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聲音 顧好青春心

2015-10-07   | 蔡素玲、劉靜華
新學年慈少課程以《佛說八大人覺經》為主軸,將佛法融入活動中。慈濟志工林敏悧簡明扼要地解說經典的出處與精髓,並不時與學員問與答。(攝影者:吳啟志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5/09/26)
「這一個星期來有沒有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慈濟志工林敏悧這一問,讓臺下五十四位慈少學員有人低下頭迴避,有人急如熱鍋上的螞蟻,畢竟要立刻坦白地說出自己的煩惱,可不是這群正值青春期孩子常有的表現。

9月26日,兒童慈少社區親子成長班在臺中靜思堂展開2015年新學年的第一次活動,清晨七時許,慈濟志工已在靜思堂忙碌準備,這次活動正值中秋連假,雖有一些學員請假,但仍然還有四十七位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

林敏悧透過活潑生動的方式解說佛經,從《心經》到這學年課程的主軸經典《佛說八大人覺經》輕鬆有趣地與學員對話,展開一堂生命課;而來自澎湖的慈濟志工陳建華熱力四射的分享,也讓參與的親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心照顧好  人生就沒有煩惱

孩子在國中階段,常常是令父母親很擔憂的時期,有人形容,陪伴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心情像洗三溫;林敏悧以《心經》為課程開場白,告訴學員「若能把心照顧好,人生就沒有什麼煩惱。」要學習將智慧種在心田,終有一天它會發芽茁壯,讓生命更精采。
來自澎湖的慈濟志工陳建華也分享著自己找尋人生目標的經過,更鼓勵學子,希望人人皆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與努力方向。(攝影者:吳啟志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5/09/26)

也許不習慣長輩以談心的姿態問及生活瑣事,當林敏悧關心地問著近日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青少年們正閃避眼神與臺上交會的同時,粘俊豪勇敢卻舉手發言。

「被欺負、功課不好、找不到朋友!」粘俊豪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煩惱,林敏悧誇他很勇敢,同時以一句「你們的名字都叫勇敢!」鼓勵大家後,學員也都能在問答之間表達自己的想法。

勇敢的孩子如粘俊豪,沒有父母親陪他成長,身材雖瘦小,卻心思成熟且正向,對於自己遭受的逆境,他淡然地說:「對於那些不愉快的事,我就把它全部打包在箱子裡,然後拋在身後,再把快樂的事拿出來就好了!」

接著林敏悧帶領學員大聲誦讀《佛說八大人覺經》,並簡述每一個覺悟的要義,她說:「這八種覺悟若能通曉,就會讓自己的生命更圓滿!」這不僅是林敏悧對學員的祝福,更是家長對孩子的期盼。

勇敢勤付出 志工精神不打烊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來自澎湖的陳建華以優美的歌聲引起全場的共鳴,他藉著簡報帶出自己尋找人生目標的經過,大學期間曾參加很多社團的他,直到聽聞證嚴上人的三好三願後,才找到人生的意義。

從此,陳建華將慈濟的志工精神內化成自己的人格,並把志工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主動關懷遊民、搭火車讓位、關懷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志工精神就像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從不打烊。
學員李姿妤(右)因怯於上臺分享,同隊的粘俊豪(左)自告奮勇陪她上臺,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收穫。(攝影者:吳啟志 地點:臺中靜思堂 日期:2015/09/26)

學員李姿妤怯於上臺分享,同隊的粘俊豪自告奮勇陪她上臺,李姿妤說:「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自己也會很開心,助人為快樂之本!」一旁的俊豪接著分享:「對別人好,我們下輩子才會好,自己也會開心。發現社會有很多需要關懷幫助的人,能付出關懷讓大家快樂,我也很快樂!」

陳建華祝福每一位年輕的學員,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並且綻放出最美麗的生命花朵。

化被動學習 轉為主動的參與

父母的期盼若沒有用對方法,反而成為孩子前進的阻力,參與活動的家長翁松龍說:「我們翁薏晴學習緩慢,成績不是很理想;反觀老二,聰明反應快,成績也不用操心,我常常拿他們兩個來比較......但我參加慈濟為家長開的親職教育講座後,我對老大的成績比較能釋懷,感謝慈濟,讓我跟小孩一起成長。」

傾聽孩子的想法、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教育的重點之一,為此本學年慈少的課程安排與以往迥然不同,為了要提升學員的學習力,將課程規劃為社團的方式進行,學員可針對自己的興趣來選填社團,未來一年,學員會在自己選擇的社團裡學習,待圓緣時,各組社團將會呈現這一年來的學習成果。期盼這種上課方式,能讓他們多一點參與感,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習更有效率。

分為手語社、人文真善美社、戲劇社、道具社等,社團還是以《佛說八大人覺經》為主軸,讓學員能透過有趣的學習途徑,接觸佛法並吸取佛法的智慧,讓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得深且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素玲、劉靜華 臺中報導 2015/09/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