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醫療最高品質
2015-03-09 | 吳佳翰 林翠蓮 李明慧以「邁向醫療人文」為研討主題和實踐目標、臺灣以外首次舉辦的國際慈濟人醫論壇,吸引了四百八十八人報名參與這場3月6日至8日,連續三天在新加坡啓奧生物醫藥研究園(Matrix @ Biopolis)舉辦的論壇。
在國際衛生組織2000年的總體醫療保健評比中,新加坡的綜合醫療水準經世界衛生組織評估為亞洲第一和世界第六。自2003年,政府積極推廣醫療旅遊業,積極落實把新加坡發展成亞洲醫療服務樞紐。
「然而,社會上還是有一些需要幫助的貧病人士。為了更有效地協助這群有需要的國民,衛生部在擬定保健醫療方針時,需要和醫療機構、醫界專才、社區義工等等一起合作。」顏金勇部長點出了衛生部的未來方針。
醫療人文 感恩尊重
林俊龍執行長和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章淑娟率先帶來兩場有關「慈濟醫療人文」的講座。林執行長呼籲大家放下專業技術考量,一同思考:什麽是醫療的最高品質?
同樣的問題,章淑娟也曾在國際研討會中被詢問。當時她回答:「那就是看到天下最美的笑容——病人的笑容時。」只要病人身心的苦被解除時,心念單純,臉上自然展露微笑。
林俊龍進一步闡述慈濟醫療人文是尊重生命、以病人為主的關懷服務。二十多年來,在臺灣的六家慈濟醫院已建立許多特色,包括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資訊系統、環保、健康促進等,還有遍布全球的國際慈濟人醫會。
六院一家的體系結合了慈善、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為一體,同樣延續慈悲喜捨的理念,發揮「感恩、尊重、愛」的精神。除了縱向的聯合,也注重橫向的串連,希望醫院除了是從事專業的場域,更是修身養性的好道場。
「希望讓所有參與慈濟醫療的人,能以感恩的心,學習成長、闔家幸福、輕安自在。」透過影片,林俊龍帶領大家巡禮六家慈院的人文。在學員頻頻頷首和讚歎聲中,短片展現了醫院同仁從自身開始做起,發心參與個案往診、居家清掃、歲末祝福等義務活動。
「生老病死是人生法則,護理師參與在這個輪迴過程中。」章淑娟匯報慈院護理體系和服務的發展,皆因應病患的需求而來,醫療最能體現「菩薩心、隨處現,聞聲救苦」。除了在職培訓,舉辦共識營、社區義務服務、懿德媽媽的關懷、典範表揚,護理團隊努力營造一個互相感恩的工作氛圍,希望陪伴新伙伴走向「新護士-好護士-護士典範」,章淑娟欣慰地說:「新進護士的留任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重新省思 強化人文
「現在很多醫生只是技師,只看病,不是看病人。比如,不同醫師開出不同的藥,病人有時同時服用二十多種藥。」亞歷山大保健集團執行長陸聖烈在「新加坡人道醫療景觀——崇高或遺失」講座中,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現今醫療界的挑戰。分工過細、分科而治的慣行醫療,雖能救急救命,卻不利於慢性疾病的療癒,而病患也難以獲得全面而整體的治療計劃。
根據2013年衛生部數據,新加坡共有二十五所大型醫院和專科中心,近一萬一千病床,平均每兩名醫師照護一千名國人。曾任職多家醫院院長的陸聖烈表示,公共醫院的病人過多,醫護雖盡心,但長久而言也難免疲憊,推動醫療人文並非易事。
相對於壽命長短,陸聖烈更關注生命的品質和尊嚴。他以老齡化議題舉例,全國有三分之一人口罹患慢性疾病,大部份病患可能會與病共處十多年才離世。「融入與參與社會才是病患需要的,而不是更多的藥物。人生在世應該有意義,能自主以及行動自如。」他說,醫療不止是科技,而是愛。病患應該有所選擇,也需要有智慧的醫師幫助他們作出智慧的選擇。
十一年前(2004年)南亞海嘯後,陸聖烈和醫療團隊前往印尼亞齊賑災,在當地認識了慈濟,也見證慈濟無所不在、高效率的賑災模式。他在會後表示:「慈濟的宗教精神與情懷方面做得紮實,而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加強。」
找回初心 傳承醫道
在大講堂的外場,看板、屏風、書畫、花道等小布景,成就了人文情境。此外,會場還展示慈濟因國際賑災而研發的慈悲科技產品,如多功能福慧床、防穿刺布鞋、太陽能拉桿後背包、太陽能LED帽,香積飯等等。許多學員在課後紛紛前往了解,不禁驚歎:「真神奇,這樣也行!」
來自馬來西亞的許雯詩是少數首次參加人醫會活動的海外學員。身為放射線治療師的她,這次應學長在網絡聊天平臺的邀約報名前來。「這次的論壇和我以往參加的很不一樣,富有『藝術氣息』。」
許雯詩在馬來西亞丁加奴州任職,因當地沒有直飛新加坡的航空服務,她特地在吉隆坡轉機,經歷八小時以後才抵達新加坡。「我最喜歡開幕典禮的手語〈白袍禮讚〉,裡面的歌詞『醫病醫人又醫心』,讓我頓時找回了選讀醫學系的初衷。」菜鳥醫師任職三年後,因為工作忙碌和流程機械化,讓她想要尋找一個平衡點。
「今天我學到許多課本沒有教的事,好比如何與病人相處等。」許雯詩說這次感覺好像「充電」,期許自己能成為慈濟人醫會的一份子。
開幕典禮中,新加坡人醫團隊用心呈現手語〈白袍禮讚〉,將醫者的使命和傳承展現在舉手投足之間。新加坡人醫會召集人馮寶興醫師再次熱情呼籲大家:「歡迎您成為TIMA的一份子!」
(文:吳佳翰、林翠蓮、李明慧 新加坡報導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