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造劇本 懂因果甘願還

2015-12-21   | 李佳珍
在家從事家庭美髮的林美英(左),總是不忘把握因緣,在一邊幫客人美髮中,不斷傳遞著慈濟的善法。(攝影者:李佳珍,地點:新北市蘆洲區,時間:2015/12/11)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成為一個能夠幫助人的人……」

小時候家裡不好過,林美英的母親因為奶水不足,無法供給妹妹足夠的營養。在媽媽的期待下,她前往領取熱騰騰的牛奶時,常被路上的流浪狗追著跑,當時驚慌無助的林美英,就在內心默默許下了這個心願。

家境困頓 練就一身巧手藝

出生於屏東縣車城鄉的林美英,在七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父母是佃農,以耕作為生,生活極為匱乏。為了協助分擔家計,美英於小學畢業後不久,先是到了嘉義市受雇童傭,爾後透過表嫂的引介,轉換到了高雄市去學習美髮設計。

在高雄當學徒的這段期間,常聽客人提起臺北的種種美好現象。心中滿是憧憬,在嫁入臺北的姊姊引介下,來到了萬華區從事美髮助理的工作。由於童年時期家境困頓的歷練,讓美英極具韌性且能吃苦耐勞,經過多年淬練歷程,終於擁有一身巧手藝。

二十二歲那年,她就自己出來開美容院,聘請六名美髮師來協助她。由於她為人親切,髮型多變化,因而極受當地客人的喜愛,生意非常地好,室內經常是坐滿排隊等候的客人。那時名利雙收、外型時髦俏麗的她,不但擁有不少的追求者,客人也爭相想替她作媒。

就在二十五歲的那一年,在熱心鄰居的牽引下,她與從事汽車鈑金工作的朱清輝相識並步入婚禮。

婚後夢靨開始

沒想到婚後不久,先生就拿她的錢天天去賭,做多少就拿多少,也曾負氣把拿到的錢,灑在外面讓人撿拾……原以為有另一半依怙,從此生活可以安穩無虞,怎麼也想像不到,外型老實的夫婿,不但沉迷於麻將、大家樂、賭博等玩樂,還經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喝得醉醺醺才回來或是徹夜不歸。

無心工作的丈夫,不但花掉自己的積蓄,每當輸錢的時候,就回來向美英要錢,只要她稍有怨言或不從,丈夫不是藉酒發瘋摔東西、就是打罵著她。有一次還故意將她身上的衣服扯破,推到馬路中間讓路人看笑話,讓美英受盡了恥辱。
年輕時候,自己開業美容院的林美英,為人親切,髮型多變化,生意因而非常好。(照片提供:林美英,地點:臺北縣板橋市,時間:2015/12/11)

遭受丈夫百般的折磨凌虐,心情鬱悶難解的美英,除了三天兩頭與丈夫爭吵而負氣離家出走,也曾幾度想跟丈夫離婚。然而想到嗷嗷待哺,稚幼的兩個女兒無人照料。她總是心軟不捨地又與丈夫復合。得知美英處境的好友,總是慨歎不捨地說:「整臺拖拉庫〈臺語,大卡車〉的人讓你挑選,你卻偏偏選上賣龍眼的人……」

找到人生依歸 解開命運迷思

原本婚後不久即結束美容院生意的美英,為了扛起家計,於是重新在家裡做起家庭美髮,一邊兼著照顧幼小的女兒。每每想到自己一生的婚姻波折坎坷、遇人不淑;內心總是感慨不已,並對命運充滿著疑惑不解。

一日,偶然打開收音機,聽到《慈濟世界》廣播中,證嚴上人講述著《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此被深深吸引住。為了更深入瞭解佛法的真理,還大量請購許多佛教經典錄音帶,在工作中反覆地收聽著,因而逐漸解開她對人生的迷思。憶起童年自己曾經有過的願力,美英更迫不及待想加入志工,付出能力去幫助無助苦難的眾生。

