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妝點 書桌整齊不凌亂

2015-10-08   | 彭鳳英
林翊平教導同學善用琳瑯滿目的布塊、小飾品,製作實用又美觀的筆筒,縫製創作過程中可以培養耐心,也能創作出獨一無二作品。(攝影者:張進和 ,地點:慈濟大學人社院,日期:2015/10/01)
想要為你的書桌妝點新的氣息嗎?想要解決文具散亂桌面而無法收納整齊的困擾嗎?慈濟大學人文處活動組同仁田淑琴邀請手作專家林翊平,於2015學年度首次慈懿咖啡講座中,教導大家如何利用回收的物品,製作實用又美觀的筆筒,讓桌面變得整齊、不再紊亂。

何樂而不為

林翊平從小就喜歡跟著媽媽縫縫補補,十多年前才正式學拼布,投入手作藝術,擅長用一針一線創作出精緻又實用的布製作品,她所使用的包包、家庭裝飾都是親手拼貼縫製而成。

布和紙管的縫製對林翊平而言是新的嘗試,為了讓教學更為嫻熟,她請教對紙類手作有豐富經驗的志工林淑貞,一起設計、拍攝製作流程;也為了節省時間、讓同學快速上手,她們先把零頭布車縫成完整的布塊,還作了幾個樣品提供同學觀摩。

設計之初,林翊平原想用製作存錢筒的紙管來當筆筒,但紙管的高度太高、直徑太小,正在煩惱到哪裡找五、六十支的硬紙管時,有位經營印刷事業的志工聽到她的需求:「師姊,我們公司有回收的長紙捲,妳要多少支?筆筒的長度幾公分?我幫你裁。」同班的林淑娥媽媽也答應來當助教,林翊平開心地說:「有願了有力,答應了人文處的邀請,很多的助力也跟著湧進來;如果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沒有這麼順利……」

就是愛手作

要讓第一次拿針線的同學速成上手;要把小小的布塊縫成小貼飾,林翊平鼓勵大家:「其實很簡單,只要多一點點的耐心、細心,縫些花朵、珠珠、亮片,甚至繡上自己的名字,發揮巧思就可以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專屬筆筒。」透過詳盡解說、指導,同學們挑選喜歡的小飾物,有模有樣地拿起針、線。

要讓第一次拿針線的同學速成上手,把小小的布塊縫成小貼飾,林翊平鼓勵大家,只要多一點點的耐心、細心,就可以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專屬筆筒。(攝影者:張進和,地點:慈濟大學人社院,日期:2015/10/01)
回到座位,問題來了:「針孔那麼細,怎麼穿啊?」後中醫系歐虹汝拿著四公分的針,看了又看。一會兒,坐在對面的高詩婷求救:「媽媽,線穿好了……要怎麼打結呀?」林淑娥隨即示範:「線穿好了,把針平放在左手食指上,線繞針三、四圈;母指壓住線圈,右手拿針往上拉緊,結就完成啦!」看到同學們的大動作,林翊平馬上提醒:「線不能太長,太長容易纏在一起;針尖不要超過食指,縫的時候才不會刺到旁邊的人。」

「來來來,我幫你打。」「誒,你好會打結喔!」「打結很簡單啊!多練習就會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學務處生活輔導組林欣儀看了看她們:「嗯,打結很簡單,但是人生千萬別打結。」同學們停下手邊的針線活,似懂非懂地笑了。

語言教學中心老師朱紹解、英美系一年級同學許婉同都是手作的愛好者,今晚不約而同來參加講座。「這樣擺可以嗎?還是……」朱紹解老師輕聲地問。許婉同細心地幫老師調整圖樣的位置:「鼻子可以剪小一點,擺高一點點……嗯,有點的樣子了。」師生倆創作一大一小的貓頭鷹,可愛極了。

求學好環境

許婉同畢業於泰國清邁慈濟中學,高一、高二的暑假曾來慈大學中文:「除了朱老師,其他的老師和學長、學姊們都很好,所以決定來慈大讀書。」

許婉同出生於泰國曼谷,許爸爸一直希望把獨生女送到佛教學校讀書。許婉同國中一年級時,好朋友的爸爸向許家介紹清邁慈濟學校,許婉同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讀書環境,便徵求父母意見。「他們只說尊重我的決定,升上二年級就轉學到清邁慈濟中學了。」

許婉同畢業於泰國清邁慈濟中學,她是手作的愛好者。(攝影者:張進和,地點:慈濟大學人社院,日期:2015/10/01)
國中畢業,許婉同選擇直升高中,為了提升中文程度,她利用兩個暑假來到慈濟大學學習中文:「在清邁的中文老師和慈大的老師教得一樣好,但是在這裡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因為環境對語言學習是很重要的。」

兩個暑假的學習,中文聽、說能力進步不少,對慈濟也有了更多的瞭解:「尤其是師公上人,給我的印象很深刻。」許婉同的乖巧、獨立影響了父母,進而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她非常開心:「下個月,爸爸媽媽要來臺灣給師公上人授證喔!」

手作的材料都很細緻,縫製創作過程中可以培養耐心,但是所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長;為了完成作品,講座時間延長了六十分鐘,同學們仍意猶未盡。林翊平說,學會手縫工藝不必坐在縫紉機前,攜帶材料很方便,走到哪裡作到哪裡,等候、搭火車……隨時拿出針線,利用零零碎碎的時間,就能縫出獨一無二、自用送禮兩相宜的精美作品。【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彭鳳英 花蓮報導2015/10/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