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原 放大鏡下的藍天

2013-04-17   | 許淑輝
李豐原使用著特殊的配備,右眼罩著師傅修理鐘錶精密零件用的放大鏡,放小倍數時可以看近處;如果換上高倍數,就可看到更遠的地方。」(攝影者:黃宗保)
「多少吃一點嘛!」李豐原的太太將飯菜端進房來,半勸半哄地說:「保留體力,我們再去找不同醫生看看,一定有辦法醫好的!」

已經有很多天沒有踏出房門了。太太心中著實著急,為什麼簡單的一個拔牙過程,竟然會伴隨這樣的結果?

無常找上門 試煉才開始

學農業機械出身的李豐原,自組公司後,從事的產業一直沒有離開機械。創業時篳路藍縷艱辛,好不容易已經漸入佳境,然而老天爺就在這時候,開了他一個玩笑。

只是接受醫生建議,短時間內拔掉了幾顆看似有問題的牙齒。不知是否傷及視神經,竟然讓原來自己引以為傲1.0的視力完全看不見。對於從事精密機械工作的李豐原而言,無異是一個極大的挫折。

雖然不像一般人用吵鬧來表示自己的不安,但是不吃不喝,依李豐原一向溫和的個性,看在家人眼裡已經像是一顆蓄勢待發的未爆彈,既不捨也讓人擔心。

視力受損那段時間,在家中起居室、客廳、餐廳往來,連平常很熟悉的活動空間,走起路來還是東碰西撞、寸步難行,走出房門成為他心中最大的挑戰,沮喪不安難以言喻。

禍不單行,偏偏在這節骨眼,又傳來客戶積欠貨款達數百萬,在八十年代已足以影響公司的運作。一向以信守承諾在商場崛起的李豐原,此時完全顧不得自身的處境。

「我一定要走出來!」如受震撼教育般,李豐原鼓勵自己一定要走出來。

在慈濟的活動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位滿頭花白頭髮,身材削瘦矮小的李豐原,一肩背著一個裝有相機配備的大黑帶子,另一手拖著一個大黑箱,裝著錄影機設備,出現在活動現場。(攝影者:陳宗仁)
但是走出來,談何容易?他嘗試回到他熟悉的工作場中,想找回他熟悉的機械操作,卻又在摸索找尋一個縫紉機零件的過程中,被機器斬斷了一根手指頭,雪上加霜,卻更激勵起他接受挑戰的決心。

「總不能繼續這樣沉淪下去,這不是我的個性啊!」一向對家庭很有責任感,因為自己生病這陣子,兩個小孩還未上小學,妻子又是家庭,又是公司,又要陪他四處求醫,像極了兩頭燃燒的蠟燭,雖然她沒有抱怨,但是貼心的李豐原知道,太太真是累壞了!

因為愛找到動力

那段黑暗中摸索的時日,體貼的太太把家具挪出動線,置放標的物,一趟又一趟,來回陪他走了幾回,引導他如何靠著雙手摸索找到方向,才漸漸學著走出房門。

「感恩我太太的不離不棄,為我找到一些變通的方法,因應我的需要。」而任職在鐵路局的岳父也積極協助他,四處探詢名醫,無計可施之下,還尋求偏方。

「總該會有個轉機吧!」李豐原對自己這樣說。然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看診,醫生的答案總是一成不變,視神經萎縮不可能復原的!

或許家人們虔誠又堅定的祝福,竟然讓李豐原保留了些微的視力。左眼全然看不見,兩眼合併視力也僅存0.02,「好多了!總比完全看不見又好多了!」李豐原這樣安慰自己。

轉念 才能找到心的出口

參加慈誠培訓時,為了能就近看到講師分享,李豐原隨身帶著手握的小型錄放影機,眼眶輔以高倍數的放大鏡,即時錄製當天課程的實況。與眾不同的行止,才讓大家知道他有視力上的障礙。

李豐原在視力受損後,由太太承擔了公司內大部份的工作,他只要負責接受詢問、協調工作,比起在上班的志工,他出勤務的時間比較有彈性。(攝影者:施智偉)
「人家給我機會,我一定要盡力把他做好。」當兒童精進班自臺中回歸彰化時,班主任游素貞邀請他協助拍攝課程活動。

「我能參加攝影志工嗎?我有興趣,我也有現成的器材……」李豐原忘了自己視力上的缺憾,迫不及待地追問著游素貞。

站在一旁的太太心裡雖然著急,卻也很高興他有參加志工的意願。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先生一向信守然諾,既然他說出口要做,絕對會突破萬難履行承諾的。

知識成智慧 開啟志工生涯

早年求學時期,曾經為觀察精密的機件構造,使用套在眼皮上的放大鏡。此時浮現在腦際,「我何不試用看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李豐原在培訓時重試這個妙招,果然有幫助。所以,當他接下兒童班的活動記錄工作後,他更加積極把握可以出班記錄的機會。

那年,彰化分會才成立不久,人文三合一還在「文宣組」時期,志工人數本就不多。因此身為公司老闆的李豐原,在視力受損後,太太承擔了公司內大部份的工作,他只要負責接受詢問、協調工作,比起在上班的志工,他出勤務的時間比較有彈性。

除了兒童班活動外,其他分會內的大型活動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位滿頭花白頭髮,身材削瘦矮小的李豐原,一肩背著一個裝有相機配備的大黑帶子;另一手拖著一個大黑箱,裝著錄影機設備的身影,出現在慈濟活動會場。

李豐原使用著特殊的配備,右眼罩著師傅修理鐘錶精密零件用的放大鏡。李豐原說:「這只放大鏡,放小倍數時可以幫我看近處;如果換上高倍數,就可看到更遠的地方。」

弱視雖然使李豐原的生活細節比別人更費力,也更費時,可是在這個同時,卻讓他發現更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小事物。(攝影者:黃英喬)
攝影機除了一般配備以外,還多了一面4.6吋的螢幕,彌補他在視力上的不足。但是攝影機上多出了這些設備,影響腳架的穩定度,常在拉線時失去平衡,以致摔壞了攝影機。

自我鞭策 彌補缺憾

每次結束活動的錄影工作,李豐原立刻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的剪輯工作室,打開器材箱,從箱子裡找出當天錄影帶,準備做影片剪接的工作。

此時的李豐原,戴上量身特製的放大鏡,將臉貼著錄放影機,也不一定看得清楚插孔上的標示文字。他只好又用手觸摸著機器的插孔,一個個去嘗試。一天工作下來,身體早已疲累,此時的雙手更是微微顫顫不聽使喚。攝影機失手滑到地上是習以為常。

李豐原常自我解嘲地說:「誰教我心急,我只想趕快看到今天的成績啊!」

循序接上線路,接到四十六吋的超大螢幕播出,李豐原瞇起眼睛才能吃力地盯著螢幕,全神貫注進行他的影片剪接,「我不能做得很完美,至少要盡力做到八、九分,至少也要有六、七分。」他總是這樣堅持。所以只要錄影機一上手,「把事情做好的心情」,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成為他的精神動力。

發揮良能 善解中增福慧

得未必為得,失未必為失。弱視雖然使李豐原的生活細節比別人更費力,也更費時,可是在這個同時,卻讓他發現更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小事物。

「看不見不要說看不見,只要你不提看不見。並且把事情做得好好的,人家便以為你的眼睛是好好的。」他藉此勉勵自己,跨越逆境。

面對現實,不向境遇低頭,學習堅強獨立,不放棄攝影,決心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李豐原他看到的是心靈的世界,他永遠相信「窗外有藍天」 。

(文:許淑輝 彰化報導2013/04/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