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地震,是台灣的母親
◎撰文/張硯秋
一、似曾相識
中部地震勸世歌(1935年—台語發音)
一時死傷數千人 生命財產一時空
看塊啼哭大苦痛 尪塊哭某某哭尪
亦有子兒哭老父 哭甲袂行做狗爬
大厝倒甲農平地 歸家死甲春一個
悽慘二字都免廣 通街ㄟ人哭汪汪
昨昏大厝定礦礦 今日歸家來滅亡
有人契腳甲斷手 帝著塗腳快喝休
可憐無人通改救 歸家死甲變肉球
若是無死無塊住 透日無飯通好吃
夭甲腸肚乃加隻 餓到嘴仔開靴靴
小漢囝仔無分曉 啼啼哭哭塊哭夭
不知父母死竅竅 歸日無時當袂朝
一款父母朗齊死 死甲無人孤春伊
店快啼哭無寫四 哭賴父母個身死
有人父母塊哭子 嗎有囝仔哭安娘
一款無死半條命 听伊塊哀不敢听
一款歸家全無望 死甲春這老大人
身受重傷即痛苦 血水流甲變身紅
雖然乎厝帝無死 嗎久腳骨斷一枝
聽伊塊哭無寫四 疼痛難當無藥醫
店在大路哭一暗 老父共子做孝男
無塊安身大悽慘 倒塊凍路衫齊淡
啼啼哭哭歸車路 大厝變春一堆塗
好得官紳來救護 設備布帆困草埔
1935年,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台灣人發揮了高度的同胞愛,關懷、捐助災後的重建,當時的報紙都有詳盡的報導;尤其是「震災義捐音樂會」在全台三十餘個鄉鎮,舉行了三十餘場演出,前後數十天的「義演」,更是讓人體認災情「善後」的重要性。
然而,「傳訊」中部地震的消息,民間歌謠所反映的觀點,也不失為一種「史料」。嘉義捷發漢書部當時所發行的一本「歌仔冊」——《中部地震勸世歌》,即是很有意義的資料,尤其是其所表達的「人生觀」。
——莊永明《台灣大地震》
《中部地震勸世歌》中的描述,似曾相識吧?
這樣的場景、這樣的歷程,全台灣島的人在1999年的9月21日,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只是因為身歷其境,而更加慘烈、更加驚心動魄!
翻開台灣的地震統計,大大小小的地震多不勝數,只是地震的規模、災情的大小不同而已。事實上,台灣本來就是千百年來地球板塊運動互相碰撞擠壓而浮出大海,逐漸隆升成的土地,過程中產生的地震是與生俱來的;換句話說,台灣島是地震生成的,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地震,是台灣的母親。
二、台灣島的子民,記取教訓了嗎?
台灣幾乎天天有地震,照常理判斷,台灣島民應該對台灣島的地理環境、地質特性及地震與防災有深切的認識與萬全的準備。然而,台灣大部分的百姓一直到九二一大地震,造成了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後,由活生生的浩劫及血淚中才體認到自己對台灣島的生成及地震認識的不足。
究竟,台灣島的子民,由九二一大地震的鮮活教材中記取教訓了嗎?
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由震後二週、一個月、四個月,及2000年自三月起每個月都針對全國民眾或災區做不同層面的調查。據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接受委託調查的結果顯示,儘管剛剛經過九二一驚天狂震的震撼教育,且公務部門及相關單位及團體一再宣傳,在巨震後二個月,仍有超過五成接受問卷調查的民眾,對於地震的產生、震災時最安全的躲避地點、與自我防護的方法還是不清楚。
的確,儘管許多搜救單位都大聲疾呼,地震時不要躲在桌子、床鋪底下,而是應該以比桌子、床鋪為低的姿勢,躲在較高的冰箱、桌子、床鋪旁邊,以使天花板、牆壁倒塌時,讓桌子、床鋪等家具承受倒塌物的力道,一旁的人方得以取得生存空間,而不會被已被壓垮的桌、床壓到;這樣的作法可以使建築物內的傷亡率,由百分之九十八遽降為百分之二。但距離九二一已經將近二年,網路上還可以發現傳播地震逃生知識文章,教人躲在堅固的桌子底下;而電視報導中的防震演習,孩子們也還是躲在結構脆弱的書桌底下。
三、沒有人文記憶的地震島
而台灣的地震如此頻繁,過去歷次的重大地震,到底災區如何重建?社會力如何復甦?災民的生活如何步入正軌?地震對民眾究竟產生什麼影響?對社會有沒有產生什麼衝擊?對當時的農業、經濟、人民的生活,究竟有沒有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或者,這些重大的災禍及死傷,對於台灣島子民的生命教育,有沒有產生較深刻的衝撞或啟發?政府、學術界或相關人士,有沒有針對這些社會、人文方面的深遠影響做過什麼記錄或分析?
