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鈴 這也不行 那也不會

2013-05-16   | 林清雄 王淑鈴
高雄靜思堂慈濟大學社教中心蕙質蘭心課程,王淑鈴與學員分享靜思語種子卡片的製作。(攝影者:蘇慧珠,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 2012/02/29)
「淑鈴你現在沒上班了,我家要成立讀書會,一個月才一次,你要不要來參加?」慈濟志工鄭淑月每月來收功德款時,都熱情地邀約著;她心想:「一個月才一次,好像可以喔!」隨口答應了。但沒想到這個決定,讓她的退休生活發生一連串的變化及不可思議的改變。

圖卡傳美善 法水改心念

「可能是個性的關係,我一直不太能適應跟陌生人相處,雖然當慈濟會員多年,卻遲遲無法投入志工的活動。」王淑鈴靦腆地說著;而參加讀書會在她的認知,是想藉由大家的分享,可以多閱讀一些別人推薦的好書,但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認識了《靜思語》。

「哇!好奇妙喔!短短幾個字就能改變我的心境。」她忽然興起與人分享的念頭;加上剛離開職場,生活步調忽然間放慢了,她常會去公園運動、散步,走著、走著發現地上有很多漂亮的東西,如:枯枝、落葉、種子……等。她突發其想地將撿到的枯枝、落葉、種子做出一張張插圖,再為每張插圖加上契合意境的靜思語,之後她試著將靜思語插圖貼在自家大樓電梯裡與社區住戶分享。沒想到大樓主委覺得靜思語只在自家大樓張貼太可惜,想幫忙送去別棟大樓貼,當時淑鈴心想:「啊?那張貼完拿得回來嗎?這每張都花了我許多心血……」雖然心中百般不願,她終究還是答應了。

參加讀書會後,收看《靜思晨語》是她每天必作的功課,一早她打開電視,聽到證嚴上人說:「佛經及善法要流通,才能讓更多人受益,就像水要流動一樣,若水沒有流動,即使水再乾淨也永遠只是一盆乾淨的水。」這句話如當頭棒喝,她心想:「我做的靜思語圖卡不就是乾淨的水,回收回來最多只是擺在櫃子裡佔地方,不如讓它隨緣流通會更有意義。」當下她改變自己想擁有的心念;這個過程,讓淑鈴體會到心念一調整,很多煩惱就會自然消失不見。

「咦?下個禮拜不曉得那一句話會出現?」電梯裡住戶交頭接耳的談著,因靜思語的流通,讓社區住戶因有共同的討論內容而拉近彼此的距離,也讓她對不熟悉的人、事、物不再那麼排斥。隨著讀書會進行,她除了閱讀上人的著作,還學習用電腦將每個人的分享做成記錄,當慈濟志工鄭淑月於民族國小成立親子成長班時,她開始承擔文書紀錄的工作,而這一切的學習與參與,為她種下受證慈濟志工後,走入人文真善美的因緣。
人文真善美志工王淑鈴在慈大高雄社教中心討論室值班,並利用其值班時間整理文稿及影片資料。(攝影者:蘇慧珠,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 2010/09/21)

什麼都不懂 只會跟著做

王淑鈴一直在資深師姊鄭淑月的陪伴下,參與三民區的志工活動;2005年受證後,她回歸左營社區。當對社區狀況還不是很清楚時,翁雪麗師姊問了她一句:「你的專長是什麼?會不會電腦啊?」淑鈴愣了愣回說:「會啊!」「那妳來參加人文真善美好了!」翁雪麗想都沒想就下了指導棋。

「啊!什麼是人文真善美?那要做什麼?」淑鈴滿心疑惑也不懂得如何問起,就默默接受安排。沒幾天,她接到任務的派班,負責當年左營區迎新聯誼晚會的文字記錄。

「我不會啦!」這下她急了起來;沒想到對方不急不徐地說:「沒關係啦!當天會有人帶著你做,之後寫一篇文稿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再推辭的她,只好逼著自己硬著頭皮上陣;直到當天她才搞清楚,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她還記得當天專注的看著現場的情況,錄影志工安靜的湊過來問她說:「師姊!妳設定好採訪的對象嗎?」隨後遞上了麥克風。淑鈴看著手上的麥克風,堅定地告訴自己說:「就這麼一次,沒有下次了!」沒想到活動結束後,左營區人文真善美窗口陳淑音殷切地對她說:「這個區塊真的很缺人,我們希望有更多人投入這裡……」淑鈴準備一晚的話,就硬生生地吞了回去;不只如此,她還莫明點頭答應幫忙處理社區大藏經的上傳任務。

