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投射 迷霧中找真實路
2016-01-23 | 章碧雲直到鄭秀美進入慈濟,女兒才說出媽媽當時的嚴厲,現在女兒都長大懂事了,鄭秀美慶幸,「孩子願意聽話、包容,沒有因為自己的跋扈作風而行為偏差!」她綻開的笑容早已掃除過去的陰霾,也在慈濟路上漸漸撫平。
個性剛強 直到遇心靈所歸
2007年受證慈濟委員,法號慈絢的鄭秀美,擔任飯店會計、總機及櫃檯的工作,有一天跟同事一起觀賞大愛電視臺節目《草根菩提》,看到頭髮花白的環保志工,背駝了、腰彎了都還發揮生命的良能,為社會、地球盡心力。
「我還年輕有餘力,應該也要學習付出……」鄭秀美無心的在同事面前嘀咕著,沒想到熱心的同事,一通電話打到靜思堂,沒多久,慈濟志工林乙玲主動聯繫,帶領她參與社區活動。
一向冷漠、不主動的個性,不擅長邀約會員,慈濟志工見習了三年才參加培訓,回憶起過去,鄭秀美說:「後來很後悔!怎麼沒有早點進慈濟!」
瘦小的鄭秀美開朗的說出內心澎湃的感動,「感恩上人創造慈濟,讓我心靈與精神上找到寄託,不再浪費生命!」還未進入慈濟以前,總覺得人生旅程起起伏伏,無時不在尋找心靈上的寄託,走了好多道場,直到遇到慈濟,心靈才真正有所歸依。
行動呼應 付出讓人有改變
談到做志工的歡喜,鄭秀美臉上堆滿笑容,互動中也不忘詼諧幽默,因為她覺得幫助別人比被人幫助有福氣,至少可以在付出的過程中,感受到無限的歡喜。
鄭秀美用行動呼應、用愛心回饋,就像自己的身材,「縮小自己」,但心量卻非常的寬大,因為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本分事,「好好做!做到好!」這是她身為協力組長,需要與其他志工共同勉勵的。
「要以歡喜心付出,如果有煩惱心,就白白浪費契機」,心寬念純造就出慈眉善目的鄭秀美,與過去的個性迥然不同,也讓她結了許多善因緣。
心鏡投射 反省警惕過生活
身為慈濟人態度必須拘謹,「十戒不能放鬆,形象不能放縱」,鄭秀美堅定的眼神,透露自己不忘時時檢視自我的言行,而且要有正信與正念。
「以前跟著人家這裡燒香,那裡拜拜,加上脾氣不好又沒有耐性,喜歡挑別人的骨頭,不懂得自我檢討,還得理不饒人……」過去的習氣,讓鄭秀美反省並改進,他覺得要改變自己,唯有下定決心。
現在的鄭秀美領悟「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的道理,當碰到困難時候,即使自己有理,也會因為這句話而放下身段,學習傾聽與溝通,時時把別人當做自己的一面鏡子警惕自己的內修外行。
自己的一念善心,加上同事的熱心,從電視的小螢幕領悟生命意義的瞬間,讓鄭秀美在迷霧的人生旅程找到一面寬廣清淨的心鏡,鏡子裡呈現的不是外表的美醜,而是內心的虛實,透過這面心鏡更投射出一條真實之路,讓她往後的人生不再迷網,而且步步踏實。【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章碧雲 高雄報導 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