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生命實踐 北大暢談

2013-05-28   | 桑海
何日生主任緊緊圍繞「大愛」和「感恩」,以六百多幅圖片與聽眾分享了他對慈濟理念的體悟。(攝影者:欒玉輝,地點:北京大學,日期:2013/05/22)
「慈濟」這兩個字,究竟代表的是什麼? 5月22日,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約可容納一百六十人、設施完善的207多媒體大教室裡,座無虛席,在側面走道和後面的臺階上,還或立、或坐著十幾位無座的人,大家抱著滿滿期待與好奇,想要深入瞭解「慈濟」。

600張圖片 經驗慈濟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慈濟基金會發言人暨文發處主任何日生,以「走近慈善:慈濟大愛的生命實踐」為主題的演講,把慈濟四十七年來走過的大愛之路,凝縮在短短兩個多小時之中,緊緊圍繞「大愛」和「感恩」兩個關鍵字,以六百多幅精心選擇的圖片、簡潔而充滿感染力的話語,與在座聽眾分享了他對慈濟理念的體悟。

演講從「大愛如沐春風」說起,他訴說著一個個關於貧窮與苦難的真實故事,印尼豪宅不遠處的貧民窟、阿富汗難民營裡照顧弟弟的小孩、中國大陸貴州深山裡靠單腳跳去上學的李同學、淶源患白內障無法自理的孫爺爺……他們都是慈濟幫助的對象,透過照片和故事分享,貧窮不再只是數字,而是真實的經歷。

在這個貧富兩極化、天災人禍頻繁的世界,需要有一種消滅貧窮、濟世克難、有如春風般的善力。慈濟接近苦難,是用自己切身的體會、親身接觸,做善事不僅是付出一筆錢,更多的是陪伴;並且見苦知福,以苦為師,從中體會更多人生的道理。

其中,善行的啟發,不僅透過道理,最重要的是實踐的帶動,何日生突破大家的思考,告訴大家:「當人的思想與行為不相符時,會改變思想來符合行為。」所以透過善行的傳遞,人們會通過他人的行為模式學習並且建立觀念。「面對一些沒有人搭理的(窮苦)人,慈濟首先給予愛,慢慢地周圍的人也會跟著付出關愛。」藉著這個方式,慈濟人讓自己成為善的開始。

演講中有太多令人動容的慈濟人故事,也有許多充滿智慧的慈濟理念和心得,何日生用「愛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愛人」、「用愛回應仇恨」的三種平等愛,闡釋慈濟「大愛」如何超越種族、宗教等種種局限,建立起愛的循環……
演講內容精彩,教室內座無虛席。(攝影者:欒玉輝,地點:北京大學,日期:2013/05/22)

爭相發問 耐心解答

演講過程中,何日生被聽眾熱烈的掌聲打斷有五、六次之多。原本計畫一個半小時的活動,也延長到二小時二十分才勉強結束,聽者還意猶未盡,爭相舉手發問,希望能與演講者互動。

有人問到,慈濟如何能做得如此專業?何日生回答:「慈濟有很科學、專業的方法,但並不是走向專業,而是用專業的方式做志業。」而且慈濟以人格啟發為原點,沒有德的人帶領,慈善是難以持續的。他舉例,「在慈濟,專業為志業服務,醫生們投入自己的專業水準是為了每個生命的重生康復,當發心從賺錢轉向挽救生命時,心裡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這場演講如春風化雨,慈濟的事蹟和理念觸動和感染著聽眾。一位研究生在演講結束後表示,她之前接觸過一些公益組織,亦參加過義工活動。她認為,無論從規模、理念、成熟的程度、實際的效果來看,慈濟都做得最好,慈濟的理念也非常透徹。

另一位研究生聽了慈濟醫院籌建初期的故事:有個日本人想捐兩億幫忙,卻被證嚴上人婉拒,因為上人要籌集的不只是善款,更是許多有心人的投入。這故事讓他體會到「心比錢更重要」,雖然每個人經濟能力有所不同,但是善心和孝敬心卻是一樣的,因此未來會自勉,行善和行孝不能等到有錢了以後才做。
何日生主任幽默的話語,引起聽眾發自內心的笑聲。(攝影者:欒玉輝,地點:北京大學,日期:2013/05/22)

人文關懷 體現慈善

這場北大與慈濟美好的相遇,因緣來自今年北大哲學博士生孫國柱到花蓮考察,其間訪問了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靜思精舍等地,瞭解慈濟的歷史和理念之後非常感動,於是發心要促成這場在北大的演講。

孫國柱的專業領域是中國哲學,在佛教研究上著力甚多,對慈濟於佛教的貢獻有著獨特的體會。他初識慈濟是在2010年由南京大學、慈濟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合辦的一次研習活動中,去年的花蓮之行又加深他對慈濟的瞭解。他認為,證嚴上人對佛教做了一種改造和轉變,其還原了佛教本來的樣子,實踐一種愛的示範,投身於忘我的大愛,體現了真正的慈善精神。

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會的聶會長則從兩個方面闡述了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一方面,高校的學生應該有人文關懷和正確的價值觀,要學習如何做人,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去愛,這樣的講座可以帶來這方面的體悟;另一方面,關於慈善機構的運作,人們有很多誤解,慈濟的範例,可以讓人正面瞭解慈善機構運作的機制和理念。」

這場緣起於感動,成於恆心的北大慈濟講座,在大家的努力下終於圓滿完成,不僅拉近了這所百年名校與慈濟之間的距離,更帶給北京高校的年輕人一次體會苦難、瞭解大愛的難得機緣。

(文:桑海 北京報導 2013/05/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