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尋人 再累也值得

2013-06-19   | 陳金香
原住民甚少接觸陌生人,志工除了靠電話不斷溝通外,也要很有耐心等對方開門。志工謝愛芬在門外敲了半個小時,她抱著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心,終於敲開了原住民的心門。(攝影者:陳美美,地點:雪蘭莪鵝嘜原住民村,日期:2013/04/07)
沒有門牌、沒有地址、沒有明確的資料,要去哪裡找這群申請的學生?經過二年的等待,慈濟志工終於收到原住民學生的新芽助學金申請表格,對志工而言這是意外的驚喜,也讓志工踏上了翻山越嶺尋找學生的驚險之旅。


2013年3月,志工接獲雪蘭莪鵝嘜區原住民學校呈上二十四份新芽助學獎勵金的申請表格。為了深入原住民學生家裡做家訪,志工翻山、過橋,走過層層叢林,爬上泥濘山路,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家訪。

接獲原住民學校SMK SUNGAI PUSU交來新芽助學獎勵金的申請表格,志工有些束手無策;但大家回想起二年前因考量到原住民的孩子也需要新芽助學金,便毛遂自薦到靠近市區約一小時路程的鵝嘜區原住民學校SMK SUNGAI PUSU 拜見校長。

志工遞上新芽的申請表格,但那年學校沒有反應,也沒有學生申請,二年後的今天,志工才收到原住民學生的申請表格,他們開始踏上了翻山越嶺尋找學生的驚險之旅。

手腳並用 「爬」上泥濘小徑

「什麼?那間就是我們要去家訪的原住民學生的家?」2013年4月14日第一次到原住民村做新芽家訪的慈濟志工蘇金曄望著懸立在山巔旁的木屋,再望望通往木屋那條陡峭向上又泥濘滿佈的「羊腸小徑」,不禁倒吸一口氣。
志工戰戰兢兢地走過泥濘小徑,走上山必須跨越種種難行之路,家訪後又得小心翼翼地「滑」下山。六十二歲的蘇金曄(藍衣者)下山時不斷默念佛號。(攝影者:蘇妙昌,地點:雪蘭莪鵝嘜原住民村,日期:2013/04/14)


想到學生及家長就在那高高的木屋裡等著,看到帶路的學生身手敏捷地「走」上去,六十二歲的蘇金曄也鼓起勇氣,隨同身旁的三個志工,大家一個拉一個,步步驚心地慢慢往上「爬」。

「從來沒爬過這麼陡的山路,加上最近又一直下雨,腳踏到泥濘,更滑;感覺很恐怖。我真的是手腳並用地『爬』上去,每上一步,就唸一句阿彌陀佛……」爬上山頭已感到狼狽不已,但站在木屋前,金曄心有餘悸地回望腳下,心想,等會做完家訪要如何「爬」下去?陣陣恐懼不由湧上心頭。

然而踏進屋裡,迎接志工的是家長和孩子們天真的笑靨,那份笑容驅除了金曄心中的恐懼。看看周圍簡陋的環境,聽原住民媽媽訴說在這裡住了很久很久,雖然有電但沒有自來水,平時都是取山水來飲用,一旦下雨,山水參雜泥沙,大家就沒有清潔的水喝了,平時一家大小都是到河裡洗澡……

原住民那分面對艱難環境的豁達態度讓志工深為敬佩,尤其是稚真的孩子,儘管處在要靠山水生活的環境裡,依然很珍惜上學的機會,雖然孩子無法說出要讀書的大道理,卻懂得要認真學習、努力向上,家裡擺放的一個個獎杯是他們愛好學習的成果。

「幸好我們有來家訪,才知道原住民的孩子也渴盼求學。」金曄在回程時抱著一顆歡喜心,漸漸不畏懼那條泥濘路。靠著志工相扶持,大家終於抵達平坦大路。金曄回望山巔上的那間屋子,幾乎難於置信自己竟然能爬上去又安然下來。想到孩子們愛讀書的神情,顧不了雙手雙腳沾滿泥濘,金曄和志工隨同帶路的學生,繼續往前走……

求學不易 志工奔走延續教育

住民學生的住處不容易找,需要靠當地的學生牽引志工走進去。圖為前後都有學生在為志工帶路。(攝影者:余逸明,地點:雪蘭莪鵝嘜原住民村,日期:2013/04/14)
第二次走進原住民村做新芽家訪的志工鄭旋偎難忘前一週來做家訪時,竟然把鞋子都穿爛了。

