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 姊妹淘攜手進慈科大

2015-09-23   | 彭鳳英
慈濟科技大學新生報到日,慈誠懿德爸爸媽媽用心聆聽孩子的聲音,並適時提供溫心愛與關懷。(攝影者:王美卿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5/09/09)
「凡事要多為他人設想,更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學校住宿的團體生活會遇到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寢室室友有人愛玩電腦遊戲、有人喜歡聽音樂、有人電話講不停,也有因感情困擾的等等,為此,懿德爸媽對新生學子殷殷叮嚀著。

9月9日是慈濟科技大學的新生報到日,六百六十多位新生,由父母、朋友陪伴來到校園,新生剛進入校區,就有學長、學姊協助搬運行李,慈懿會爸爸、媽媽也加入接待行列,宿舍區不時傳來歡迎、問候聲,處處洋溢著歡笑,稍解新生生疏不安的心情。

慈懿有愛誠相伴 選擇職校勤補拙

報到手續完成,學長、學姊引領新生領取制服、購買日常用品,新生們開心的走進宿舍整理物品、認識室友,迎接大學新生活;第一次離遠家門的孩子難免會想家,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全程陪伴,女生宿舍的每個樓層,也有懿德媽媽協助調整服儀、梳理頭髮。

晚餐後,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於六樓演藝廳兩側,搭起幸福門歡迎新生到來,儘管白髮斑斑、步履不穩,也要使出渾身解數,不僅又唱又跳,還聲聲呼喚:「孩子,你們在哪裡?爸爸、媽媽,愛你唷!」無非是要穿透孩子們的心門,希望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不負懿德爸爸媽媽所期待,熱情回應的掌聲、歡呼聲迴盪在演藝廳。
慈濟科技大學的親善大使演出可能會發生在每個寢室狀況劇,懿德爸媽則叮嚀,凡事要多為他人設想,更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攝影者:王美卿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5/09/09)

致真樓前的花臺邊,坐著兩位短髮、個頭一般高的可愛女孩,懿德媽媽親切地問:「報到了嗎?」兩位小女孩點點頭,「誰陪你們來的?」兩人同時指著對方說:「她!」

她們是花蓮縣秀林國中畢業的同班同學,護五一丁余齊,家住花蓮新城鄉,布農族;護五一乙葉苹恩,家在秀林鄉,太魯閣族;個性內向害羞的余齊,到了新環境顯得手足無措,葉苹恩總是陪伴一旁,不時低頭交耳。

國中畢業前,師長告訴他們,要找一份喜歡又適合的工作,並不容易:「讀普通高中,畢業以後你們能做什麼?一定要學會一技之長,選擇技職學校,未來才有立足之地,至少生活無憂。」

余齊、葉苹恩和幾位要好的同學討論後,決定選擇報考慈濟技術學院(改名前)的原住民公費生,她們說 :「學校提供有很多補助,除了能減輕家裡的負擔,之後考到護理師證照馬上就有工作,所以原民公費生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立定目標別過往 友誼真心相伴情

余齊升上八年級時,媽媽因花蓮就業機會少而到宜蘭工作,留下她一個人在家,因此她常常借住在同學家,到了八年級下學期開始住校,如今慈科大也提供住宿,作息更安定,媽媽才比較放心。

嬌小的余齊,志氣卻不小:「五專畢業後繼續考二技,要爭取比較高的學位,我的目標不是要當一般護理師,而是要有更好的成就。」因為看到媽媽那麼辛苦工作,激勵她要更努力讀書,她更認為:「護理師對待病人要有耐心,還要有專注力,因為生病時很痛苦,希望能分擔病人一些苦,這樣可以幫助自己把品行修養好也能回饋社會。」

家裡所居住的村落老人居多,余齊從小就很少玩伴、很孤單,上了國中還是沒什麼朋友,心很清淨能專心讀書,因此功課總是名列前茅,直到後來認識一些願意和她做朋友的同學,便全心投入,她說:「那時候不懂慎選朋友,以為朋友做什麼就要跟著去做,不然會被討厭,可是心裡一直有罪惡感,想到媽媽、想到學業、想到未來,這些行為都在害自己……」余齊憶及往事,眼眶泛淚。
花蓮縣秀林國中畢業的同班同學葉苹恩(左)和余齊(右)約定一起考上慈濟科技大學原住民公費生,不僅再度當同學,也時時互相鼓勵拚獎學金。(攝影者:王美卿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5/09/09)

有天,余齊跟著一群朋友翹課還偷喝酒,十點多才溜回學校,在校門口被值星老師逮個正著,很愛護她的國文老師知道了,把她罵了一頓;余齊下定決心遠離那群只帶她玩樂的朋友,雖然帶來一些困擾和尷尬,那群「朋友」也紛紛離她而去,只剩一位仍友好如初,此時余齊才明白:「原來朋友不必多,只要有幾個會彼此互相提醒、勉勵的知心朋友就夠了。」

「那個鼓勵余齊的好朋友是妳嗎?」坐在旁邊的葉苹恩搖搖頭:「才不是,那時候我們看對方都不順眼,余齊只知道玩、不讀書。」余齊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說:「八年級上學期以前,特別討厭恩恩(葉苹恩),她總是趾高氣昂的,太驕傲了!」葉苹恩也笑了:「在我最低潮期的時候,余齊真心的關心感動我,我們兩個死對頭就變成好朋友了。」

志同道合成益友 善之事相互砥礪


八年級上學期以前,葉苹恩成績始終維持班上前兩名,下學期卻為了異性朋友及來自家庭的一些困擾,讓她幾乎想不開,整天懶洋洋的不想到學校上課,功課也一路下滑到十五名,媽媽擔心得不知哭了幾回,要升九年級的暑假,有一天父母談話時提到自己,媽媽又哭了,看見此狀,葉苹恩告訴自己:「開學後我一定要好好讀書,把名次拼回來。」

一學期過去了,成績並沒有太大起色,葉苹恩想起老師說的話:「到慈科大讀書,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影響。」在最後幾個星期,她全力衝刺,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考上慈科大。

選擇就讀慈科大護理系是為未來鋪路,葉苹恩計畫考大學時要選讀心理學系,二姊希望她念普通科之後再考心理學系,但是老師建議她:「現在時代要有一技之長,如果讀普通科,三年後考不上心理系的話,至少還可以考護理師執照,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老師還建議:「選擇慈濟科大,對你們是最好的。」因此葉苹恩和幾位好友相約繼續當同學。

葉苹恩申請公費生,希望可以為家庭承擔一點負擔:「爸媽可以不用張羅我的學費,考前幾名還有獎學金,除了拼命讀書沒有別的路。」葉苹恩和余齊約定,時時互相鼓勵拼獎學金,年輕學子留在好山好水的故鄉求學,慈濟科技大學不僅是他們第一的選擇,也將是他們未來最好的依靠。【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彭鳳英 花蓮報導 2015/09/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