1990年,《慈濟世界》廣播主持人慈韻到蘆洲區辦茶會,美英受到資深志工林秋卿的牽引,即加入了慈濟會員。聽到上人勉眾要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她更毫不猶豫將感動化為行動,向左鄰右居收取資源回收分類,且開始投入募心募款、醫院志工等行列。1997年她並參與見習培訓,1998年受證慈濟委員,法號慮愍。

把握因緣 逢人即說慈濟

「好事要天下人一起來做,只有我們一個人好大家都不好,我們也無法平安啊!」昏暗狹窄的巷弄內,舊式公寓的一樓住家兼店面,是美英向人租來不到三十坪的房子。陳設簡單的兩張美髮專用座椅、簡約的沖水檯,是她用來生財養家以及募心募款、傳達善法的好地方。秉性儉樸的美英,總是不斷把握因緣,在一邊幫客人美髮中,一邊傳遞著慈濟的善法。

「師姊常常告訴我,許多地方都沒得吃,生活很困難,我們這麼幸福,要珍惜現在盡力來佈施,廣結善緣……」在整髮中,慈濟會員郭和嬌一邊回想起美英向她勸募時說過的話,因受到美英親切熱誠的態度感召,加入會員已達兩年多。

不只是在工作中積極傳法募款,美英也常利用假日去找尋以前的老同事、或是親朋好友敘舊並向他們募款。儘管要外出一趟,總是受到無理取鬧的丈夫,不斷的厲言威脅恐嚇:「回來要剁掉妳的手腳……」美英卻無所畏懼地,堅持她想要助人的這一念心!

「好啊,妳來我的公司收取!」美英依稀記得有一次,在外出回家的公車上,向一位比鄰而座的小姐勸募,對方因為擔心受騙,請她到公司去收取善款。因為受到美英真誠的身行所感動,那次的行動還額外勸募到好多位的會員。而今會員遍布整個大臺北地區,極盛時期會員戶數曾高達四百多戶,更有將近十人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自度度人 堅定晨起聞法

「叮鈴,叮鈴……」每天清晨三點十分聽到鬧鐘響起,美英就準時起床,在準備就緒後,她即一個人騎乘單車,兩腳不停歇地在微弱燈光街道上,踩了十幾分鐘的路程,她風雨無阻的行動堅持,為的只是想來參與園區的薰法香。

「你們都說愛上人,要追隨上人;可是上人已經在說法了,你們卻還在床上睡……」因為聽了精舍師父的這一段話,從2013年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推動薰法香以來,除了承接醫院梯次志工勤務,或是家裡有特別的要事,美英堅定聞法的行動,始終沒有動搖過。
隨著丈夫在兩年前病逝;林美英(右一)更無所牽掛地力行助人的願望,前往社區安養院與年長者互動關懷。(照片提供:林美英,地點:新北市安養院,時間:2014/09/10)

而當薰法香告一段落,在等待志工早會到來的空檔,她也不忘把握分秒,急忙趕往園區的環保站內,與幾位早到的志工,默默地資源回收做分類。

從事家庭美髮的美英,有時因客人來晚了導致無法早睡。忍不住會邊聽法邊打著盹。她卻不斷鞭策自己,要提振起精神,因為這是一整天的精神道糧,唯有將法入心,才能有法廣度接引更多有緣的人,一起來加入行善助人的行列。

受證將近二十年了,在不斷汲取上人的智慧法髓反思中,美英更深信「今生的劇本,是前世所寫下的!唯有歡喜還才能打八折,不歡喜還,還要再加利息。」因而她也逐漸改變心念、態度;將不如意的逆境,視為是「逆增上緣」,而慢慢消除她長久以來,隱忍內心對先生的不滿與怨懟。

兩年前丈夫病逝,美英也跳脫出情網的煩惱枷鎖。現在無所牽掛地接引周遭的親朋好友自在行走於菩薩道上,繼續落實著童年時候曾許下的願望。她滿懷感恩地表示:「因為走入慈濟,才能脫離苦海,否則就像在井底裡面,一片漆黑,見不到天日。」烏雲不再蔽日,美英轉而迎向亮麗璀璨而有價值的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佳珍 新北市蘆洲區報導 2015/12/1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