「我們也在找,但我只能說很少,幾乎沒有,這些研究很有意義,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分別到農、政、財、經等各單位去找,但是我們這裏還沒有蒐集到。」在尋遍氣象局、中央地調所找到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社會所、社科所、台史所籌備處各種可能的圖書資料徒勞無功後,最後找到「台灣地震數位知識庫建置諮詢委員會」,負責資料蒐集彙整的社會所研究員張苙雲等幾位老師,他們經常深入災區,為了找資料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形容;但除了災難統計、地震學、地球科學、地質學等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及汗牛充棟的地震數據外,還是找不出什麼可用的社會、人文資料。
缺乏史料,就連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也一籌莫展。籌備處主任劉翠蓉表示,九二一之後,針對九二一請同仁提研究計畫,其中有二個主題與過去地震後台灣的經濟、社會、文化變遷有關,但研究員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只能更努力地從歷史文獻、政府統計、地方誌等出版品中去蒐集,但可用的資料既少又零散。
無可奈何之餘,到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的台灣資料室查閱舊報紙,發現歷來的台灣地震新聞,通常總是媒體在報導政治、大選之餘,勉強擠在新聞版面的一隅,政治光環總是將民生疾苦掩蓋殆盡。世紀初的日據時代被日俄戰爭擠到邊角,接下來有中日戰爭、世界大戰,戰後的國民政府時代,也有韓戰、越戰、白色恐怖時期的匪諜案、投誠案。
較難以接受的是,日據時代的幾次大地震,日本的總督府還出了一些紀念專輯、地質調查資料,1935年(日昭和十年)的新竹、台中大地震,還做了一本比磚頭還厚的《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誌》,從災情、異象、到救災、賑濟名單、社會重建等過程,內容相當完整;此後,就沒有這麼完整的史料了。而國民政府時期以來的幾次大地震,除了官方統計資料及舊報紙外,有系統的整理及研究資料,就更是付之闕如。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認為,日據早期發生的嘉義及新竹關山兩次大地震,對台灣造成較大的影響;而當時留下來的完整資料紀錄,充分顯示當時日本人就有極強的官僚體系與行政作業能力。災後有許多孤兒產生,日本政府也成立孤兒院收容地震孤兒,歷史中也有許多記載。不過,後來的大地震因為已經進入統治後期,日本自己陷入戰爭泥沼中,台灣也被拖累,台灣總督府可能也有心無力,已沒有能力耗費大批人力整理。
至於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楊文山說,因為早期並沒有社會學這門學科,因此也很少這方面的研究;但人類對於地震的推測、對地震推測所產生的謠言、人們對於謠言的接受度及其產生的恐慌與影響,甚至於謠言破滅後如何收場及其結果,這些事件反而吸引較多社會學家的研究。
不過,楊文山指出,從全世界的歷史經驗來看,像大地震這種重大災變後,極少發生趁火打劫,或利用外在暴力打家劫舍的情形;社會不但不會失序、失控甚至瓦解,反而因為人們對災區民眾的關心與同情,而使社會產生很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這在人類社會是共通的現象;在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中也清楚地呈現出來。
但是,楊文山特別強調,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不但在地層結構、震度、震後影響上對人類地震史極其重要,對整體人類的歷史亦有重要地位。台灣民眾在這次地震中對災區民眾的關心、自動自發地捐錢、捐物資的民胞物與精神,並親身參與救災,這種種「利他」的行為值得大書而特書;而民間團體及宗教組織不待政府動員,在行政體系發揮功能之前就可以發揮如斯強大的力量,都可以算是台灣震災中非常重要的特性。過去也許也曾發生,但因為以前的人生活困苦,較沒能力捐獻,大都需靠居民自足、天助自助,絕對沒有這麼多可歌可泣的事情發生。
