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倫 得失之間 勤轉心倫

2013-10-28   | 李心倫
李佩倫(左)參與臺北慈濟醫院陽光溫暖愛灑活動,採訪病患家屬分享,家屬感恩有醫院志工陪伴生病的女兒,在溫馨膚慰中感激落淚。(攝影者:曾芳榮)
「對不起!對不起!」保母低下頭跪在李佩倫面前,佩倫不發一語,潰堤的淚水掩沒她蒼白的臉,她的先生陳建良站在一旁緊抱懷裡的孩子,輕輕喚著:「爸爸回來了,回來了……」她直愣愣看著才剛滿百日的女兒,靜靜的,一動也不動了。

2005年3月21日,佩倫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對於初為人母的她,作夢也沒想過會遇上這般無常,經保母轉述突然發現女兒沒了呼吸,為了求證死因需要解剖遺體,她不忍再讓孩子受第二次傷害,與家人商議選擇原諒保母的疏忽,驅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關鍵,是盤旋在她腦海裡的那句話:「凡事留一條路給傷害你的人,能夠原諒別人最幸福。」

別人做錯事 要給機會改

佩倫好似回到小時侯,黏在媽媽身邊聽著一句句做人的道理。回想有一次,隔壁的獨居老人稱說想回大陸與鄉親見面,但是欠缺經費,母親得知即借出辛苦錢成全此事,事後竟發現被騙了,而母親沒有一句埋怨,卻說:「錢雖然難賺,但還可以再賺;別人做錯事,要給別人機會改過。」母親以身示教,深深影響她的人生觀,也植下善的種子。

孩子驟逝,佩倫除了哭,每天就在佛堂前誦經禮拜《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她唸著:「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這一句,她頓了下來,生起一個念頭,想以齋戒為孩子積福。慈濟志工前來為孩子助念,志工許惟村撫慰說:「齋戒可以廣結善緣,虔心祝福孩子與大眾結善緣……」這正是佩倫想做的事,當下捐出善款,也啟動加入慈濟志工的因緣。

泰國兩位博士來到臺北八德環保站參訪,與李佩倫(右)交流經驗,分享泰國與臺灣在環保回收觀念的不同。(攝影者:張朝宗)
她深感人生無常,要把握機緣做對的事,於是參與慈濟志工培訓,一年的學習過程中,才真正將做人做事的道理運用在生活中。因為接觸慈青,才了解如何與孩子互動,透過訪視獨居長者,才學會如何關懷長輩。2006年受證委員後,她迫不急待希望每個人都能進入慈濟大家庭,因此積極承擔見習志工的活動,陪伴新進志工學習。

加強團隊合作 靜思語為靈感

建良在2003年受證慈誠,佩倫起步雖比先生晚了好多年,但夫妻同行菩薩道,是她重要的精神支柱。在活動中,她曾聽聞一句傳言:「三合一志工都只記錄有頭有臉的人……」她心生疑竇,想要了解人文真善美功能組究竟是做些什麼?

2010年參加人文真善美通識課程,佩倫不會攝影,也不會照相,所以選擇參加文字志工,但是報名後即刻後悔,「我真的可以嗎?以前讀書成績都是班上倒數幾名……」她暗自低語,然而另一個念頭隨之竄起,「只要每次進步一分,總有一天可以進步到一百分的。」她自我期許著。

上課後開始分組,團隊實作需要先確定採訪主角,佩倫那時才清楚並非易事,除了要用心記錄採訪對象,還要撰寫企劃案,經過團隊討論達成共識,再安排時間共同出班。資深志工曾芳榮一旁耐心陪伴,細心解說每個細節,並傳遞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團隊合作。

佩倫在團隊合作下,完成作品,以「施比受更有福」為主題,獲得當年度專題影片文字組第三名的獎勵,這對她是重要的肯定。每當不知該如何下筆時,閱讀《靜思語》是她的靈感來源,不但是寫作的重要資糧,經過法水的洗滌使心念更為清澄。
李佩倫(中)初接觸專訪勤務,跟隨資深志工曾芳榮(左)學習,她感恩芳榮師兄細心解說,也了解到團隊運作的重要性。(照片提供:李佩倫)

理解當事人 同理傳美善

她參與活動記錄,即使忙到很晚,還是法喜充滿,因有許多志工陪伴的力量。同為北區真善美志工的曾芳榮時常鼓舞佩倫,他的右眼開刀失敗導致失明,靠著弱視的左眼,照常承擔許多活動的拍照記錄,並用心傳承經驗,以身作則的精神是引領佩倫前進的動力,更見證到慈濟人付出無所求。

佩倫想起剛加入慈濟大家庭時,只是配合參與活動,從來不清楚每個活動的意義,有時間就參加,活動結束就馬上離開。有時跟著資深志工一起去關懷獨居長者,她也是默默坐在一旁,不懂體會別人的心情。自從承擔文字志工後,經常需要採訪人物,為了理解當事人的分享,才開始學習如何提問題。這樣的成長讓她體會到同理心,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件事。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席捲臺灣,臺灣南部受災嚴重,這些年來,慈濟人除了建造大愛村,也一直陪伴小林村的居民走出悲傷。佩倫凝視著電腦螢幕,點閱《慈濟全球資訊網》的志工足跡,一篇篇故事、一張張照片,有膚慰的擁抱,有感恩的淚水,這些動人的點滴紀錄,波動起她內心的漣漪,才真正體會到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意義與使命,傳遞著人世間的真善美。

佩倫懺悔當初對人文真善美的誤解,由於團隊的用心,使她更不敢鬆懈,在每次活動後,都盡力完成文稿與整理圖像,將慈濟轉動法輪的足跡給留存下來。她感覺獲得的比失去的還多,就如她的法號「心倫」一樣,時時心存善念,將法水滲入心輪,她的心更平靜、更透徹了。

(文:李心倫 臺北報導2013/10/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