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寶處 心歸靈山

2022-01-11   | 慈濟基金會
「人生本來就是一段、一段、一段、一段,段段向前,過去生那段讓我們累積因緣,今生的這段讓我們因緣再會,因緣再會這個會中,有靈鷲山,我們在這裡聽法,我們在這個境界,現在的這個時候,我們在聽法。我說的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今生此世,我們大家都累積到現在;我們現在處處都是道場、處處都是靈山,我們無時不刻、分分秒秒,我們就是在靈山會,時間總是要這樣把握、利用,我們發心立願就是度眾生。」(攝影者:楊國華)
【證嚴上人1月10日上午彰化溫馨座談開示】
證嚴上人行腳至彰化,元月10日臨別之前與當區環保志工、福田志工、歲末祝福企畫團隊進行溫馨座談。座談中,上人看到慈濟志工根據印度靈鷲山實景,以印度砂岩板砌出靈鷲山上的說法平臺,帶領大家回歸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時期的法華盛會。
 
靈山不遠在心頭 法入心行靈山現
 
「大家讓師父安心的是已經心歸『靈鷲山』。佛陀說法時,我們大家都有共同道場,佛說法的地方,永遠、永遠都沒有退失,只是我們眾生一迷,那就是佛陀心靈成就大法的這一座山,都放在心裡。真正地法重如泰山,也就是我們佛法應該重如須彌山。」
 
古德有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靈山是我們的心靈道場,上人藉著這個由志工復刻的靈鷲山,期許人人要照顧好自己的內心,尋得法喜安樂。
 
「我們要常常自己問,我的靈山是不是還在我的心頭?有了靈鷲山,那就是有佛法存在……要把心顧好,永遠內心的法喜,那個快樂才是真正我們要追求。這就是靈鷲山,佛法,用代表在靈鷲山,因為靈鷲山是《法華經》,佛陀說法之處。師父常常跟大家說:『看!靈鷲山平臺不大。』它的平臺不大,現在在這裡看,它是真的用實景、用濃縮去展現。」
 
尊重生命獻良能 自性心光不染塵
 
「靈鷲山」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講述《法華經》的道場,所有弟子都集結在這個大自然的境界裡,汲取佛陀的法髓教義。二千五百多年後,上人行腳到全臺各處慈濟靜思堂,所到之處,弟子們莫不以虔誠恭敬的心來迎接上人為大家開示,而一處處的靜思堂道場,亦如靈鷲山一般莊嚴殊勝。
 
「現在大家莊嚴道場,表達那一分心,我也感覺受之有愧!何德何能,讓大家這一分那麼虔誠,那一分很注重的愛,實在是很(承)受不起。心感受,會對自己感覺到說,生命我們要尊重,『尊重生命』,對自己說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要把生命的價值提升起來,才會最近一直說盤點、盤點(生命的價值)!」
 
近來上人不斷提示大家要「盤點自己生命的價值」,反省自己是否發心立願為人間社會付出。
 
「要及時自我提醒發心立願,這個願!信、願、行,願什麼?要有「信」,相信自己本具佛性,人人都要相信本具佛性,不要輕視自己。常常在說火金姑(螢火蟲),今年都出來火金姑,螢火蟲,人人本具的、也有生命本性之光。我們從本來佛性,一直、一直時間長、時間長了,一直汙染無明,這個大家都會清楚;但是已經不斷、不斷卡,卡出了塵埃,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藉著大家的發心,有因緣大家聚會,彼此之間來互動,彼此勉勵。」
 
法華經砌菩薩道 信心願行度眾生
 
此時,弟子們同在這個菩薩道場裡,回想二千多年前佛陀在天地宇宙間覺悟的那一刻,上人籲請大家把握因緣「回心向道」,人人發心立願走入人間,啟發眾生的善與愛。
 
「菩薩的道場在哪裡?我們還要回顧到佛陀二千多年前,他瞬間覺悟,那個覺悟是什麼?天地宇宙,而這個天地宇宙的道理在哪裡?去找出來,很抽象!所以就用一個『有』的東西,佛陀開始開道,就是從靈鷲山把我們直接明心見性。過去四十多年他是設方便法,四十二年間就是勸善、勸善,人生善道、善法要如何做、如何走。」
 
空間、時間、人與人之間──距離佛陀時代已經經過二千五百多年,雖然環境不同,上人仍是不斷強調把握每一分秒的重要,引導眾生共同走入菩薩道。
 
「我們要把握現在,所以時間要把握現在。空間呢?我們也要立刻成就空間的實體,不要在那裡廣泛討輪,實體大家會合起來,這個就是我們的道場,道場可以集合,集合人與人結合起來,慈濟人方向是一,共一個方向,我們在這個地方成就一件事,人間法會。」
 
歲末年初的歲末祝福典禮中,每一位弟子皆以虔誠的經藏演繹,向上人充分表達人人心中的「信、願、行」,以堅定的信心,發願行走在法華砌成的菩薩道上。
 
「大家表達出了『信、願、行』,相信師父有這麼多年、這麼多年的時間,年年我們就是這樣,而且是分分秒秒,不是年年而已,分分秒秒也是這樣,這就是日日、日日,我們法都不離心。用法鋪道而且鋪路,這樣為了自己要向道精進,向道精進;佛法,佛法尤其是《法華經》就是要度人,不是孤單一個,是要『群』,我們要修行就是像是在化城,步步階層,要向前走!」
 
菩薩道上或許坎坷難行,亦或感覺疲累而停滯,佛陀以「化城」來鼓勵大家,佛法已經入心,只要身體力行,一步、一步分段向前邁進,終能抵達真正的寶城。
 
「人生本來就是一段、一段、一段、一段,段段向前,過去生那段讓我們累積因緣,今生的這段讓我們因緣再會,因緣再會這個會中,有靈鷲山,我們在這裡聽法,我們在這個境界,現在的這個時候,我們在聽法。我說的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今生此世,我們大家都累積到現在;我們現在處處都是道場、處處都是靈山,我們無時不刻、分分秒秒,我們就是在靈山會,時間總是要這樣把握、利用,我們發心立願就是度眾生。」
 
今生未竟來生續 堅定志向靈山會
 
因信發願,這不只是口號,而是要真正地身體力行在人間,就如同小螞蟻登上須彌山,一步、一念、一精進,用心在當下,步步都堅定。
 
「螞蟻就是最微小,牠要爬須彌山,山是很高,這是用一種譬喻。為我們加油,不要輕視我們力量薄弱,不要以為我們的力量薄弱,這個階梯爬不夠,來回我還要再繼續爬,就這樣步步高升去,我們若感覺這個地方,抬頭還有很高,在此就起了一念心:『不如歸去了!』這個永遠都沒有辦法(到達終點)。所以,期待我們大家要把握分秒,信、願,願就要立堅定的願,今生跑不到,來生還要再走。」
 
上人行腳到各地,總是聽到靜思弟子發願要「生生世世跟著師父走」,上人感恩每一位弟子對於師父的信任,也感恩大家有志一同,朝著利益人間的方向一同前進。
 
「讓我很有信心,我們會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愈來會愈成熟,我們會共同走到須彌山王舍城最高的地方。雖然靈鷲山不是很高,不過它在王舍城那個地方,算是一個高臺。所以我們還是有志一同,靈鷲山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心,很感恩有這個因緣。」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