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做慈濟 菩薩感動天使

2013-05-08   | 羅秀蓮
張正雄和戴滿是九十年代初到馬六甲投資的臺商夫婦,如今在馬六甲紮根近二十年的他們,早已把這兒當成第二個家。(攝影者:羅秀蓮,地點:馬六甲拉也商店小巷,日期:2013/03/06)
「感覺他臉皮很厚,不管我怎樣講他,還是一樣來吃早餐、講道理,而且還左一句、右一句感恩,慢慢就覺得這個人很不一樣。」

每天大清早,張正雄必到附近的早餐店喝早茶,除了吃早餐,他必定和信奉天主教的老闆盧春財(阿財)大談「慈濟經」。阿財在張正雄的勸解下,漸漸把許多惡習全都改掉,也成為慈濟會員。

張正雄和戴滿是九十年代初到馬六甲投資的臺商夫婦,因一場幸福人生講座,讓夫妻倆走入慈濟成為志工,進而接引許多人投入志工的行列,如今在馬六甲扎根近二十年的他們,早已把這兒當成第二個家。

走出小家庭 為社會服務

1986年,馬來西亞開放外來投資,臺商張正雄瞄準商機,1992年就和合資夥伴來到馬六甲,一手把汽車零件製造廠建設起來,專做國產車生意,還把輪胎的輪圈外銷到日本。

兩年後,妻子戴滿和兒子跟著移居馬來西亞,原本一心照顧好家庭的戴滿,在1996年一場幸福人生講座中,被慈濟志工黃思賢的話所打動,開始和張正雄成為臺商第一位慈濟會員。每月到上橋製衣廠(馬六甲分會前身)繳交善款時,和同為臺商的慈濟志工劉濟雨、簡慈露相識,簡慈露鼓勵戴滿走出小家庭,踏入社會大家庭服務。

「因為我怕髒,連孫女的尿布都不敢碰,更何況是服務別人?」只是聽到慈濟志工要到老人院打掃、清洗、餵食時,戴滿都會用諸多理由來推卸。推搪到最後,戴滿不得已說自己沒交通不方便出門,不料在旁早已起護持之心的張正雄馬上說:「妳沒有交通,我買車子給妳。」沒了後路,戴滿只好硬著頭皮上陣。

櫃檯志工 接引志工變職工

1997年5月,馬六甲靜思堂落成啟用,當時慈濟志工並不多,於是戴滿等人天天排班,向來訪者介紹慈濟志業,也幫忙開立善款收據。慈濟會務蓬勃發展,大愛足跡遍及中南馬暨東馬各據點,善心護持人多,收據也越開越多,於是戴滿和志工白天開不完的收據,就要打包回家動員全家一起繼續做。
戴滿和張正雄夫妻倆輪值為櫃檯志工,接聽電話、面對民眾,遇見有志一同的人就趕快邀約當志工。(攝影者:楊秀麗,地點:慈濟馬六甲分會,日期:2013/02/22)


1999年,靜思堂開始設立櫃檯,戴滿順理成章成為第一位櫃檯志工。接聽電話、面對民眾,遇見有志一同的人就趕快邀約當志工,而如今是馬六甲分會同仁的丘桂香,就是多年前被戴滿接引進來的有心人。

丘桂香回憶說:「若不是戴滿帶我到環保站看看,我可能只是走馬看花的慈濟會員。當時環保資源很多,看到一群人在做分類感到很驚訝,沒想到佛教徒除了做好事,也在做環境保護,而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於是,丘桂香從環保開始做起,之後開始接受培訓、受證為委員,現在則為分會同仁,也是馬六甲巴淡芙露社區環保站的站長。

幕後強大後盾 遇無常勤精進

除了做櫃檯志工、帶動許多人的善心外,戴滿還有一位堪稱強大後盾的「幕後委員」,那就是丈夫張正雄。

「太太做慈濟後,慈濟的點滴變成我們之間的悄悄話,我對慈濟的事很感動,所以開始在工廠幫她勸募愛心。」張正雄除了在工廠募心募款外,每當日本客戶到馬六甲談生意時,他也會帶著貴賓到靜思堂參訪。