做中有體會 學習克服難

當時作為三民、左營人文真善美工作室,是在位於左營區明華路的辦公大樓第十樓上,所以負責上傳大藏經任務的淑鈴,常常得去工作室處理事務,而寬敞的工作室常常都只有她一個人,很難碰到其他人。有時網路上傳速度不順暢,一篇文稿往往要作業好幾小時;而辦公大樓管理中心基於安全考量,每晚十點開始關閉電梯電源,實施門禁管制。

曾經有一次她下午前去工作室工作,忙到了晚上十一點多才完成作業;一出工作室按了電梯,才發現電梯已被斷電了,自己被困住,她並沒有慌了手腳,一人獨自從十樓就著安全梯昏暗的燈光走下來。經過那是一次恐怖的經驗,她學會上傳工作盡量提前於上午執行,就算有耽擱,最慢下午就可以完成工作。也因承擔上傳大藏經任務,深知社區文字記錄人力短絀,她說服自己學習文字出班的工作。

其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參與「感恩、回饋、愛」的活動彩排紀錄,這一場活動是邀請享譽國際中國大陸殘疾人藝術團來臺的表演。彩排當天,她被派去現場,觀摩學習大愛臺的記者如何做採訪?並將當天彩排活動寫成活動文稿。

雖然心中還是存有無奈及恐懼,當她在舞臺後場,看到全盲的鋼琴家金元輝及罹患白化症的揚琴手鄭琳琳,甚至是沒有手的黃陽光,利用自己的雙腳,熟練地準備要上臺表演的每一項道具;上臺後,他們每個人表演都精準到位,一點都不輸給身體健全的人。此時她深刻體悟「人要克服困難,不要被難克服」這句話的意義;她對自己說:「我該慶幸自己好手好腳,現在起就從我最畏懼的地方開始克服吧!」
高雄左營區婦女健康列車社區篩檢活動,王淑鈴承擔桌長,陪伴前來參加健檢的社區民眾。(攝影者:黃浚欽,地點:高雄市左營區,日期: 2007/03/25)

藉事練心境  生命像過關

之後寫稿、照相、寫圖說、潤稿、製作檔案等,成了她退休生活的全部;去年高雄區要做溯源工作,林淑娥師姊把將溯源教育篇的整理工作交給了她,這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很大考驗。因為教育篇包含了兒童合唱團、兒童精進班、慈少、慈青、大愛媽媽、教聯會、社教推廣等內容;而這些活動,大部分她都沒參與過,只能透過一篇篇資深志工接受採訪所謄寫的逐字稿來做推敲與整合,她花了半年的時間,整理彙整完成教育功能的緣起及一路走來深耕過程。
這些年來,回花蓮的大型營隊一直是她不敢去碰觸的部分;因為她認為自己不是寫作快手,無法在那麼緊迫的時間內完成文稿。沒想到去年她意外接到聯區劉黎緣師姊邀約電話,希望她能參加2012年九月國際人醫年會營隊;她抱著接受考驗的心情接下任務,告訴自己也算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學習在大型營隊中如何完成任務。

營隊幾天下來,她感到非常挫折;從一開始是搞不清楚狀況,等進入狀況卻已經是圓緣時,加上人醫會營隊每天都要出快報,在極短的時間要寫出有深度的文稿,對她來說實在太難了。在那幾天,她的腦海常浮起這樣的念頭「下次再有大型營隊要考慮清楚,不要貿然答應。」沒想到從花蓮回來不久,第二個大型營隊又出現了,同年十二月的海外培訓慈誠委員授證研習營,兩次大型營隊時間真的很接近,加上當時社區正忙著歲末祝福入經藏手語演繹,本以為找到藉口可以不去。但最後因文字志工人數不夠,她又接下任務,因為有前一次的經驗,這一次次做起來比較得心應手,也讓她重拾之前喪失的信心。

淑鈴笑著說:「一直以來,我為自己設限很多,這個我做不來,那個我不行。」但這些年來,在她的意料之外經歷了許多的事情,每一件事都是在讓她藉事練心。十年了,一路走來就像在過關,想逃都逃不掉;更讓她體悟到承擔人文真善美志工的這一份堅持,就如當初製作靜思語圖卡的簡單心念,都是在傳揚美善。

(文:林清雄、王淑鈴 高雄報導 2013/05/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