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富琴 癌夫教我使命必達

2013-05-11   | 劉玉英
廖富琴在慈濟人文資訊研習營,向學員婉言解釋如何使用電子書,解決疑難雜症。(攝影者:劉清榮)
坐在電腦前一整天,廖富琴把桌上三十幾本慈濟電子書一一整理好。一空下來,思緒馬上纏繞在先生洪坤輝的病苦上。

這些年來,面對家人接連遭逢無常,她已經不像剛開始時的驚駭,比較能以平常心面對,一心只想努力把慈濟事做好,不想隨著命運的起伏而亂了分寸,也不要悲傷過生活。她說:「只有勇敢面對每一天的挑戰,該吃飯就吃飯,該去醫院就去醫院,沒有時間想太多……」

曾經享樂 覺醒入慈濟

以前,夫妻倆事業擺第一,認真打拼賺錢,先生全力衝刺接單、交際應酬,廖富琴如同後勤部隊,在公司裡負責出貨和內部三班制的管理工作,工作之餘,還得陪先生應酬,所以覺得身心疲累。於是她選擇旅行、吃喝玩樂犒賞自己。

直到2002年,看到慈濟人整頓印尼紅溪河的影片,非常感動於志工的行動力,她決定追隨證嚴上人的腳步。投入慈濟後,先生馬上買了臺中霧峰區的第一部錄影機,開始為社區做記錄。有時夫妻倆相互補位,一人拿相機、一人扛起錄影機一起出班。夫唱婦隨,兩人相偕一起培訓,2005年同期受證委員,先生亦完成榮董受證。

受證後,廖富琴全心投入慈濟,先生洪坤輝仍以事業為重,繼續在商場上奮鬥。當時正值同行廠商大批外移中國大陸,朝向低價位的生產,公司營運面臨接單瓶頸。而廖富琴卻日日忙於慈濟事,無暇問及先生的內心世界,自顧自地沉浸在做慈濟事裡。

驀然回首 化開心結

那時候,臺中分會舉辦筆耕隊(撰寫文稿)共修,廖富琴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前往參加。回程她總是大包小包地帶回檔案本和內頁。就這樣,在霧峰與分會這段路程不知走了多少回,只因為她答應做的事,一定要把它做好。

她也不知打哪兒來的勇氣,為了做中區大藏經的檔案,在家自學illustrator檔案軟體,諾大的辦公室裡,一疊一疊的照片、檔案占滿桌面,連櫃子上的空位也沒閒過。女兒不捨媽媽忙碌,偶而也會拿著口紅膠來回在相片背面滑過,然後再對準檔案紙上的相框黏貼。

廖富琴(站立者)在電子書共修時,陪伴學員踏出電子化的學習,這分使命來自於先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攝影者:洪瑞欽)
夜深人靜時,電腦的鍵盤聲、列表機的吱吱聲猶如二重奏,伴隨她度過無數個夜,此時此刻先生也多半忙到三更半夜。

「我那時心裡頭或語氣上,總覺得師兄沒有盡心盡力做慈濟,我怪罪他,選擇沈默以對。而他也認為我一味地『沉』在慈濟海裡,不再像以前陪他去應酬做生意而生悶氣。」

一個是忙做慈濟事,沒有時間靜下心了解對方面對接訂單的苦境,而一個是怪她走她的路,二人在沒有好好溝通的狀況下,生活空間愈拉愈遠,造就了「相敬如冰」的生活模式,持續了好多年。

無常紛至 堅強以對

一直到無常來敲門,洪坤輝發生重大車禍和罹癌的雙重打擊,廖富琴才感受到他日常承受的事業壓力,而驚覺到他真的很需要陪伴,而放慢做慈濟的腳步,「回到」他身邊全心陪伴著,也照顧同遭病魔所苦的婆婆度過悠悠歲月。

這一切都發生在2007年,洪坤輝因意外車禍而受重傷,漫長的復健路整整走了三年後,沒想到卻又發現罹患了第四期肺腺癌。正當廖富琴為先生的病愁苦時,婆婆也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罹患「大腸癌」。一下子家中兩個親人同時生重病,她突然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苦難接踵而至,廖富琴沒有時間停下來憂傷,家裡、醫院兩頭跑,婆婆兩個星期中,有三天要做化療,一年當中,曾經有半年的時間待在醫院。走過治療漫長路,也是她人生的最低潮期,雖是身心具疲,但最後她選擇勇敢面對,認真思索下一步應該如何穩步向前跨。

