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 行動醫療愛不斷
2015-05-10 | 王慧蘭
臺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在當地成立「行動醫療團」,挺進偏遠山區為災民義診,充分展現「難行能行」的精神;第二梯成員之一的骨科曾效祖醫師,更將此次參與尼泊爾義診視為「充電之行」,從中找回醫者的價值與能量。5月6日第三梯醫療團已抵達尼泊爾展開義診,繼續將無私的愛傳遞下去。
行動醫療 就地看診造福災民
「那裡滿天黃沙飛揚,災民都沒口罩戴,呼吸道會有問題,也需要眼藥水……;雨季就快來了,也擔心會有疫情……」趙有誠院長回到臺北慈院,一顆心還懸念著尼泊爾災民。
回想十天以來尼泊爾醫療賑災之行,趙院長說:「只能用『難行能行』來形容。還好有各國來的慈濟人,大家合力解決種種困境,突破重重難關,終於拿到當地政府核發的『醫療許可證』,可以正式的在當地從事開刀等醫療行為。」
醫療團的外科醫師在手術室為骨折患者開刀時,身為內科醫師的趙院長也擔心有傷患走不出來,於是成立「行動醫療團」,同步展開各偏遠村落及帳篷區的義診。
「每天早上出發前,我們就把香積飯泡水帶著當午餐,臺灣醫療人員與尼泊爾的醫護人員、翻譯志工擠在一輛小車子裡前進災區。」為了搶時間救助災民,趙院長一行人每天馬不停蹄到三個不同的村莊為災民義診,有時在臨時搭建、簡陋的棚子下看診;有時在尚未傾倒的房子裡為災民服務;有時找不到地方,在馬路中間併起兩張桌子就是個臨時醫護場所,有時車子來了,還得移動桌子,讓車子通行。
「有些通往山區村莊的路斷了,車子到不了,我們就徒步把藥品、器材搬運上去;病人走不過來,我們就走過去,慈濟向來如此。」趙院長說,那幾天下來,醫治了超過二千個病患。
趙院長談到能前進偏遠地區為災民提供醫療服務,感恩之情掩蓋了多日未能好好成眠的疲憊,「還有很多民眾急需物資和救援,有村民告訴我,更深的山區裡,還有無人聞問的災民等待援助……」趙院長掛念著,雖然回來了,但後續一梯接一梯的慈濟醫護人員和志工們,一定會前進災區,把災民最需要的醫療、物資和關懷送上。
白袍初衷 前進尼國誓為救人
當首梯賑災醫療團傳回消息,得知尼泊爾急需骨科醫師後,臺北慈院骨科曾效祖醫師便整裝前進尼泊爾。清晨一點抵達,稍做休息後,八點就換上手術服,進入開刀房為骨折傷患進行手術。
過程中還碰上停電的小插曲,當時曾醫師和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正為一位膝蓋骨折的患者開刀,停電時讓手術房刹時一片漆黑,爾後就靠著兩支手機上的手電筒光源得以把手術完成。
後續曾效祖醫師也加入行動醫療團的行列,醫療團所到之處,民眾莫不大排長龍等待看診,曾醫師說:「我們在極簡陋的環境下進行診治,我與那些居民素昧平生,只能有一面之緣,雖然言語不通,僅能透過翻譯志工溝通,但災民們表現出的感激之情,卻深印我心。」
第一次參海外賑災的曾醫師將此行視為「充電之行」,他有感而發地說:「這次到尼泊爾看似去幫助災民,其實是他們幫助了我,患者們一個感恩的眼神、一句感謝、為我們遞上一杯甜茶,甚至在物資困乏的情況下,還為我們送上親手做的餐點。在這裡,讓我重新感受那分在臺灣逐漸式微,單純的醫病互信關係、感恩與尊重,讓我找回當初穿上白袍,誓為救人的初發心與能量。」
溝通無礙 自製用藥衛教字卡
第三梯醫療團由十四位醫護人員組成,臺北慈院副院長張耀仁擔任醫療領隊,骨科主任黃盟仁及藥師蔡佩珊也在成員之列。其中蔡佩珊是醫療團中唯一的藥師,出發前她便利用下班時間製作用藥的衛教字卡,字卡內容除了有中英文外,還用google翻譯成尼泊爾文,再搭配圖案呈現,希望能和當地民眾做好溝通。
在香港等候轉機時,巧遇一對尼泊爾籍的Paras Khadka夫婦,在得知慈濟醫療團要協助該國時,感謝之情溢於言表。蔡佩珊也趁機請Paras Khadka夫婦協助確認用藥衛教字卡中尼泊爾文的正確性,這對夫妻熱心地協助將內容改成當地較為普及的文字。
抵達災區後,這些字卡果真派上用場,藥品是飯前飯後吃、多久吃一次、用量多少,有了字卡的輔助,即使沒有翻譯志工協助,蔡佩珊也能 溝通無礙,傳遞正確用藥訊息。
在尼泊爾巴塔普曼索里帳篷區,有位長期卧床已有嚴重褥瘡的婦人等待救援,臺北慈院副院長張耀仁、花蓮慈院感染科醫師鄭順賢、花蓮慈院骨科醫師葉光庭、高雄人醫會醫師葉添浩和藥師蔡佩珊組成醫療小組,由四位醫師合力予以清創換藥,藥師蔡佩珊隨後依照醫師囑咐,準備抗生素藥方,並透過自己製作的解說字卡,向婦人的姊姊說明六小時服藥一次等注意事項。
第一次參與海外義診的黃盟仁主任在出發前,就希望能以自身的專業,為尼泊爾災民貢獻棉薄之力,他堅守在駐點的前進指揮中心,為鄉親服務。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慈濟人將以「同體大悲」的情懷與行動,持續協助尼泊爾民眾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文:王慧蘭 臺北慈院公傳室報導 2015/05/09)
