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魚 採訪看見人生風光

2013-03-08   | 施金魚
2012中區通識課時,施金魚(左一)帶領社區新進學員上臺分享。〈攝影者:陳榮豐,日期:2012/04/21〉
2010年南投埔里環保志工楊火耀突然往生,在追思會上,播放了人文真善美團隊為他製作的《人間菩薩》影片。螢幕上,楊火耀快樂做環保的身影歷歷在眼前,彷彿未曾遠離,當下我才真正體會到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意義與使命──為慈濟寫歷史,也為人間菩薩留足跡。

菩薩身影 幸因記錄留存

或許是因為曾經是老師的關係,被認為適合拿筆寫作,所以我的同事、也是慈濟志工的蘇幸,2006年邀我加入慈濟時,第一件事就是幫我報名參加人文真善美志工的初級課程;也因為看了十多年的《慈濟月刊》,感動於慈濟人在有災難時,總是第一個出現,他們花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關懷膚慰災民或是社會上貧病的眾生,心中嚮往自己也能成為一個拔苦予樂的慈濟人,因此當被邀約去寫文稿時,並沒有考慮太多,便加入了文字志工的行列。

隔年,為了製作歲末祝福的《人間菩薩》影片,我採訪七十五歲的社區志工楊火耀。十多年來,他每天開著自家的廂型車到各個環保點載回收,因為勤於勞動,他頂著一頭黑髮,身手十分矯健,人人都會相信他該活到長命百歲。沒想到,兩年後,卻因為一場感冒,撒手人寰,令人錯愕,稍感安慰的是,我們曾為他留下記錄,才能將他為大地無私付出的精神長留人間。

所以我心中乃暗自期許,要盡己所能為社區的每位志工留下大愛足跡。

看見提綱之外的訊息

年年的歲末祝福,製作一支人品典範影片是真善美團隊固定的功課。2012年影片的主角是陳素珍師姊,她曾在十二年當中,因九二一地震,房子被震毀,之後婆婆與先生接連病逝、大女兒車禍往生,自己又不幸罹患肺腺癌。然而,她卻很用心地做慈濟,把自己的中藥行當道場,見人就說慈濟,共募集了兩百多位會員。

施金魚參加營隊時,認真趕稿的模樣。〈施金魚提供,日期:2012/06/26〉
為了不耽誤她做生意,我到她店裡進行採訪。採訪中,客人陸陸續續上門抓藥,採訪工作也就斷斷續續進行著。有客人時,我能做的就是記錄她與客人互動的情景,也順便拿起相機按下快門。

採訪的時間雖然熬費了一天半,卻也因此獲得許多採訪題綱之外的訊息,而更深入了解她接連遭遇厄運的際遇,也說出一段令人傷心扼腕、撕肝裂肺的家務事,那就是女兒曾經吸毒十多年,雖然後來戒毒成功,也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不幸地卻因車禍驟逝。

報導 啟發人心善行

陳素珍坎坷卻又不平凡的人生在歲末祝福時,透過影片呈現和現身說法,再加上我當時快門下的幾張照片,彌補了影片中畫面的不足,讓現場觀眾更加感動她雖有著不平坦的人生,卻能勇敢地面對,精進做慈濟,並在承擔協力小組長時,帶頭出勤和補位做醫療志工,激勵了不少身邊的法親。

很多與她平日共事的志工看了影片後,紛紛表示驚訝地感慨道:「如果不是你們採訪她,我們都不知道她那麼坎坷,真是典範啊!」民眾來參加歲末祝福後,也分享著說:「她的故事提醒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跟她相比,自己的苦就算不了什麼了!」

「她將女兒的車禍補償金和勞保撫卹金為自己和女兒捐榮董,讓我體會到以德傳家比留下金錢更有價值……」

我們的報導,如果發揮了啟發人心作用,正是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最感欣慰的事,所以更加堅定我寫稿的力量。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故事。」是我採訪陳素珍之後的體悟,因此讓我對人物報導寫作越來越感興趣。

我將陳素珍的採訪,整理出一篇七、八千字的文稿,是寫作以來最長的一篇,也因此獲得《慈濟月刊》的青睞。相較於2006年,上完了社區文字基礎課程初次練筆時,寫了一篇五百字的心得,也寫下流程式的活動報導,我的文筆已在時間累積中點滴進步著。

從「人」的觀察找題材

施金魚在南投區的基礎課程裡,分享寫作經驗。〈攝影者:蔡鳳寶,日期:2012/07/21〉
因為對「人」的感興趣,所以會常常去觀察周遭人與人的互動。

有一次,我到環保站協助香積,在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環保志工群裡,瞧見一位年輕的面孔,好奇地問她:「妳不用上班嗎?」當我聽到她說:「來環保站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是我從小到大尋尋覓覓要找的家。」寫作的經驗告訴我,她一定有「故事」,所以便約她隔天再聊,一聊就是三個多小時,也讓我見證了一位因走入環保而擺脫暴力命運鎖鍊的勇者。從此我更確信,感人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把持細膩敏銳的察覺力就能成就篇篇動人的樂章。

算一算,擔任文字志工的時間已經有七年了,多寫、多看書、多觀摩是不變的功課。而對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資深人文真善美志工蔡鳳寶。她不嫌棄我初學,每次營隊都邀我同行,在緊湊且有趕稿壓力下,學習了採訪與在短時間內學會抓住寫作主軸的經驗。

退休生命不留白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最近,常有人問我:「退休了,有沒有出國去玩?」加入慈濟後,玩樂的時間少了,連想遊山玩水的心也淡了;其實看過即忘的觀光,倒不如像我現在走入人群,品茗德香、法香來得深刻雋永。

雖投入慈濟的時間很短,寫作的經驗仍待琢磨,然而我相信「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而我更期許自己要繼續「無怨無悔地做上人的耳目手足,讓自己的生命不留遺憾,也讓別人的生命不留白。」

(文:施金魚 南投報導 2013/03/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