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緬甸農稻種 挹注新希望

2015-10-16   | 王慮綿 泰佐佐 真善美志工
緬甸農民小心翼翼的捧著慈濟所發放的稻種,因為慈濟志工所發放的稻種,彌補了他們遭受水患侵襲的損失。(圖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慈濟沒送來稻種,我就要改種豆,但是豆種要用利息借......」緬甸當地的農民烏密昂說出自己的心聲,因為緬甸飽受水患之苦,農田幾乎淹沒、毀損,造成農民損失慘重。

緬甸在雨季時飽受淹水之苦,幾乎有兩個月的時間,四處一片汪洋,農民賴以為生的農田毀損,慈濟與農業部合作,在仰光省的穀倉岱枝鎮(TAIKYI)由慈濟提供稻種,幫助將近七千名農夫,協助復耕,而在前往拜訪的過程,歷經顛簸泥濘的道路,志工依舊堅定向前不辭苦。

慈濟志工陸續發放稻種給農民,幫助他們能夠重新種植稻米,由於許多農民每一年其實都是向政府借貸耕種經費,仰賴收成來支持一家溫飽、以及生活費用,也因此造成農民日益貧窮。

發放稻種子 歡喜催芽待播種


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的賑災過程中,慈濟志工發現了農民借貸耕種經費的情形,因而展開稻種與肥料的發放,希望農民可以脫離貧苦,而且慈濟發的稻種品質好,若能加上定期施肥,收成應該可以增加,甚至進一步改善家庭的經濟。

拜訪農民的路,顛簸難行,尤其,仰光省的穀倉岱枝鎮田地面積大,稻田與稻田之間距離遙遠,慈濟志工乘坐機車,又走了半天泥濘的路,才走到農民的稻田,志工送來的稻種如及時雨,烏密昂表示,若是慈濟沒有為農民發放稻種,可能要改種豆類,不過卻也面臨另一個問題,他說:「豆種要用利息借貸,而且能收成多少也不能掌握,畢竟我只擅長種稻。」
為了將稻種催芽,緬甸農民將稻種泡水之後,再以陽光曝曬,這樣才可以快速催芽又有好品質。(圖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而慈濟送來的稻種包,農民則把握時間耕種,農民昂倫吾則說:「我領到慈濟十包稻種,現在泡水催芽後,再過兩天就可播種了。」

「稻種必須先泡水 再給它陽光、熱氣,這樣它催芽比較快。」催芽的過程要求快,更要求品質,所以昂倫吾不願意整袋泡進水裡,因為他擔心袋中的泥濘會影響催芽的稻種。

背起一大桶慈濟志工所發放的稻種,迫不及待把種子灑在土地上,臉上也不禁流露出可以耕種的喜悅。

農民新希望 稻種助恢復耕種


黃澄澄的稻殼,冒出白色芽點,這些是岱枝鎮耕種的新希望;而明年三月之前要還政府的貸款,也才能來得及,處處可見水退後,農民開始犁地要播種的景象,發放的稻種得來不易,蘊含著來自全球的祝福,看到農民們恢復耕種,這一趟對志工來說,再辛苦也值得。

飽受水患之苦的緬甸,農民播種收割的計畫因此完全被打亂,為了幫助農民重新種植稻米,彌補水災後產量減少的情況,慈濟志工與農業部合作發放稻種農民烏密昂說:「慈濟送的稻種已完成催芽,要播下去了,這一次一定會有收成,希望不要再有水災。」

年復一年,總是靠著借貸耕種的緬甸農民,最禁不起的就是水患,而在大水退去之後,慈濟志工送上稻種包,盼能帶給農民重新耕種的希望。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王慮綿、泰佐佐、真善美志工 緬甸報導 2015/10/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