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史傳法 延續慧命

2024-02-28   | 慈濟基金會
慈濟自2012年9月起開始在辛巴威鑿井,2013年11月11日第一口井啟用。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也聽到朱居士(朱金財,左前一),辛巴威,我都真的是很感動,辛巴威是那麼的窮,朱居士這二、三十年來,他真的也都是雙腳一步一步走,一個鄉村,走過一個鄉村。當地那樣的窮困、飢餓;或者是缺糧,還是缺水,他去掘井,到現在挖了多少口井!」(攝影者:Hlengisile Jiyane)
【證嚴上人2月26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真的要感恩過去!我們一定要多分享,有分享,才會有文字;有文字,才能真正地能傳這一個愛,愛的能量;有愛,才真的能幫助到了苦難人,所以不要輕視我們的分享中一股的力量,分享也是有力量。」  

愛是暗⻆的一道光,為苦難人帶來希望。2月26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會上,志工見證在慈善路上的點滴付出,如何讓度化人間。上人殷切期盼這分無私大愛透過分享傳遞正能量,並以文字留下歷史,讓慧命流芳。
 
慈濟五十八年來,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到全球NGO,慈善足跡在全球遍布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在六十七個國家地區有設有慈濟會所,上人感恩靜思弟子將善與愛的種子撒播在苦地。
 
「從少少的五毛錢,從阿拋伯(李阿拋,第一間慈濟屋)開始等等;或者是林曾老菩薩(第一位長期照顧戶)。從那個時候,我們如何開始?還有盧丹桂(第一例醫療援助個案),醫療如何幫助?如何啟發?都是有因緣。不管是濟貧,或者是醫療,或是教育而人文,這一段一段都有因緣,我們現在四大志業都已經國際化了。」
 
用心用愛救度苦 菩薩長情在人間
 
慈濟志工朱金財1995年移民辛巴威開設成衣廠,2006年收看大愛臺節目而認識慈濟,並在2007年主動投入參與發放。此後,朱金財持續前往貧窮社區,將慈濟慈善腳步深耕在辛巴威。為解決當地供水問題,並於2012年9月起開始在辛巴威鑿井,2013年11月11日第一口井啟用。
 
「我們也聽到朱居士(朱金財,濟昉),辛巴威,我都真的是很感動,辛巴威是那麼的窮,朱居士這二、三十年來,他真的也都是雙腳一步一步走,一個鄉村,走過一個鄉村。當地那樣的窮困、飢餓;或者是缺糧,還是缺水,他去掘井,到現在挖了多少口井!」
 
迄今(2024年2月),慈濟在辛巴威已經新建二百三十六口井;修復了八百三十四口井,漫長的慈善路,烙印生命價值。
 
「朱居士現在也回來臺灣,他現在身體也不好,眼睛不好,剛剛我看到他,也跟他說,『你要好好,眼睛要顧好,身體要顧好,那個地方還很需要你。』辛巴威窮,貧窮苦難多,少了這一個人,這種慈善,還有教育等等,可能就會斷掉,一個人對那樣的一個國家,可以想像有多麼重要,這叫做生命價值。」
 
「志工菩薩總是用生命做慈濟,用心用愛付出,這個情,是多麼可貴,這都是歷史。慈濟情無形,但是情的感覺,那樣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有多重?情重,意長,這個情的愛真的是很長。」
 
真人實事編成史 生命藏經弘善法
 
上人期待將慈濟人的長情大愛,化作文字留史著書,用生命的藏經將佛法流傳下來,弘揚在人世間。
 
「早上教聯會來分享三十年前,當教聯會會合的時候,老師與學生,就如現在我在分享佛法,總是會常常說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現人間,他的精神理念如何為人間教育眾生,教菩薩的這一分情?所以說起來,教育與傳法是很重要,教育在世俗就是老師,傳法在佛法叫做法師,師,是很重要。」
 
「所以說我們真正地要好好地在這個時代,面對這麼多的國家。這麼多的國家有慈濟人,這些慈濟人都會回歸心靈故鄉,我一直很期待,人回到這裡,我們真的要把因緣,把握機會,拉住了他,趕快採訪,一支筆,一本空白的書,我們趕快把它寫下來,好好地把這些歷史留下來。」
 
「日子跟著人的自然法則過,有的年紀大了,也是常常聽他們說:『某某老師有一點失憶了』、『某某老師現在沒辦法了』等等。不只是老師,慈濟人也是一樣,這一年一年看到資深的菩薩,都是頭髮白了、身體體弱,這個身體已經弱了。生病的已經生病,總是感覺到了這種衰退的力量很快,沒有幫他留下過去,很可惜;為人間付出的貢獻這一群人,我們沒有把他史編起來,實在是很可惜。」
 
「慈濟的過程,我們好好地去整理這種為人間,如何造福在人間。人生的價值讓它在故事中,好好的把它編輯起來。不然只是說人間、世界學問多高、多高,都沒有用,就像錢,在辛巴威幾十億也許買不到兩條香蕉,買不到三顆蛋。」
 
「我們是真正的在發揮價值,這時候真人實事,我們看得到、說得到,而且是這麼多人來做見證。我一直一直說有人能做見證,『對,是這樣。』這就是最真實。」
 
真實見證慈濟史 歷史教育淨人心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前腳走後腳放,不執著於名相;如今上人卻要求弟子要實名留史,但留史是為了見證,為了慧命,而不是要執著於留名。
 
「我是不要你們執著,執功、執名、執利,才叫大家心要放寬,不計較,做出去就對了,付出無所求,但是留史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留史,一定要去找做的人,去追那個歷史回來,有歷史才是真正慧命留得下來。生命自然法則求不可得,但是慧命需要有心、有責任的把它留下來,這是為整個人類。」
 
「現在說一個人他怎麼做,為他讚歎,作成歷史,讓後代的人可以看見,是在見證他很有價值。有價值的留下來,讓後面的年輕人、代代看見臺灣有這樣的人,為人間天下怎麼做,這都是很好的故事。慈濟人要有這一分編寫大藏經的責任,那很有價值——以後的人可以真正地把慈濟的藏經,視為他們社會的教科書。」
 
「這種歷史教育,這就是淨化人心,很根本、很重要。說來說去,真正的源頭都在我們這裡,就像挖井人,我們如果有挖井下去,有水就永遠滋潤。」
 
「人的生命不能缺水,慧命不能缺歷史,有歷史才有辦法延續慧命,不然今天做過就沒了,慧命留不下來,慧命就是要從歷史中留。我們是在寫歷史,所以我們是很有價值,因為現在的事情,我們在寫,所有的人做見證,『對,我就是這樣做,這就是真實事。』」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