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薰法 “獅兇”扭轉習氣

2016-01-22   | 李美儒
因近幾年每天薰法香改習氣,真正做到法入心、法入行的夫妻檔。(攝影者:李美儒,地點:永安聯絡處,日期:2015/11/30)
「還沒薰法香時,我形容我家師兄是獅子的獅,兇惡的兇,那薰法香以後,就真的變成很柔軟的師兄了……」透過螢幕上播放影片,慈濟志工陳線妹笑著分享先生莊福源,自從薰法香以後,漸漸改變自己的習氣,座無虛席的肅穆講經堂,頓時響起一陣笑聲。

精進薰法 深信因緣果報

1月16日是桃園區歲末祝福暨受證典禮的溫馨日子,人品典範是莊福源與陳線妹,這對「夫妻檔」見證分享,還有一路陪伴的資深委員周淑卿,以及他們二十九年來,募心募款,接引二十八位的慈誠、委員上臺。

因近幾年每天薰法香改習氣,真正做到法入心、法入行的夫妻檔。深信因緣果報的陳線妹說,今生同修的莊福源會對她大小聲,可能是她過去生對他大小聲,先修理了他,現在她被修理回來,她很甘願,因此發願:「來生我不與他做夫妻,他若出家,我願意做他的護法,我若出家,他做我的護法。」

個子不高,說話鏗鏘有力的莊福源,與陳線妹從2013年9月初開始,到永安聯絡處薰法香,幾乎每天都到,「薰法香之前,我個性很急,常要求別人,現在薰法香後,我要求我自己,要好好改變自己的習氣,學上人的真實法,去煩惱。」莊福源懺悔分享。
多功能多角色的莊福源,利用時間寫輓聯結緣。(攝影者:吳玲鳳,地點:永安聯絡處,日期:2014/03/14)


面惡心善 化感動為行動

早年家境貧困的莊福源,1943年生於桃園新屋鄉下,八個兄弟姊妹排行第五。國小畢業後就去當學徒,當時苦到只要有人願意收他當學徒,他都願意去做。1969年,二十六歲的他與太太陳線妹結婚,育有三子。

夫妻起與慈濟接觸,緣自於1987年,資深周淑卿來到「3號」美容院洗頭的因緣。然而,莊福源從小苦怕了,看到周淑卿來店裡收善款時,他非常反對:「我自己都要被人家救濟了,為何還要去幫助別人!」陳線妹當時很無奈,只好告訴周淑卿,只要他在就不要來收善款。

「沒想到跟他談話之後,他是面惡心善的人。」周淑卿提及1989年,慈濟護專正式創校前,要招募許多志工回去整理,莊福源也回去幫忙大概一個禮拜,結果他發現跟他一起綁旗子的有董事長、老闆等。他還說,人家那麼有錢又肯布施時間出來,且還跟我一樣蹲在路邊吃一個便當,那是真正的無所求的付出,當下他很感動,回來後,便開始發心投入。

見苦知福 找到人生方向

以前苦過來,莊福源特別能感同身受,有能力付出,見苦知福的更加用心關懷:「看了很多苦難的個案戶,很能體會他們的苦,所以我懂得趕快把握機會去付出。」

莊福源記得有一位八十幾歲的阿嬤,帶著一個出生時就癱瘓的三十幾歲孫子,當走近看清楚時,發現頭髮上有螞蟻,旁邊的志工就把他的身體翻起來看,哇!枕頭下全部是螞蟻和蟑螂,草蓆也爛一個洞。「看到後,體會上人的慈悲心,才知道上人為甚麼會幫助這些苦難人,於是在那個時候,我心裡暗想,我終於找到人生真正要走的路,我一定要跟上人做慈濟。」

以前受到助的感恩戶,現在生活穩定的曹艷秋,十幾年前,小孩還很小,又積欠很多的債務,生活過得很苦,幾乎已經快過不下去,她便求救很多單位,但一直沒有回應,後來花蓮的親戚打電話到臺北分會求助,輾轉得知的莊福源就馬上過去關心。
莊福源與莊陳線妹夫妻倆,幾乎每天清晨約五點出門,步行前往永安聯絡處薰法。(攝影者:鄭阿典,地點:民安路,日期:2013/12/03)


曹艷秋說:「我在最困苦的時候,莊福源他們經常都去關心我,而且也都拿了很多東西給我和小孩,陪我慢慢走過來,讓我覺得我還是要,盡一點微薄的能力,來回饋這個社會、回饋慈濟。」

典範夫妻 職場也是道場

桃園美髮界,陳線妹剪髮技術一流、服務周到,人來人往的「3號美容院」,因慕名而來洗頭。接引莊福源和陳線妹夫妻進入慈濟的周淑卿說:「夫妻倆很精進,時時播放『渡』的錄音帶,和上人講經的法,不管來洗頭髮或做頭髮的人,時間都不會空過;而為了募款,告訴每個客人一百元就可做善事,講到留下來全都是他們的會員,不到半年就有上百戶。」

偶而去洗頭的志工林瑞華,就是他們接引的菩薩之一,她說,當時美髮院附近有一家照相館,用過底片的空膠捲,如果沒有分類好就會被當垃圾處理掉,因此陳線妹夫妻倆利用客人來燙頭髮等待的時間,手沒有休息,就請他們將底片歸底片、塑膠歸塑膠、軟片歸軟片徹底做分類,度了很多人。

以七十四歲的年齡,勇於承擔協力隊長的莊福源:「只要我有能力去做,我都會把它完成這個任務。」他也是多功能角色,在時間許可,要他做甚麼他都做,舉凡做環保、花藝布置、助念告別式、諮詢、寫輓聯、香積等種種勤務。

莊福源大聲說:「二十九年來,我沒退轉,一定記得上人給我們的佛心師志,我的心一直都在慈濟,沒改變,以後也不會改變,我找到人生真正要走的路,我一定要跟著上人做慈濟。」頭髮已花白的陳線妹接著說:「這輩子最高興的是有走入慈濟,感恩還是感恩,有走上菩薩道,在上人的祝福下我們是慈濟道侶。」【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美儒 桃園報導 2016/01/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