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心靈 植善入識

2017-10-2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聽經聞法,要聽入精髓。《法華經》是『本跡開二門』,在〈安樂行品〉之前顯跡,之後是顯本。」(攝影者:歐明達)
一位師兄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心臟手術,已度過危險期,安然出院;上人對他及同修師姊說,師兄昏迷期間,意識還在國際間賑災,為了救助苦難而付出,悠然自在,病房外的家屬與法親則是心情煎熬,而今安度難關,師姊應該有深刻的感觸與體會,要藉以增長慧命。

聞法、修行、說法

「一般人講的靈魂,就是佛法所說的『識』;師父最近常常教大家喚回『慈濟魂』,就是要大家發揮內心深處的精神能量。昏迷時,意識與身體脫離,還在平時所做的事裏遊走;平時所造作的『因』,都會一一收回『識』,所以『識』中潛藏著『果』的能量。」

「聽經聞法,要聽入精髓。《法華經》是『本跡開二門』,在〈安樂行品〉之前顯跡,之後是顯本。」上人表示,師兄昏迷期間,師姊不眠不休地照顧,隨著師兄的病情變化而緊張,身心皆苦,這個過程是「跡」;而師兄這段時間對於外境的一切不知不覺,還在夢中做慈濟事,所經歷的就是「本」,累積在意識中的「因」,在此時顯現。

上人言及晨語講述〈安樂行品〉最後一部分,提到精進修持《法華經》的人,念念皆在法中,連作夢都在聞法、修行、為人說法。而師兄就是不斷地精進行菩薩道,心心念念都在救助苦難;昏迷時,這念意識就浮現了,才會作菩薩夢。過去所做的慈濟事是「跡」,在魂識游離時就顯「本」。

《法華經》是「本跡開二門」,而且「法喻談真祕」──講真實道理,要用許多譬喻,談出這部經裏真實的祕密。期盼慈濟人以自身經歷融入平日用心聽聞的法,自我增長慧命,也能對眾分享法益。

如是因如是果

郭孟雍老師為《法華經》譜寫歌曲,上人表示,歌詞就等於經典的綱領,〈序品〉談述佛陀講此經之始,〈方便品〉是佛陀講經之構成,〈譬喻品〉有許多故事,一層一層不斷地顯示經文意義;期許現在所編寫的詞曲,能讓後世從中讀出經文綱領。

所謂「法喻談真祕」,就是〈方便品〉的要旨;雖然是談方便,其實指向真實。舍利弗尊者一而再、再而三請求佛陀述說他不斷讚歎的妙法,但是佛陀一再阻止,因為大乘真實法不能輕易述說,否則根機鈍劣者不但聽不懂,還可能誤解、扭曲法義,衍生出邪信。

所以佛陀一向都是對應機者說法,直到最後要說《法華經》,也還是耐心等待聞法者的根機能接受大乘法,才答允尊者所請;正式說法之前,有五千人退席。佛陀認為這些人的根機無法接受《法華經》,所以「退亦佳矣」。

「就像收成以後,要用大風吹空稻穀,空稻穀吹走了,留下真正實在、有內涵的稻穀。所以這些留下來的人,就是不斷在人間修行、度眾生的菩薩。」

上人說,真實存在但無形無相的法是「本」,佛陀對眾說的種種譬喻是「跡」;眾生皆有真如本性,真如就是「本」,由言行動作顯於外相的種種就是「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世界,所造作的一切業「因」,都會收入意識中,隨著生死輪迴、因緣聚合而顯示果報。

各人的人生境界都是自己造作的,不是有其他的力量主宰,或被動地接受安排;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因緣果報的觀念在《法華經》裏亦是清楚分明。《法華經》本身就有故事、本身就是真理,就是人人的生命世界。

【靜思小語】念念在法中,時時發揮內心深處的精神能量。

上人開示於8月20日《農閏六月‧二十九》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11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