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逆境 為苦做餅
2017-02-12 | 慈濟基金會提婆達多因心行惡劣,陷入地獄;然而,佛陀仍為他授記。大家難免疑惑:這樣的人未來也能成佛嗎?
「人人本具佛性,即使是惡人,也有成佛的可能。」上人表示,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顯明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
提婆達多生生世世障礙佛,佛陀卻感恩他的磨練,才能具足六波羅密,成就道業。「『玉不琢、不成器』,提婆達多就像尖利的刻刀,只要耐得住尖利刻刀雕琢,再苦、再難,都以堅忍之心克服,終能成就道業。」
上人說,釋迦牟尼佛發心修行,不為自己,是為天下眾生,為求法甘為奴僕,無怨無悔;學佛,也要用心聞法,改變習氣。
煩惱習氣是否改變,可以從外在言行看得出來;但是內在無明是否去除,不受外境影響而起心動念?就需要經過試煉。面對複雜人間事相,心中依然有法,行所當行,就代表煩惱無明已除盡。「斷除煩惱,才不會隨境造惡業,在修行路上進進退退。」
上人教眾,要用寬大的心胸待人。「不論他人習氣如何、犯了怎樣的錯誤,要包容他、憐憫他,不怨、不恨。去除自心煩惱無明,才能進一步度化眾生。」
畫餅不如做餅
佛陀過去生為寶海梵志,發願未來要到濁惡世界度化剛強眾生。上人與北區慈濟人談話時有感而言,現今人心、世局濁亂,就是佛陀所說的濁惡世界,益顯淨化人心的迫切。
「紙上畫餅畫得再美,也不能拿來吃;要做出溫熱可口的餅,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淨化人心不能空口說理想,要有實際作為。」
上人比喻,慈濟自創立以來就在「做餅」了,沒畫草圖、沒寫流程,而是看到爐灶、找到麵粉,就趕緊揉麵、煎餅給需要的人;五十多年沿路走、沿路做,做出了多采多姿的「餅」。「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不是空口擬定,而是實際『做』出來的。」
上人表示,身體要吸收營養,須靠自己進食;心靈要體會、成長,須發心付出、做善事。
佛法是人生的明燈,但煩惱仍要靠個人調伏。上人指出,有的人很會做事,但習氣不好,惹來很多煩惱無明。「有心做好事、付出無所求,若是習氣不改,面對生活中的人與事,依然會滿心煩惱與障礙。不怕事情困難,只怕人心不調。人心無法調和,就難成事。」
佛陀生生世世都帶著求法的深刻記憶,所以每一生、每一世都能接續修行,不斷精進。上人教眾,要用心去除習氣,不再讓煩惱無明回到心中,只存留法的意識種在心田。
【靜思小語】逆境磨練,成就道業。
上人開示於12月18日《農十一月‧二十》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95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