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預約分流 克難重啟難民義診

2020-09-10   | 泰國慈濟志工
持續參與慈濟義診大約四年多的中醫師孫振榮(左一)幾天前志工通知要舉 辦義診,於是,把握造福的機會,馬上答應要一起加入。(攝影者:黃娟,地點:曼谷巴威區慈濟靜思堂,日期:2020/08/30)
泰國慈濟志工每個月與難民的醫療相約,因3月到7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時停止難民義診,八月疫情緩解,今年(2020)首次於8月30日重新啟動了。慈濟泰國分會除了診療區、醫療補助,還安排義剪、幼教照護、泰式按摩及家鄉料理等區,緩解就診病人及家屬的壓力。
 
醫療網路相約 解決就醫難題
 
3月到6月下旬,泰國疫情緊張,政府向人民宣導減少外出,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然而泰國慈濟志工利用網路科技幫助難民得到醫療服務,志工們讓難民透過網路註冊,再將其所需要的藥物送到難民手上。
 
慈濟志工王鐘賢表示,疫情期間雖然暫停了義診,但服務難民就醫,一直持續進行中,「6月下旬泰國疫情好轉時,分會已開放難民網路報名,加上配合醫院的就診數,一天約十到二十人,分別帶難民到醫院接受治療服務。」
 
8月上旬,志工們主動與龍仔厝府曼飄醫院聯繫,於8月30日啟動疫情後的首次義診,此次主要是照護慢性病患者,但礙於設備不足的規範下,排除了牙醫、發燒、感冒者,為了避免當日人潮擁擠,事前規劃網路報名,人數上配合醫院的規範,病人數限制三百人以內。
 
護理人員一大早抵達義診現場後,立刻搬運相關設備與用品,準備堅守崗位為大家服務。(攝影者:蘇品緹,地點:曼谷巴威區慈濟靜思堂,日期:2020/08/30)
醫師看診 讓他安心 緩解病人壓力
 
早上八點不到,醫護人員及志工已經準備就緒,有的在診間、有的搬東西、有的辦理報到,許多以工代賑的國際翻譯人員穿梭於各區之間幫忙引導,此次超前部署、人數分流,讓醫師的看診多出了一些時間可以關心病人。
 
一個辦公室劃分三個診間,診間之間則用白色布簾隔開,雖然布置簡單,但仍讓病人保有隱私,門口邊有護士及翻譯人員,病人則坐在椅子區排隊依序等候,病人看診後,拿著醫師開的處方到領藥區領藥。
 
午餐時間,等待領藥的人漸多了,藥劑師忙碌地為病人準備藥包,其中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難民賈偉(JAWED),遞上醫師處方,在椅子上等候時,他告訴志工說:他坐捷運再由慈濟安排的接駁車來到這裡看病要花1個小時多,今天很高興能看到醫師讓他安心了不少,減少他許多看病壓力。
 
他是腎結石患者,到慈濟舉辦的義診看病已經一年多了,這樣的藥在外面很昂貴,而且不能停藥,尤其在疫情期間志工還幫忙拿藥給他,解決了他醫藥費用及無法外出的困難。而且他覺得工作人員及志工在幫助他們時,用尊重的態度和真誠的心對待他們,讓他很感動,領到藥後即將賦歸的他告訴志工:「現在他接受別人的幫助,希望以後他有能力時也可以幫助別人。」
 
行醫的理念無求 發願為人治病
 
在診間服務的中醫師孫振榮剛看完病人,靜靜地等候下一位,西元1948出生於大陸,在泰國居住的他,自2015年就開始參加一個月一次的慈濟國際難民義診, 七十二歲的他頭髪泛白整齊,身體清瘦,每次都參加義診,兩年前他因心臟手術,養病期間才停止義診活動。
 
義診的前幾天,受到志工邀約,他馬上答應參加義診活動,他出生於中醫世家,年輕時就常常利用假日到泰北地區義務幫人看病不收錢,也到過臺灣花蓮偏鄉義診過,每每看到病人逐漸康復的身體,他心中就有無法言喻的喜悅。
 
在泰國民間有句話說:「千金難買功德財。」兩年前的大病康復後,孫醫師更把握義診可以付出的機會,仍不忘鼓勵大家要照顧好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幫助別人。
 
從3月到8月的超前部署,提供難民網路服務,有的志工幫忙拿藥送藥、有的志工帶病人到醫院看醫師、還有人幫忙醫療補助申請和網路門診註冊等,志工王鐘賢感恩志工們齊力付出,終於順利為二百三十九位國際難民完成醫療服務,他期望未來能為更多難民提供更多的幫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高美麗 泰國報導 2020/09/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