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無我 三輪體空

2013-10-08   | 慈濟基金會
「每一個人的心地都有一股清泉,可是人們總是不把泉源打開,讓心地隨著經濟發達而被高漲的欲念覆蓋。所以經濟愈發達的時候,令人愈擔心;雖然經濟變好了,但是苦難人還是很多,若明知世間苦難,卻阻擋不了自己的欲念,如何能幫助人?」

北京慈濟志工陪同臺商蘇木卿師兄、宋慶齡基金會文化藝術中心主任王智慧女士等人來見上人。證嚴上人於談話間表示,若希望社會能有一股清流的人文風氣,就需要引導人人打開心靈的泉源。

不受干擾寧靜心 明朗映照世間

從凡夫地修學佛法,想要「立地成佛」談何容易!上人指出,想要達到涅槃寂靜的境界,並非閉關自修、隔絕外境干擾即可,這般不受干擾的寧靜心,就像平靜的湖水,在沒有任何外力擾動時澄淨無波,可以明朗地映照一切,但只要有人丟了一顆小石頭,或是起風吹拂湖面,就會引發漣漪波動,對於世間種種就看不清、照不明了。

想要達到真正清淨的心靈境界,除了不斷地聞法自修,還要在人群中鍛鍊己心,直到自心不受種種人間事相影響,才真能維持「靜寂清澄」的心靈,深刻體會人間示現的「無量法門」。

上人舉述慈濟人於國際賑災時,曾走入衣索匹亞、索馬利亞等戰亂動盪、人民貧苦飢餓的國度,看見當地居民原始而無奈的生活苦境,也因缺乏醫療資源導致疾疫流行,民眾生命毫無保障。曾經在慈濟人到衣索匹亞援建醫療站時拍攝回來的影片中,看到當地居民大多赤身露體,環境髒亂而缺乏水資源,一名男子走到黃濁水塘邊趴伏飲水,再將口中的水噴成水柱洗手,此情景迄今印象鮮明。

「在那一段時間,我的心常常糾結在一起,腦海中會浮現那樣的境界,自我警惕守好身、口、意,否則來生眼睛打開時,或許會生在那樣的國度裡也不一定啊!即使已經走上修行道路,心假如沒有照顧好,平常心很清淨、平靜,卻禁不起一點點擾動,衍生煩惱、欲念,就會造業。」

上人說,世間眾生欲念多,世間的苦難也很多,應該啟發平安有福人的愛心去幫助苦難人,偏偏許多人做不到。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土地太大,苦難人與有福人遠遠隔離,如同人間與地獄相隔,讓人看不見苦;身在人間,只能看到無際的欲念,受到誘惑而迷失,故需要佛法牽引回歸正道。

身體力行 難行能行

慈濟宗門不強調念佛,而是提倡「以佛心為己心」,把佛的精神理念融入自己的心中,學習佛陀開闊、包容宇宙的心胸;「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佛陀的智慧覺海,能通達諸法。

「在佛經裡提到,從無始以來有無量億佛,不只有釋迦牟尼佛覺悟成道;其實人人本具佛性、皆可成佛!過去有這麼多佛,未來也會有無量佛。所以念佛不是念心外佛,要念的是內心佛,向內自我啟發。佛陀只是舉很多道理讓我們理解,開闢一條大道讓我們回歸佛性;要歸返佛性,一定要行菩薩道。」

上人說,清淨己心當然是修行的必修功課,可是坐著修行是否真能清淨?與其靜坐卻雜念紛呈,不如起身走入人群中,看到別人的優點就用心學習,看到缺點就自我警惕,並且用心修除自己的習氣。慈濟人親手布施,付出無所求,不執著自己是能幫助人的人、哪些人曾經接受救助,也不會去計算自己做了多少事,而是將付出助人當成本分事,只要看到苦難人得救,即感歡喜,已經達到「三輪體空」。

「所以說,做慈濟有什麼特殊的方法?想要來學慈濟,沒有別的訣竅,就是身體力行,實際投入後,才能真正體會慈濟人真是難行能行,在人群中付出時,心靈不受污染;既不驕傲,也不會迷失自己,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對方讓自己有機會付出。」上人表示,慈濟宗門的修行方法,就是真正投入去做;這條菩提大道要實際去走,才能走得踏實。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3年7月30日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3年夏之卷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