2000年,張正雄有機會到花蓮精舍和證嚴上人會面,只記得上人對他說:「要多護持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回來後,聽見慈濟要建設義診中心,當時面臨經濟風暴,從老闆轉為高級經理的張正雄,依然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成為馬六甲第一位慈濟榮董。第二年,他更賣掉一棟公寓為妻子圓滿榮董,2011年再為兒子圓滿第三個榮董。

努力拼搏工作的張正雄,因忙於喝酒應酬之際,忽略自身的健康。2007年在日本談妥生意後,接受妻子戴滿的建議,轉機到臺灣慈濟醫院接受身體檢查,沒想到就此發現第一期腎癌細胞腫瘤。四年後他又被診斷出肺癌,隨即進行大手術摘除,也割除一片右肺葉。
張正雄常勸導阿財(右),讓他改掉喝酒、抽煙、賭博的惡習,彼此建立猶如父子般的感情。(攝影者:羅秀蓮,地點:馬六甲河岸,日期:2013/03/12)


一次又一次的發病,讓稍有年紀的張正雄差點承受不住,所幸家人還有慈濟人在旁為他加油打氣,病情逐漸恢復的他,除了感恩醫生的救命之恩,也深刻體會到「做好事,福大命大」的道理。

貴人在身邊 助家庭與事業

2008年病癒後,張正雄選擇退休,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因退休少了職場人脈,所以募款募心變得不容易,但他還是發揮做生意的魄力,成功募集許多有心人。

每天大清早,張正雄必到附近的早餐店喝早茶,除了吃早餐,他必定和信奉天主教的老闆盧春財(阿財)大談「慈濟經」。「感覺他臉皮很厚,不管我怎樣講他,還是一樣來吃早餐、講道理,而且還左一句、右一句感恩,慢慢就覺得這個人很不一樣。」剛開始認識張正雄的阿財是位聲色不好、粗言掛嘴邊的人,於是張正雄常勸阿財說:「上人講:『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算是好人』,要學習向客人說感恩。」

除了勸說阿財做生意時要和顏悅色外,也鼓勵阿財的老婆兼職賣蛋糕,夫妻倆一同打拼讓債務逐漸減輕。看見阿財和老婆忙於工作,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張正雄也加以勸止。「孩子需要教育,有知識可以認識很多東西,以後賺錢也比較容易。」孩子因補習後,成績從全班第四十幾名,進步到現在的十多名,這令夫妻倆驚喜不已。

最令阿財老婆高興的是,阿財在張正雄的勸解下,已把喝酒、抽煙、賭博的惡習全都改掉。回想這一切的改變,阿財醒悟地說:「原來張正雄是我們的貴人!」身邊朋友看到阿財的改變,也願意接受他的邀請成為慈濟會員。
涂思典(右)除了加入慈濟當會員外,每月還幫張正雄向身邊七、八十位教友收善款。(攝影者:羅秀蓮,地點:涂思典家中,日期:2013/03/06)


用身教接引旁人 推動慈濟志業

「剛開始我不知道張正雄是誰,後來常聽見他提起慈濟,我們就覺得很奇怪,但他很熱心,常跟我們講因果觀,還拿《慈濟月刊》給我們看。」涂思典也是在阿財的早餐店吃早餐,進而結識張正雄,回憶起初識張正雄時的感受,涂思典覺得不可思議。

涂思典說:「基督教不談因果觀、輪迴,可是慈濟講的大愛和慈悲我卻很認同。」於是涂思典開始加入慈濟當會員,每月還幫張正雄向身邊七、八十位教友收善款。「聖經教導我們,當你行善時,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事,這和慈濟理念非常一致,就是要我們心甘情願做不要想回報,對的事,做就對了!」

飛越南中國海來到馬六甲近二十年,張正雄和戴滿早已視這裡為第二故鄉,努力在當地推動慈濟志業,期望接引更多人,能把做好事為己任,用歲月烙印在異鄉的足跡。【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羅秀蓮 馬來西亞馬六甲報導 2013/03/2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