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路上 體悟生命之美
2015-03-02 | 李委煌投入助人之路
二十多年前拜訪的那戶人家,志工簡瓊芬依舊記憶深刻。老先生曾是國營企業的處長,退休後中風,而老伴七、八十歲,不僅照顧他還要照顧患有癲癇的兒子;每次志工前往關懷,老先生、兒子都躲在房裏不願露臉,老太太困擾地說,她沒體力揹先生下樓就醫,醫師也無法為他診斷開處方。
志工找來男性志工,揹著老先生下樓搭乘計程車去醫院,再揹上二樓診間看病;有了這次經驗,志工再探訪時,老先生就願意坐在客廳會客了。
打開心門後,他跟志工泣訴,高高在上的職場生涯已成陳年舊事,如今只是身不由己的糟老頭。他無奈地說,老伴只要出門買個菜,回家時便可能見到兒子因為癲癇發作倒地撞傷。
「我都不知該說什麼或回應什麼。」見老人邊說邊哭,志工簡瓊芬腦裏一片空白,跟他一樣無能為力,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
正因為「學,然後知不足」,這二十多年的志工路,她不斷自修或上課學習,並反求諸己地深入原生家庭,從覺察自己的偏見、釋放自己的壓抑,再進一步同理、務實地投入助人之道,為弱勢案家奔走。
回望人生,她感恩那位老先生。
為錢發愁勞碌
簡瓊芬記憶中的童年,相當貧窮。1959年八七水災重襲臺灣,災區廣及十三縣市,她還是個三歲的娃兒,父親正在服役,她和媽媽、哥哥瑟縮於長椅凳上,驚恐地望著大水淹進屋內。被人救出後,他們與許多家庭一起窩在大禮堂,外頭下著大雨,而她因感冒不斷咳嗽著……翌年,媽媽生下龍鳳胎後,生了場大病,簡瓊芬四歲就當起大姊,為弟弟妹妹餵牛奶、換尿布。
家庭經濟始終青黃不接,翌年又慘遭竊賊光顧;每隔一段時間,家人就會去教堂領取麵粉、糖果等美援物資;媽媽照顧孩子之餘也做手工補貼家用,塑膠花、雨傘加工、打圖釘等,簡瓊芬小學五年級暑假也開始打工,幫忙店家清洗墨水瓶子、晾乾,日薪八塊錢。
為讓哥哥能安心讀書,不必憂慮每學期千餘元費用,簡瓊芬小學畢業後就決定不升學了,儘管老師三顧茅廬勸說,依舊難挽父母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
她小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成衣廠當女工,將師傅車縫好的衣服撿好堆齊,綁好後再交給櫃臺記帳;日薪六塊錢,晚上若加班則有九塊,再補上一塊半的晚餐費,加起來每天就有十塊半了。懷裏揣著勞動掙來的錢,交給了父母後,她感覺寬慰多了。
電鍍工廠、硯臺工廠、學習車縫、重返成衣廠……陸陸續續換過幾種工作,直到1981年結婚。婚後三年餘,先生決定創業設廠製作塑膠袋,簡瓊芬不僅忙於家務與養育子女,還要幫忙包裝、送貨、跑銀行等,「若先生有事外出,全部的事就落在我頭上了。」
畢竟是自家事業,設廠後就很少休假;買下廠房,還背了大筆貸款。無論婚前婚後,簡瓊芬煩惱的全是錢,身心俱疲,「人難道就為賺錢而活嗎?」簡瓊芬起了疑惑。
不只自己溫飽
從懂事以來,簡瓊芬就背負金錢壓力,也認為身為女性就只能守著家;在知道花蓮有位法師心懷建院救人的宏願,她十分震撼,「一位比丘尼,也能為社會做這麼多事?」
自認沒錢沒能力,但她心忖著也要幫忙,在貸款壓力中擠出微薄捐款響應後山醫療。因為她思及年幼時,一家人曾因相互傳染而全部感冒,爸爸腳踩三輪車,載著妻小一間間詢問診所,能否讓他們賒帳就醫;好不容易,終於讓咳嗽的家人們看了病、拿了藥。那種因為貧窮沒錢看病的困窘與無奈,她特別有感觸。
她不僅捐款,也鼓起勇氣跟親友、鄰人、客戶募款,不意竟得到許多回響;反倒是自己父親為她擔心,「你一直跟人家募款,不怕被人認為你很缺錢?」她勸慰父親說,過去貧窮時,一家人只能喝粥,現在吃得上飯了,「不過是撥一點點錢,自己既沒餓著,又可以幫到需要的人,何樂不為?」
