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心 「拾福」部隊前進

2014-10-11   | 顏玉珠
頂著烈陽,人人揮汗如雨,辛勤的找尋「寶物」,連垃圾桶內也不放過。(攝影者:吳雅蓮,地點:麻六甲,日期:2014/09/20)
如果沒有出來做環保,這群十幾歲的青少年如何運用週末時光呢?「玩電動」、「看戲」、「打球」、「睡覺」……五花八門的答案,反映出他們之前的休閒活動。然而,現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馬接峇汝新村的這群環保小尖兵,生活起了變化。

走入麻六甲馬接峇汝新村的敬老院,看到一群孩子七嘴八舌地討論「怎麼分配路線」、「一組去公園」、「一組去學校」、「要不要一起沿街走,不用分組」、「人多分組,才能擴大範圍」……每逢星期六下午時分,這群國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孩子們,聚集討論等會兒做環保的路線。

三年前就讀五年級的張澤鴻,因為參加慈濟親子班課程,而瞭解環保的重要性,並受到《瓶子阿嬤》故事中阿嬤真誠對待地球的心而啟發,開始於村莊內沿路做環保。張澤鴻搭乘摩托車時總是東瞧西看環顧四周,發現有環保物一定不放過,請媽媽停車自己下車撿拾。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已經中學一年級的他,對於環保的堅持始終未曾間斷。

一個善念 發揚光大

張澤鴻表示做環保不可以停止,如同愛地球的心必須恒持運轉。一旦停滯不前,垃圾將越來越多。同時,他也深切記住證嚴上人的呼籲「做環保,不可以少我一個人」,秉持此信念,他以身作則帶動家人,再延伸至朋友,最後卻影響到整個村莊。

原本孤軍奮鬥的他,適逢2013年1月慈濟於敬老院內設立社區環保點,張澤鴻邀約朋友侯翰清於每個月一次的環保日做資源分類,再呼朋引伴,越做越開心,隊伍也越來越龐大。

然而,今年升上中學的他因為村莊內沒有中學,被迫到其他區域就讀,每天通車而無法像小學一樣,沿路撿拾垃圾。只限於每個月一次的環保日做資源分類,似乎滿足不了張澤鴻的心願。

直至2014年7月,臺灣花蓮慈濟中學的師生一行人參訪敬老院和環保點,志工分享張澤鴻對大地疼惜的初衷,受到師生們的肯定。再次促動張澤鴻的環保心,因而邀侯約翰清一起走入街頭巷弄撿拾回收物。侯翰清認同張澤鴻的提議並附和說:「每個月做一次環保,真的不夠,需要更積極的行動。」他親自邀約這群固定做分類的朋友,獲得一致的支持,開始每星期一次走入街坊鄰居做環保。

個性文靜的張澤鴻,因為當初單純愛護地球的心,開始獨自守護社區的整潔。發展至今,這群守護村莊環境的環保小尖兵約有十個人,他開心地說:「做環保,只靠我一雙手是不夠的,越多人越好。」
孩子一路撿拾,居民的呼喚聲也不斷,陸續前來邀約至家中收取回收物。(攝影者:吳雅蓮,地點:麻六甲,日期:2014/09/20)

團隊力量大 堅持齊步走

侯翰清回憶起當初說道:「剛開始走入大街小巷撿拾資源,很不好意思。甚至有人故意在我們的面前丟垃圾。」面對一些孩子嘲笑的言語如「垃圾大王」、「拾垃圾的」、「垃圾蟲」等,乍聽之下個個心理都不是滋味。組員戴祖耀以平靜的口氣說:「第一次聽到很傷心,但是就不要理會。因為他們不懂環保,我們繼續做就是了。」

當時有些同伴生氣,有些則會安慰,大家憑藉一念做好事的心,團結合作相互依靠支援,逐一拋開他人的眼光。只要是可回收資源,他們一定彎腰拾起,不管是否為嘲弄式的故意丟棄。侯翰清堅定地說:「做環保也是做好事又可以救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現在親手做更明白其道理。」

回想過往的點點滴滴,孩子們從不覺得一路堅持走過流言蜚語有多困難,然而從他們臉上所散發的喜悅與自信,答案似乎也呼之欲出。

頂著烈陽,人人揮汗如雨,辛勤的找尋「寶物」,連垃圾桶內也不放過。偶然的一次因緣下,他們於村莊內做環保的行為,被一位居民用手機拍錄下,並上傳至當地的臉書社交網上,頓時消息傳開,連報紙也刊登此新聞。從默默付出,到受到外界的肯定,更加強這群環保小尖兵往下走的原動力。侯翰清和戴祖耀異口同聲地說:「覺得很光榮,第一次投入環保竟能受到大家的肯定。父母親也都很贊成和支持我們。」
孩子們憑藉著一念單純的心「把村莊變乾淨」而開啟環保之路,夥伴們相互激蕩陪伴,感情也越融洽。(攝影者:吳雅蓮,地點:麻六甲,日期:2014/09/20)

現在騎車路過的鄉親,不管是年長的或是年紀相仿的,也都豎起拇指,給予他們鼓勵。以前的嘲笑聲與奇異的眼光已不復在,這股堅守環保的毅力和勇氣逐漸獲得更多人的認同。現在沿路做環保,迎面而來的是燦爛的笑容與讚歎聲。偶爾村民貼心地送上飲料、水果等,他們的熱情與這群孩子對環保的執著相呼應,建構起良善的情感。

帶動村民 村莊變清潔

孩子一路撿拾,居民的呼喚聲也不斷,陸續前來邀約至家中收取回收物。村民戴妹就說:「這群孩子很乖,我現在外出,看到有可回收的物品,我也會撿拾回家。」另一位七十八歲的阿嬤,也前來請孩子幫忙,她開心地說道:「我遠遠看到他們的制服,就知道他們來做回收了。我行動不便,無法送至環保點,他們幫了我大忙。」

做生意的戴譚堯,以前總是把許多瓶子當作垃圾丟棄,直至有一天,張澤鴻路過並詢問他,「如果瓶子不需要,可否給我做環保。」他當場允諾。他從報紙上曾看過他們的新聞,所以支持他們。他更稱讚說:「我看到這一班孩子做好事的精神,並且親眼看見村莊街道變乾淨,當然高興。」

孩子們憑藉著一念單純的心「把村莊變乾淨」而開啟環保之路,夥伴們相互激蕩陪伴,感情也越融洽。侯翰清表示團隊一起做環保,做得很開心同時心情也放鬆,懂得控制各自的脾氣,少了口角紛爭。牽手一起走過風雨,更珍惜這段革命情感,而家人與外界的肯定,驅使團隊往前邁進。

張澤鴻和侯翰清兩人個性,一個善於構思,一個深具領導力,相互配合引領環保風潮,讓村莊變得更乾淨,啟發人人愛護地球環境之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顏玉珠 馬來西亞報導 2014/09/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