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合無爭 共善修福
2022-01-12 | 慈濟基金會「感恩所有的榮董菩薩,一直、一直都在支持著慈濟,從五十多年前,哪怕是從五毛錢開始,一路走過來,從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總是沒有間斷,一點一滴會合在一個大缸裡,整缸都是我們的水,不只是一點一滴,總是大家會合起來,我們可以為人間、社會做很多事情。」
證嚴上人1月11日上午在臺中靜思堂與榮董進行溫馨座談,言及佛教千經萬論都離不開慈、悲、喜、捨,所以心要往善道走,回歸清淨本性;並以「信、願、行」期勉人人從自身做起,好好修行,為社會的和順、平安而付出。
富裕社會有暗角 自愛愛人得均安
「社會有什麼大風小事,更需要、需要人人人力、物力共同來發心立願。平常平平安安,但是貧窮苦難在社會是難免會有,任何一個富有國家都同樣有苦難人,所以平常的慈善工作,我們總是日日不斷、時時不停,這都是要靠著點點滴滴小錢行大善,很多慈濟人這樣一路走過來……」
目前最引人關注的社會大事莫過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近日又爆增確診病例,開始令人心惶恐,值此之際,上人念茲在茲,不忘對弟子們耳提面命。
「昨天(1/10)要離開彰化,我就突然間想到了,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還沒有跟大家說,從樓上一直下來,沿路一直跟大家說,大家要來送師父離開彰化,我就想到了,從電梯下來,踏出來了。我就說,我有一句話還沒說,大家聽好,邊走邊念,在兩邊站的人我都一直交代他們,說:『大家要自我防範,未來的這一波不要疏忽掉,要靠人人自我的謹慎。』邊走邊念,一直跟大家叮嚀交代,這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上人叮嚀,雖然我們都平安,但因為大家都會有「我平安,沒事情」而鬆懈了戒心,這是人人普遍的心態,不可不慎。
「我們天天在生活中,都要有謹慎的觀念,這不分有錢、沒錢,這是一股叫做『病氣』。天地之間有天氣、地氣,人間有病氣,所以,一 旦病氣發生起來,怕的是會感染,因為若能知道說聽它的名字,就能夠了解說這是一股的氣,我們人人都在一個空氣中,所以要人人自我謹慎。」
慈悲利他本自性 明因識果信願行
面對疫情,上人期勉人人都應該共善造福。約莫兩、三年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施益民曾分享他研究腦神經科學的新發現——在人類的大腦裡,有一個區域稱為「利他區」 ,與佛教的慈悲是相同的概念。
「聽他這麼說,我就趕快問他說:『你是不是研究佛學?』他說:『不是。』他們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裡面就會談到了慈悲利他,那一種的研究,因為這樣他才走入佛法,不是入佛法,不是學佛才去入大學,是入大學得到了這樣的教學,所以他要更深入生命、生命學,他才投入佛法。」
上人接著說:「總是,佛法很深奧,不管是生命學,天地萬物都是很深入在教育著我們,所以很期待我們人人要有這分好奇,先去把它深入看看。所以,才會去體會到是帶業來或者是受業來,受跟帶來的。不過,我們已經感受了,現在再去投入,去深入地研究,這也很好;或者是我們已經了解了,來就已經了解了,這就是信、願。信、願,差不多因緣會合就是不怕辛苦,知道很辛苦,但不怕辛苦,願意投入,這叫做信、願。」
信、願、行是佛法修行的要則,人來到這個世間,知道人生是苦,從苦中不斷薰陶、感受,就能體會到生命的本質就是苦。具足信、願、行,當因緣會合,就不怕辛苦而願意投入。
「本來自然的法則,那種天氣、地理、生理跟心理,如何去會合起來,是苦?是樂?悲歡離合,是什麼樣的業?是歡喜的業?是悲苦的業?這悲歡離合,都是我們帶來的感受,從感受中去體會。」
知而不行難窺妙 心向善道歸真如
上人進一步闡釋:「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而來,來了,他感受了,他甘願,甘願他就會感恩,感恩有這樣的苦,那就是證,見證,體會到來了就知道說來是苦,但是我沒有去體會,沒有感受,就像知道一杯水倒來,說是熱的,心已經知道了熱,但熱是燙人的熱?還是剛好溫和的熱?手若沒有靠近,那個熱度高低沒有辦法去體會,只知道熱是一個名詞。」
同樣的道理,雖然知道佛法這條路是人生正確的方向,但是自己若一直在原地踏步,總是不跨出第一步,這條路還是走不出去。
「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就像是那杯水,我們聽熱、知道,不敢碰它,不敢靠近,不敢去摸那真實的熱、高溫到什麼程度?我們不很了解、與那條路我們不敢跨步出去,那就是真正的心地風光,還是很難體會。」
上人期勉,人人要真正地再進一步去探討,佛教千經萬論都離不開慈、悲、喜、捨,不論是佛教、道教都一樣,都是認同人性本善。心往善道走,就是正確的善,就是回歸清淨無染的如來本性。
「人生有了心,一定有人犯規,或者是有人做錯,是故意要去做錯?或者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得來了一項不明之冤,到底是什麼事情?這個解不開就要去找律師,所以這叫做無明。那要如何才能夠讓人人滿意,沒有那種互相的爭端?」
一念三千源自心 人我共善創祥和
起心而動念,上人再言,難道人與人之間非爭不可,無法和平相處嗎?上人強調,若好好修行,其實人類之間應該可以相處得很和氣、很和平。我們的心本來也是期待和平,人人本具善良是正常的,人人的愛心才是我們應該都要有的。
「從(臺灣)光復以來到現在,社會和平,事業、營利、工業等等都是節節高升,讓我們很平安,所以我們的社會很繁榮。感恩,時時我都要說感恩大家造福,叫做福氣;這國與國之間,國家都能和平,我們的社會就祥和。」
上人指出,從自身修養做起,人人有修養,這個社會就會和順、平安,影響至全國,外敵就無法入侵,因為人與人之間合心團結,這樣國家就會很安全,所以我們要共同來維持社會的平安。
「慈濟總是要做到如何讓社會可以平安。」上人提及過去很多人都說慈濟只救濟國外,其實慈濟就是要安定臺灣;「國外有災難,我們臺灣有辦法去幫助他們,這叫做有福,福有餘來去幫助別人,造福回來臺灣。在那裡付出去救人,其實是造福在臺灣。」
語末,上人期許:「信、願、行,大家信,願力願意付出,身體力行,為社會人間造福,這樣保護臺灣,需要大家用愛來付出。感恩各位榮董菩薩們愛的護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