簡瓊芬也陪伴捐款會員到花蓮了解慈濟醫院啟業狀況;1988年,她成為慈濟委員,在忙於家務與事業的同時,她也從志工服務中,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她特別去學習騎摩托車,在送貨、買菜和跑銀行的期間,爭取時間去做慈濟或收善款;工廠機器一運轉,往往從早到晚,甚至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為了不讓先生煩惱或阻擋她做志工,她和先生約法三章,她會顧好家庭及工廠,有些活動她可不參加,「但一定要讓我做訪視!」每當簡瓊芬外出訪貧時,先生那天就不安排送貨,守在工廠。
1998年,他們結束了經營十餘年的塑膠袋工廠,一來是產業外移以及先生健康因素,再者是簡瓊芬在了解環保理念後,對於生產大地難以消化的塑膠製品感到過意不去。
她回首從十二歲起工作,逾三十年來,每天幾乎上工十多個小時;遇到假日,先生總會對她說:「婦女節休假就是三八,勞動節當然就是要勞動!」但從訪視中,她看到很多人因為失去健康而中斷經濟來源,貧病交迫,苦不堪言;收起工廠後,倚賴廠房租金度日,儘管孩子仍在讀書,房貸也尚未繳清,但她寧願家人健康,只要生活簡樸,也能過得去。
把助人當功課
結束事業後,簡瓊芬投入更多時間做志工,也遇到更多情境:「該如何陪伴案家,幫他們度過失去親人的哀慟呢?」「案家的心情很煎熬,有時候不知如何關懷,更擔心自己想給的不是對方需要的……」「我的個性率直又理性,是否適合訪視助人?」
她邊做邊學,自費參加臨終關懷、家族排列等課程,這十餘年來幾乎沒有中斷,目標就是為了認識自我,然後再深入案家,提供品質更好的身心照顧。
新北市中和區的訪視志工林春金、廖淑娟、許素絹、陳麗美等人,都是簡瓊芬的訪視好伙伴,也向她學習訪視技巧和勇氣;林春金坦言,簡瓊芬是她訪視的「導航師」,廖淑娟也認為簡瓊芬是最優秀的訪視志工。
她們眼中的簡瓊芬,性格低調、對人同理,而且不斷充實知識,「各種疑難雜症個案,她總有辦法有效做引導。」經常跟她討教訪視「撇步」的林春金說,簡瓊芬擅長做反問及引導,讓案主看到自己的問題點,從而願意主動調整改變。九二一大地震後,一位臺商趕回新莊,他的妻小因社區大樓倒塌而往生,他天天一早到殯儀館,靜靜坐在角落;簡瓊芬關懷時,耐心傾聽他訴苦:「為何老天要這樣對我?母親早逝,現在連老婆小孩都走了……」
簡瓊芬發覺他很內疚,自責未能盡到保護之責,陷在情緒裏,於是對他說,他就是因為要照顧妻小,才會暫時離家到大陸工作;「若換成太太外出賺錢,你和孩子在家意外往生……那你想怎麼跟她說呢?」先生毫不猶豫回答:「我會要她好好活著!」
訪視志工經常遇到相同情境,有時候面對哀傷的人們,知道有些話當場不適合說;但是陪伴和導引調整心念,他們也會慢慢整理情緒,面對未來。
人生常有難題
訪視助人,不是觀望貧病之苦,而是具體地踏入對方的家庭,走入他們的心,面對他們的生活,甚至是他們的生死。
簡瓊芬坦言,訪視做了二十多年,「有時,我也無法理解,到底一個人要被貧病折磨到什麼程度?」
對人生難題無解時,她習慣搭著公車上山,觀察山野自然;有時從微妙的景物中,感受到佛法所謂的「成、住、壞、空」以及「生、住、異、滅」無常之理;從中她 反觀自己的身體,同樣有著「生、老、病、死」的階段變化。每個人都身處在這樣的變異過程裏,「再回到現實生活時,就有能量讓自己從情緒中跳脫出來。」
常聽人說,等老了再來做志工吧,但簡瓊芬總認為,到時還找得到方向?做得了志工嗎?還有能力付出嗎?她慶幸自己,有緣在年輕時就加入慈濟做志工,在訪視工作中獲得許多生命啟示。
她想起當年那位讓她看見自己手足無措的老先生,啟發她從訪視中學習與調適;若不是如此,自己也曾有許多觀念偏差、抑或是無處可訴之苦,若一直擱在內心角落發酵,也許有天也可能情緒爆發……
簡瓊芬感覺愈來愈了解自己,也更懂得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以及案家走過這一段路,「陪伴個案的同時,其實我也是在陪伴自己!」
(文:李委煌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