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孤軍 望鄉路

2016-03-04   | 凃心怡
異域孤字從流亡無立錐之地,到身分被泰國政府認同,落腳在泰國北部的邊境高山。(攝影者:林炎煌)
故事,從雲南孤軍的流亡血戰開始。歷經祖國邊境的夾殺、無數袍澤戰死、不知為誰而戰的掙扎,他們最終落腳泰國北部六個府七萬平方公里的邊境高山。數萬華人軍民在異域墾荒,也在一個個山頭上,建立起近百個難民村。
從流亡無立錐之地,到身分被泰國政府認同,從不毛之地刻苦求生,到外援進入協助自立;數十年來他們從為國家而戰,到為生存而戰,異域終成後代子孫的新故鄉。回顧歷史,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老兵、那些山村,而今如何?

腹背受敵 血戰開生路

1949年,國民政府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帶著百餘萬軍民播遷來臺。卻有一支孤軍,游擊於泰緬邊境,堅持反共收歸故土;血戰多年,最終在泰北山區落地生根。

「到後來,都不知道是為國家而戰,還是為生存而戰了……」當年跟著父親撤退的五歲小兒,如今(2012年)已是六十八歲的老翁,李朝相以雲南話對我說:「那時我們都知道,中國是打不回去了,礙於國際情勢也到不了臺灣,我們真的成為孤兒,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

「熱水塘傷殘老兵安養中心」,主要安置傷殘與年邁孤身的士兵。(攝影者:林炎煌)
當年部隊解散之後,不少人與當地女子結褵,但也有不少像李朝相一樣孤身一輩子。李朝相算了算自個兒的部隊,「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有結婚,其他都跟我一樣,一輩子光棍。」

1982年,臺灣以救濟大陸災胞、關懷海外難胞為任的「中華救助總會」,在泰北成立「泰北難民村工作團」,有計畫地對難胞展開農牧、水利、醫護、文教等救助工作。六年後,結合泰北當地軍官大老,在清邁府(Chiang Mai)的熱水塘村成立「熱水塘傷殘老兵安養中心」,主要收容傷殘與年邁孤身的士兵,集中照護;另外在清萊府(Chiang Rai)帕黨、密窩兩地也各有一處。

「以前過年放鞭炮時,都會想起雲南老家。」今年(2012年)七十歲的查金旺,從安養中心成立時就入住,這裏已是他住了二十四年的「家」。想起戰事平定後、落腳泰國前十年的往事,心情仍舊複雜,「當時會躲到被窩裏哭,也盼著能早點睡著,讓靈魂飛回家鄉去……」

暮年渴望 遠道溫情

1995年,慈濟展開「泰北三年扶困計畫」,著手難民村重建、農業輔導,也接手照護安養中心老人們的生活。十幾年來陸續隨著慈濟關懷團長期探訪的林美彣,一進安養中心就和老人們熱絡地交談起來。

沐惠瑛(圖右)時常陪同慈濟志工前往安養中心探訪;她是泰北孤軍第二代,父親在征戰時期位居司長,安養中心的老兵對她來說,不僅是父親的部屬,更是家人。(攝影者:林炎煌)
「當時老人家都集合在餐廳等著,慈濟志工一進去,看到每個人都坐得直挺挺的——致贈物資給他們時,只要聽到點名,人人都用中氣十足的聲音大喊:『有!』但無論怎麼互動,他們都像機器人,面無表情。」

林美彣因為婚姻與家業,從臺灣移民至泰國曼谷多年,第一次與老人們見面後,她和曼谷慈濟志工分享所見所聞;眼眶紅了,淚水潸然流下,這也督促著她每月前往探訪,「即使一個月只有一次,我也得去見見他們、陪伴他們;我想讓他們知道,還有人在關心,他們不是被遺棄的人。」

1996年的農曆年,林美彣甚至發動曼谷慈濟志工到泰北陪老人們過年。他們包水餃、煮了一大鍋滾爛的八寶甜湯,將安養中心妝點得紅通通,過年的氣氛以及人群的陪伴,讓老人們僵硬已久的嘴角重新牽動。

慈濟關懷泰北十七年來,志工冬天來發夾克,知道老人家慣穿行軍鞋,便一個個量好尺寸,跑到中緬邊境向中國商人購買,一百多雙鞋子親手扛回來,尺寸絲毫無錯;老人大多殘手斷腿,於是請義肢中心前來量身打造,方便他們行動;甚至還幫老人家裝假牙;還與縣醫院合作,讓老人只要持醫療卡即可免費看診……

(文:凃心怡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51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