然而,楊文山也憂心忡忡地說,隨著時間的消逝,外界對災區的關心與同情會逐漸淡薄、消逝。災民在面對自然災變時的心理狀況亦有三個階段的轉變。第一階段是在受災後三個月內,對於源源不絕的援助,充分感受外界的溫暖;第二階段,災民開始面對震災對工作、家庭、財產損失帶來的損失與影響,出現低潮期;第三階段,災民認清自己必須獨自面對災難後果的慘酷事實,開始面對挑戰、想辦法站起來。
楊文山指出,從這些發展階段看來,九二一地震災區的民眾,現在才要開始面對結果與挑戰,災民與外界都需要調適,倚賴性越強、調適期越久,造成的傷害可能越大;這可以從贊成加稅協助災區重建的人越來越少,及災盟的調查看出來。災民對政府的滿意度越來越低,批評新政府事權不一、救災不力、沒有新的重建計畫、沒有利多政策,負面聲音越來越多,對外界倚賴越深的災民,就越沒辦法面對結果與挑戰,情緒的醞釀也越強,災區也就越可能出現大問題:可能包括災民對政府與外界產生不平衡感而忿忿不平,犯罪增加、酗酒及自殺等種種適應不良的問題。
四、沒有故鄉的人
的確,在台灣過去的地震史料中,多少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問題。例如,在災區餘震中顛沛困頓的災民,流離失所之餘興起不如歸去之思的島內移民潮;當年的地方政府為怕移民變成流民,曾經極力勸阻災民遷徙。然而,在全省各地,甚至開發較晚的花東地區訪談時,甚或慈濟大愛電視台所攝製的地震史節目中,卻經常發現以往在別的地方經歷重大震災後移民當地的民眾。九二一大地震的災區中,將會產生多少像這樣「沒有故鄉的人」?
隨著時日的流逝,造成數千生靈消逝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已逐漸遠去。逝者已矣,但生者身歷其境的痛,卻歷久彌新,不時地在許許多多的場景、夢境浮現,未曾消失。
九二一之後,台灣島又發生了許多次強烈地震,規模及災情雖幸運地不若集集大震般慘烈,但也夠叫地震專家們憂心不已,甚至向民眾提出強震的警告。此舉雖然受到地方政府及部分人士的抗議,唯恐引起民眾的恐慌;但是,自日本阪神地震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的火山、地震情形異常活躍,加上土耳其等其他地區的大地震,研究迄今不過百餘年的地震學科專家,根本不知道已歷千萬年變動不居的地殼,究竟在對人類釋放什麼訊息?這些地殼活動到底有什麼徵兆?住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子民,難道真的可以對畢生以研究地震為職志,敢於甘冒大不韙提出逆耳諍言的警告,放心大膽地充耳不聞嗎?
五、以史為鏡,有備無患
整體而言,現代人存活的社會,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社會,人們面對的危險,比以前的人要多得太多,除了人為的災變之外,地震尤其是突如其來、特別慘烈且目前人類科學尚無法預測的自然事變現象。楊文山指出,面對這種不可預測的重大災變,對於一般人民而言,只有多充實地震知識、多瞭解預防措施、多做防護演習,以減少震災損傷一途,別無他法。
確實,住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子民,沒有人有把握,自己絕對不會成為下一場地震的受難者。因此,想在下一場地震浩劫中生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記取九二一的慘痛教訓,然後努力做好萬全的準備。唯有如此,才能夠將集集大震殉難者以生命換來的悲慘經驗傳承下去。
而為了「以史為鏡」,慈濟文化志業中心特別編撰《震盪中的人間至情——百年記憶篇》一書。本書的第一部分「震撼的歲月」,主要是將近百年來對台灣及世界造成嚴重災害的強震概略地予以整理,並配合近百幀歷史性的照片,讓讀者們能從文字與視覺感受到台灣過去的震盪傷痕。第二部分「動盪的回憶」,則是一則則台灣子民對於親身經歷動盪洗禮的憶述。
希望這本小書,能為台灣的震盪歲月留下些許紀錄;即使再怎麼微不足道,也能讓讀者瞭解到:地震必將再來!縱使幾經地震摧殘,福爾摩沙的子民們仍要從殘破中重新站起來!
在本書資料蒐集的過程中,得到台中縣立文化中心、高苑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鄭世楠教授及台中扶輪社前社長陳政雄先生的不吝授權,特此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