先生的電子事業訂單已經很少,他還是不捨放下,廖富琴為了補貼家庭經濟,開起了超商。當時(2010年)她也正承擔社區電子書的種子老師,家業、事業、志業忙得團團轉,分身乏術之餘,為了多一點時間陪伴家人,她毅然決然把超商的事業結束。

夫妻同步推電子書


正當上人積極呼籲力推電子書時,洪坤輝默默地支持廖富琴,因為第一代的電子書使用上不是很順手,推動時時遇到瓶頸,洪坤輝反而鼓勵她努力去做,在行動上更積極陪她去付出,只要是電子書的共修事務,他都會支持,並且護送太太前往。

廖富琴與先生洪坤輝合影,幾年下來陪伴先生與病魔搏鬥,也凝聚二人的夫妻感情,相知相惜。(攝影者:陳硯筠)
教授過程中,廖富琴發現年長的志工,在使用電子書面臨學習的障礙。七十多歲、識字不多的趙黃誇師姊,有兩百多戶會員,對科技產品毫不熟悉,卻肯花時間用心地學。廖富琴堅定意志,憑著單純的信念,逐一克服了幾十個問題,直到趙黃誇完全學會使用。

大家都學會了,廖富琴總算鬆了一口氣,臉上多了笑容,她的想法是:「法親之間,來自不同的家世背景、生活環境、嗜好興趣皆迥然不同,彼此之間的相處是最令人費心的。」所以從從電子書互動中,她也學會放慢腳步,除了當種子老師,也從中閱覽到每日上人法語,從《靜思語》、《衲履足跡》中吸收法髓,學會轉換心境重新看待人事。

即使2011年的《水懺》縯繹,廖富琴必須扛起霧峰地區的行政工作,電子書不離身,更甭說與先生一起用餐的時間。「每當他看到我帶一個便當回家時,師兄就明瞭今天他又要一人獨自在家了!當時一個孩子在當兵,一個在外求學,他常常無人陪伴,卻沒有怨言,真的是無限感恩他!」廖富琴很不捨地說。

她思忖著:「當我在忙的時候,他總會讓我安心的做,是不是我們的緣分就要盡了……」

「其實,我不是堅強的人,只是比別人幸運、有福報,來自上人的祝福和法親的相知相惜、相挺,是支撐我走下去的力量。」廖富琴用樂觀的心情,面對生命中的苦難。尤其,讓她欣慰的是,先生彷彿要用盡全部的力氣,把以前浪費的時間全都彌補過來,現在他做慈濟一天比一天積極。

精進資訊 克服難題

上人推電子書三年多了,洪坤輝的化療之路也走了二年多,二年來,廖富琴一邊帶領社區走入電子書藏經閣殿堂,一邊陪侍先生與病魔搏鬥,即使辛苦,她也不錯過任何一個共修的機會。

一年一度的資訊營,廖富琴從不缺席。2013年3月這一次,先生剛好住進臺中慈院做化療,然而營隊當天一早,夫妻雙雙出現在豐原靜思堂,廖富琴不改慷慨行徑,與學員結緣記憶卡,希望學員把這分愛傳下去。言談之間,臉上一直漾著滿足的笑容,難得的志工服務,看得出她萬分珍惜!

2013年第二代慈濟電子書出版,除了二代電子書有完善功能之外,第一代電子書也同步有了新功能,廖富琴再度把社區三十幾本電子書收回,一一更新功能,並用心教導志工使用。且隨時待命,同步排解法親在使用上所遇到的疑難雜症。

電腦前,敲著鍵盤的手不再那麼沈重,廖富琴全神貫注地整理電子書,幾年下來的沉澱,換來的是用另一種愉悅的心情,盡全力做好每次的服務。因為「使命必達」是先生送給她這一生最好的禮物,她一定要讓人人喜歡、方便使用電子書,把上人的法,慈濟的法脈如「藏經閣」般隨身在側。

(文:劉玉英 臺中報導2013/05/1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