做慈濟人,就要是名副其實的菩薩,哪裡有災,你們就要承擔起來,儘量呼籲當地,把人呼籲起來,總是不是為錢,不是勸募錢,最重要的就是要勸募人,因為有災情,把你的朋友,把朋友的朋友不斷的呼籲,讓人人知道有慈濟,慈濟在做好事。」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證嚴上人行腳第三十一天,北區實業家、慈青及榮董團隊於新店靜思堂與上人溫馨座談,分享行菩薩道心得及募心募愛動人故事。上人喜見慈濟法脈代代相傳,也殷盼靜思弟子扛起祥和社會的重任,人間菩薩大招生。
 
「慈濟在這麼多這麼多年來,已經菩薩遍及了這麼多的國家,而且每一個國家的慈濟人都是發菩薩心,不是只有會員而已,他們都是有責任,因為師父常說要承擔起責任,天降責任,匹夫有責,何況是發心當菩薩。」
 
你我點滴齊會合 一生無量聚大愛
 
極微的心念,都可以化作大愛心。上人慈示,無限量的點點滴滴集合起來,就是無限量的大力量。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一粒一粒的米就是集合起來,成為一把米,一把把的米再聚合起來,那就是一堆米。緬甸不也就是這樣嗎?」
 
2008年緬甸發生納吉斯風災,慈濟啟動救災援助,在災區發放稻種、肥料,讓農夫們能迅速復耕,而且有好的收成,農民們自主發起日存一把米的「米撲滿」,從鄰幫鄰到現今已是村幫村,不但可以自立,還做到了互助。
 
「那個村莊,有八萬三千多戶,他們一戶一把米、一把米,那一個月他們就把那罐子,因為每餐那米這樣一抓起來放下去,一個月之後,那小小的罐子就一把一把就滿了,這樣這麼大罐。」
 
「八萬三千多戶,一個月呢?那是累計,我是說一個月。他每個月都來倒,所以倒起來都有這樣一堆。那一堆可以給四百戶孤老無依,可以生活。這是粒米成籮,一粒一粒的米,這樣抓起來就是一把米。」
 
「粒米成籮,滴水成河,乾枯的地方,你就是一滴一滴,也可以滋潤大地。有土地,要有水分,要有種子,還要有空氣,才能一生無量。慈濟,現在就是要一生無量,人人的一點、一滴會合起來,我們就可以為天下苦難人付出。」
 
發無上心度眾生 體解大道化煩惱
 
2023年,慈濟志工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攜手演繹《無量義 法髓頌》將佛陀的一生、《無量義經》的精髓與慈濟四大志業的脈絡,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以藝術形式一幕幕展開,呈現佛陀說法的靈鷲山實景、王舍城與菩提迦耶的苦況、慈濟的故事,不論演繹者或觀賞者,無不被深深攝住,上人期待法會不散。
 
「去年在小巨蛋還有彰化的也是體育場,我都專程在那個地方看,我自己很感動這佛陀的一生,它用三個小時在舞臺上,讓它完成,我看這就是一個心願——要把這一本《無量義經》讓它好好的完整去翻譯,不管是日英法的文字都要把它翻譯,讓它普及全球。」
 
「想要了解佛法,要知道總是佛法是入人間的,入人群的,就如大家有心用各種方法,要如何讓人人來發心參與這樣的方法,等於是法會,法會不是一直唸經叫做法會,是用方法度眾生。」
 
「現在這一個會,我相信你們都有在讀書會,讀書會要繼續,而且不是只有讀書識字過去就好,應該每一句話裡面的道理要深究,去深入研究,研究不是只有字的道理懂而已,真正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的體會,才有真實的體會所得到的那一分的法喜,」
 
觀心無常、觀受是苦,人生難免有煩惱,上人以自己為例,慈示唯有真正投入去做,才能增長智慧。
 
「智慧增長,就很看得開,想得透,那就是心永遠就是對什麼事情來到我們的面前,四兩撥千金,總是一撥就過去。其實我這輩子這幾十年,真的也是碰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總是對自己說四兩撥千金,輕輕一撥一切心開意解,煩惱就不會在心裡打不開。」
 
「體解大道,那就是要發無上心,總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這一個字是一個『白』跟一個『反』,兩個字連在一起這叫『皈』,那就是反黑皈白,反,那就是把黑暗的無明翻過來,反黑面向就是白,黑白黑白,白就是善,黑就是惡,所以人生我們總是面向善念。」
 
自做自得自多福 多人共善無量福
 
上人續言,因果絲毫躲不過,自做自得,不做不得。
 
「你們要相信師父說,自做自得,不做不得,所以我替誰做,其實是你做的,就是你得的。不過,很多我們大家都是為孫為孩子等等,當然因為有孫有兒子,你的愛要愛他,所以自要愛他有形,用一個榮董,他也有緣,但是要做的是你的因,你的孫子、你的兒子是成就你的緣,這叫做助緣,助緣也有得。」
 
「所以常常說,我們大家要菩薩招生,跟這個一樣,菩薩招生你介紹他,他發一念心走過來,你牽引他也是功德。《法華經》裡面就是說,你若讀到這一本經,你可以找五十個人,就是等於五十人,這樣延續下去,功德無量。」其實我就說我們代代相傳,我們就要傳五十代,不是只有五十人,整個家庭一直傳,所以叫『積善之家有餘慶』。」
 
「當然不是為了說是名是利,付出是無所求叫做功德無量,付出如果說有求,這心就是有罣礙,有罣礙因緣不具足;不是說我做,你想要求什麼就得,這樣所求如果不到位,心又多一個煩惱罣礙,付出就是要無所求,成就一切。」
 
「總而言之,慈濟愛的能量總是要不斷、不斷地累積。感恩各位菩薩愛的力量,期待你們要多看大愛臺,大愛臺它會不斷地播,大愛的新聞是真實,那人間的生態,我們要多了解,我們才會知道人間苦難偏多。反觀自己,我們臺灣,真的是很平安。」
 
臺灣經濟,幾十年來就是這樣欣欣繁榮,我們現在可以大家,呼籲一點一滴,不要求多,沒有影響到生計。像以前師父提倡說,家庭主婦提著菜籃買菜,你們就少買五毛錢,這五毛錢就是師父要救濟的,慈濟就是這樣開始的。我們如果能夠生活中減一點滴而已,就可以累積大量的力量。」
 
「我們的糧食很飽滿,所以吃很飽,我們就想到,沒得吃的地方;我們就一粒一粒、一點一滴累積,就可以幫助很多人,那這就是造福,叫做福氣。」
 
「臺灣很福氣,風調雨順,而且平平安安,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對自己說,『我很有福!』有福還有再造福。不求多,在日常的生活,這樣一滴一點就可以會合起來,成為大福大量;大量大福要多人才有辦法做到,我們大家都可以做得到。」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