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讓大樹向下扎根

2015-11-07   | 黃筱哲、蔡瑜璇
慈濟大學國際學生交流營的學子在花蓮中央環保站進行環保體驗,擔任解說的張新儀老師,透過手裏的空寶特瓶,正在介紹。(攝影者:黃筱哲,地點:花蓮慈濟環保教育站)
一群來自慈濟大學國際學生交流營的學子在花蓮中央環保站進行環保體驗,擔任解說的張新儀老師,透過手裡的空寶特瓶,正在介紹:「寶特瓶不僅可以回收,更可以運用現代科技將它製成毛毯,為遭逢急難的人送上溫暖。」

即使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滴落,不宜久站的新儀老師,面對學生詢問如何分類,仍耐心回答並適時地引導觀念:「雖然寶特瓶可發揮如此良能,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大量使用,要盡可能做到不用,達到清淨在源頭!」站在一旁聆聽的人都會被他這種不斷想傳遞關懷的教育熱忱所感動。

彎腰做環保 更要挺身說環保


今年已七十歲的新儀老師和藹可親,十多年前自瑞穗國中退休後,看著地球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與汙染,他深感環保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將教學的現場從課室移到環保站,從學校教育擴展到社區教育,讓環保教育的種子在更多人的心中萌芽。

這麼多年來,新儀老師秉持著:「環保志工不只彎腰做環保,更要挺身說環保。」因為環保教育要從小扎根,養成惜物、愛物的觀念與習慣。在環保站裏,他讓學生們體驗實作分類,並機會教育:「拿出來的回收物要整理乾淨,這也是對環保志工的一種尊重。」有許多小學生上完課後,回到家不僅會力行環保,還會帶動家長做回收分類,進而多吃蔬食,這就是教育潛移默化的功效。
已七十歲的新儀老師和藹可親,深感環保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將教學的現場從課室移到環保站,從學校教育擴展到社區教育。(攝影者:黃筱哲,地點:花蓮慈濟環保教育站)


只要哪裡有邀約,新儀老師都會盡力配合,幾年來不只在環保站,也到過許多學校或社區,甚至是部隊、生命線等地方做過環保宣導。每一次的課前準備,新儀老師都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對象重新設計課程,修改簡報,以達因材施教的最佳效果,可見他的用心與認真。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宣導,新儀老師想傳達的是環保回收固然重要,「心靈環保」更為根本,期盼人人減少貪婪、降低欲望,學習知足常樂。縱使透過宣導的成效很有限,但是只要有少數人願意改變,他都會非常高興,因為只要有所改變,我們的環境就有希望。

延續傳承愛 用一生教育樹人

退休後,定居在花蓮市的新儀老師依然每個月回到瑞穗鄉收善款,順道拜訪老同事。這日我們一起到了瑞穗國中,走進校園通過穿堂,後方有一大片植物園宛如世外桃源,土地上鋪滿翠綠的草皮,樹木高聳屹立,各色的花卉點綴其中。新儀老師向我們介紹他退休那年親自手植的「五葉松」,當初還是小小一棵盆栽,十三年過去,如今已枝繁葉茂,彷彿是他長期耕耘教育良田向下扎根、向善滋長的期盼與願景。

新儀老師現在以志工的身分到處宣導環保,最近更致力於協助培訓環保教育的種子老師,讓更多的老師可以將環保的理念帶進校園,影響學生、家庭。環保不能只是喊口號,而是要實際行動,才會帶給人類幸福平安,才能留給子子孫孫乾淨的地球。

從學校老師到慈濟志工,新儀老師堅守著一生的信念——「諄諄教誨,誨人不倦」,從沒有離開過「教育」現場,正與證嚴上人所取的法號「濟諄」相互契合,至今四十幾年的教育生涯,看過人生百態,教過無數學生,真是一位退而不休,充滿教育之愛的師者典範!

(文:黃筱哲、蔡瑜璇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87期)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