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包進三心 與人結善緣

2011-10-25   | 沈玉蓮
方台英(右)說:「二十年前做卡片是為了賺錢,現在是用愛在做。」(攝影者:楊韻如,地點:臺北慈濟醫院,日期:2011/10/20)
「能夠參與一年一度的福慧紅包製作,是一大福報。」環保志工邱美和黃美華,特地相約一起製作福慧紅包,心情相當愉悅。承擔黏紅包的兩人,剛開始做時,非常不順手,但她們表示,只要把做環保的愛心和細心用上,福慧紅包就會越做越順手。

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即將於11月份陸續在各社區展開,代表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志工,祝福的福慧紅包,也在各社區積極趕製中。10月20日,130位來自文山和新店區的慈濟志工及社區民眾,齊聚於臺北慈濟醫院人文館,人人低著頭,專注、用心地,以祝福、歡喜的心製作福慧紅包。

愛心耐心專心 製作福慧紅包

凡事求好心切的邱美,將白膠一點一滴精準地點在紅包上。她表示,這不僅是在磨練一個人的耐力,而人的習氣和煩惱,也會在點點滴滴中去除。如果白膠點得不夠均勻,就無法將福慧紅包黏得精準,邱美說:「能夠用愛心、耐心和清淨心與人結緣,真的感到法喜充滿。」

因喜歡慈濟的人文之美,常利用長假到花蓮靜思堂和慈濟大學走動的方台英。今(2011)年8月從職場上退休後,到慈濟醫院照顧住院的朋友,而激起她參加慈濟活動的心願,之後也被接引參加大愛媽媽的活動。年輕時,曾經做過卡片
顏翊芸體會到,福慧紅包的製作,就如同與孩子相處一樣「有點黏但又不能太黏」的道理。(攝影者:楊韻如,地點:臺北慈濟醫院,日期:2011/10/20)
的她,慶幸於退休後有此機會,參加製作福慧紅包的種子培訓。

方台英表示:「20年前,做卡片是為了賺錢,現在是用愛在做,看到自己做出這麼美的紅包,心想拿到的人,一定會感受到那份愛而感到開心。」這幾天下來,方台英更感受到,做任何事,都要非常細心、專心,更要富有愛心,就好像待人處事一樣,要隨時將細心、專心和愛心融入於生活中。

紅包製作悟人生 祝福心結善緣

原本是要將三顆小小的稻穗加上適中的白膠,但每到下午,顏翊芸便會把一根稻穗看成二根,開始眼花撩亂。儘管如此,她還是堅持圓滿製作紅包的功德。

連續來了三天的顏翊芸說:「心要靜、不能急,就能做好一切事物。」製作過程中,白膠的多寡,常是影響福慧紅包品質的關鍵。從中也讓顏翊芸體會到,製作福慧紅包就如同與孩子相處一樣,「有點黏但又不能太黏」的道理。

服務於化療室的廖孟華,工作場所正與人文館相對,看到這麼多人在做福慧紅包,廖孟華也利用空檔時間,前來製作福慧紅包。她說:「面對病人時,有時候會心情不好,趁有空過來黏黏、貼貼,製作時隨口加上一句佛號,再看到紅包上的宇宙大覺者,心情就會很平靜。」廖孟華除了把握製作福慧紅包的因緣外,也以一份祝福的心與大眾結善緣。

軍人放下我執 用心當下增信心

軍人出身的慈濟志工李清森,與同修何學華一同參加種子培訓,當發現當場只有他一位男眾時,李清森深感孤單而升起退縮、打退堂鼓的心念。但當李清森選擇放下我執、貢高我慢的態度時,反而卻能安住其中。李清森以拿槍的手,承擔起福慧紅包「醫生館」的工作,稍有瑕疵的紅包,經過李清森修補後,紅包個個起死回生。

製作紅包這樣細微的工作,曾讓身為軍人的清森,內心曾有過衝突,但他想起上人所說:「不比較、不計較」,他決定不再設限自己,反而抱著勇於承擔、樂於配合的心情,認真投入福慧紅包的製作。
慈濟志工曾秀雲(右),多年來總是承擔福慧紅包最後的把關工作「驗收與裝箱。」(攝影者:楊韻如,地點:臺北慈濟醫院,日期:2011/10/20)


自認手不夠巧的何學華,就非常佩服清森的細心與巧手,她說:「清森做什麼像什麼,他總是提醒我要細心、要用心,他是我的善知識。」為了做好紅包,個性較為粗心的何學華,特別用心於每個當下,每黏一次就唸一句佛號,又加上先生的教導,她也慢慢建立信心。過程中,何學華體會到,生活中為人處事,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聆聽別人的意見反而會更進步。

嚴守最後關卡 獻上真誠祝福

慈濟志工曾秀雲與黃絨,多年來總是承擔福慧紅包最後的驗收與裝箱。剛開始承擔時,因大家經驗不足,所以瑕疵率特別高。看到一張張救不回來的福慧紅包,二人的心就揪在一塊,於是她們決定,要一桌桌的來回巡視和教導。秀雲說:「走到腳都抽筋了。」,儘管被說「太嚴格」,但為了替上人把關,仍不敢掉以輕心。所幸大家的用心,讓瑕疵品越來越少,秀雲和黃絨齊聲說:「盡善、盡美的福慧紅包,才是最真誠的祝福。」

文山和新店區福慧紅包製作,預計自10月15日至11月2日,完成二萬四千個福慧紅包,而今天也大約完成三千多個。人人用心製作,從中累積經驗,福慧紅包也會在預期內,順利、圓滿的完成。

(文:沈玉蓮 臺北慈濟醫院報導 2011/10/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