慈濟首梯及第二梯尼泊爾賑災醫療團先後返抵臺灣,歷經重重關卡與困難,終於為協助尼泊爾的醫療和賑災開出一條路。擔任第一梯醫療團副領隊的行動醫療 就地看診造福災民
「那裡滿天黃沙飛揚,災民都沒口罩戴,呼吸道會有問題,也需要眼藥水……;雨季就快來了,也擔心會有疫情……」趙有誠院長回到臺北慈院,一顆心還懸念著尼泊爾災民。
回想十天以來尼泊爾醫療賑災之行,趙院長說:「只能用『難行能行』來形容。還好有各國來的慈濟人,大家合力解決種種困境,突破重重難關,終於拿到當地政府核發的『醫療許可證』,可以正式的在當地從事開刀等醫療行為。」
醫療團的外科醫師在手術室為骨折患者開刀時,身為內科醫師的趙院長也擔心有傷患走不出來,於是成立「行動醫療團」,同步展開各偏遠村落及帳篷區的義診。
「每天早上出發前,我們就把香積飯泡水帶著當午餐,臺灣醫療人員與尼泊爾的醫護人員、翻譯志工擠在一輛小車子裡前進災區。」為了搶時間救助災民,趙院長一行人每天馬不停蹄到三個不同的村莊為災民義診,有時在臨時搭建、簡陋的棚子下看診;有時在尚未傾倒的房子裡為災民服務;有時找不到地方,在馬路中間併起兩張桌子就是個臨時醫護場所,有時車子來了,還得移動桌子,讓車子通行。
「有些通往山區村莊的路斷了,車子到不了,我們就徒步把藥品、器材搬運上去;病人走不過來,我們就走過去,慈濟向來如此。」趙院長說,那幾天下來,醫治了超過二千個病患。
趙院長談到能前進偏遠地區為災民提供醫療服務,感恩之情掩蓋了多日未能好好成眠的疲憊,「還有很多民眾急需物資和救援,有村民告訴我,更深的山區裡,還有無人聞問的災民等待援助……」趙院長掛念著,雖然回來了,但後續一梯接一梯的慈濟醫護人員和志工們,一定會前進災區,把災民最需要的醫療、物資和關懷送上。
白袍初衷 前進尼國誓為救人
當首梯賑災醫療團傳回消息,得知尼泊爾急需骨科醫師後,臺北慈院骨科曾效祖醫師便整裝前進尼泊爾。清晨一點抵達,稍做休息後,八點就換上手術服,進入開刀房為骨折傷患進行手術。
過程中還碰上停電的小插曲,當時曾醫師和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正為一位膝蓋骨折的患者開刀,停電時讓手術房刹時一片漆黑,爾後就靠著兩支手機上的手電筒光源得以把手術完成。
後續曾效祖醫師也加入行動醫療團的行列,醫療團所到之處,民眾莫不大排長龍等待看診,曾醫師說:「我們在極簡陋的環境下進行診治,我與那些居民素昧平生,只能有一面之緣,雖然言語不通,僅能透過翻譯志工溝通,但災民們表現出的感激之情,卻深印我心。」
第一次參海外賑災的曾醫師將此行視為「充電之行」,他有感而發地說:「這次到尼泊爾看似去幫助災民,其實是他們幫助了我,患者們一個感恩的眼神、一句感謝、為我們遞上一杯甜茶,甚至在物資困乏的情況下,還為我們送上親手做的餐點。在這裡,讓我重新感受那分在臺灣逐漸式微,單純的醫病互信關係、感恩與尊重,讓我找回當初穿上白袍,誓為救人的初發心與能量。」
溝通無礙 自製用藥衛教字卡
第三梯醫療團由十四位醫護人員組成,臺北慈院副院長張耀仁擔任醫療領隊,骨科主任黃盟仁及藥師蔡佩珊也在成員之列。其中蔡佩珊是醫療團中唯一的藥師,出發前她便利用下班時間製作用藥的衛教字卡,字卡內容除了有中英文外,還用google翻譯成尼泊爾文,再搭配圖案呈現,希望能和當地民眾做好溝通。
在香港等候轉機時,巧遇一對尼泊爾籍的Paras Khadka夫婦,在得知慈濟醫療團要協助該國時,感謝之情溢於言表。蔡佩珊也趁機請Paras Khadka夫婦協助確認用藥衛教字卡中尼泊爾文的正確性,這對夫妻熱心地協助將內容改成當地較為普及的文字。
抵達災區後,這些字卡果真派上用場,藥品是飯前飯後吃、多久吃一次、用量多少,有了字卡的輔助,即使沒有翻譯志工協助,蔡佩珊也能 溝通無礙,傳遞正確用藥訊息。
在尼泊爾巴塔普曼索里帳篷區,有位長期卧床已有嚴重褥瘡的婦人等待救援,臺北慈院副院長張耀仁、花蓮慈院感染科醫師鄭順賢、花蓮慈院骨科醫師葉光庭、高雄人醫會醫師葉添浩和藥師蔡佩珊組成醫療小組,由四位醫師合力予以清創換藥,藥師蔡佩珊隨後依照醫師囑咐,準備抗生素藥方,並透過自己製作的解說字卡,向婦人的姊姊說明六小時服藥一次等注意事項。
第一次參與海外義診的黃盟仁主任在出發前,就希望能以自身的專業,為尼泊爾災民貢獻棉薄之力,他堅守在駐點的前進指揮中心,為鄉親服務。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慈濟人將以「同體大悲」的情懷與行動,持續協助尼泊爾民眾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文:王慧蘭 臺北慈院公傳室報導 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