2012年剛做志工時,鄭旋偎曾經隨同志工做新芽的家訪。但那時是在市區訪視,不曾想過原住民學生的家又是怎樣的呢?因此,聽說要去原住民學生家,她與先生二人馬上自動請纓。

當她來到原住民茱莉瑪(Juninah)的家,看到陳舊的木屋簡陋不堪,地板也處處有破洞。茱莉瑪的丈夫談起家裡貧窮,孩子多,靠手工製作的藤製品只能偶爾賣給來遊山玩水的遊客,收入有限,因此,雖曾發現有四腳蛇從破地板鑽進屋裡,也無法籌錢修補地板,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見蛇出現,就趕緊捉了丟到草叢裡。

貧困環境並沒有讓茱莉瑪放鬆孩子們的教育,育有五個女兒的她娓娓對志工說,十多年前,他們一家住在金馬崙的原住民村,但那裡離開學校很遠,孩子上課不方便,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她與丈夫帶著孩子來到這裡定居。

她很欣慰孩子們都愛上學讀書,儘管每天凌晨六點鐘就要起身,走路二十分鐘到村外等巴士;還需坐半小時的巴士才能到學校,但孩子們都不言苦,反而常常考取好成績回來。

對新芽獎勵金並不太了解的茱莉瑪,對於志工的來訪開心地說:「你們是第一個來我們的家,主動說要幫助孩子們教育費的人。不管您們會給孩子們什麼獎,我們都會衷心謝謝您們!」

茱莉瑪至誠的笑容溫暖了志工們的心,大家都忘了走山路的疲勞,只覺得哪怕只幫助到一個原住民的孩子,再累也值得。
原住民婦女茱莉瑪(前排左一)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聽志工說起新芽助學獎勵金可以幫助孩子們開學的費用時,她歡喜地告訴志工:「你們是第一個主動要幫助孩子們教育費的人。」(攝影者:余逸明,地點:雪蘭莪鵝嘜原住民村,日期:2013/04/14)

單純一念心 碰釘子仍擊不退

對志工謝愛芬來說,到原住民村做家訪要克服的不是爬山涉水的艱難,而是要敲開原住民的家門才是真考驗。

因申請表格沒有地址和門牌,志工遂透過電話一通通的打,往往電話嚮到斷線都沒人接,繼續不斷打,終於接通了,對方聽說要來做家訪,不是馬上轉口說沒這個人就是即刻掛電話。

後來聯絡上三戶家長,對方願意讓孩子在村口等志工,帶志工到家裡做家訪。再透過這家孩子的帶領,又去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同村的孩子對每戶人家都瞭若指掌,不管在叢林深處或山巔上,都能將志工帶到申請者的家。

「有時來到門口,明明聽到裡面有人,但敲敲門卻沒人回應,敲了很久,有半小時之久,對方就是不開門,我們在門口一直說是學校老師幫孩子申請獎勵金,我們才來做家訪,對方還是不開門、不回應。」

愛芬沒辦法,又不想放棄每一個學生,遂請當地居民敲門說明緣由,對方才肯打開門讓志工進去。本以為原住民害怕接觸陌生人,做家訪時必定難於拿到資料,令人意想不到,當對方願意打開家門時,心門也開了,不管志工要什麼資料,對方是毫不隱瞞的一一回答。
志工走入原住民家做家訪,希望透過新芽助學獎勵進,可以幫助原住民孩子開學時的費用。(攝影者:蘇妙昌,地點:雪蘭莪鵝嘜原住民村,日期:2013/04/14)

原住民單純的心讓愛芬很感動,也因此讓她體會到來原住民村家訪,不能缺少耐心與毅力。雖然申請者只有二十四戶,但因學生家距離甚遠,每次即使動員十多個志工分組,也只能拜訪六、七戶。有時千辛萬苦去到學生的家,卻碰到沒人在家,只好改天再走一趟。

最後,十五個志工,總共深入原住民村四次才順利完成所有的家訪。儘管奔波勞累,但看到原住民和孩子們熱情的笑臉,大家也深感歡喜,期待明年還能來敲敲原住民的家門。【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金香 馬來西亞報導 2013/04/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