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病老無奈 志工力助搬遷
2020-12-18 | 莊碧霞位於基隆市的富貴市場,已經有了四十六年的歷史,除了一樓是攤位外,三樓更是以攤位大小所隔成的房子,不少長者居住其中。不過,由於它年久失修,不少鋼筋裸露、水泥塊剝落,最近更被鑑定為是海砂屋危樓,市政府明定住戶得於2021年2月28日前遷離。
現有十七戶的住民,有能力的陸續搬離,但沒有能力的就只能等待,等待里長與市府溝通,給予協助。在多方協調之下,市府能提供的是搬運時的交通、人力,二手的床等居家所需家具;至於金錢上的補助,礙於曾與住戶簽下契約,住戶得不到補助款。為了讓所有住戶能夠順利搬遷,市府社工向慈濟基金會基隆聯絡處社工提報個案,社工、志工一起走入市場,了解現況,關懷住戶。
搬遷無奈 靜思語安人心
市場雖然老舊,一樓還是還有許多攤商在營業,不過順著樓梯直上三樓,看起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了。從樓梯口望去,左右兩旁是一間一間約四坪大,用暗紅色木板隔成的屋子,長廊從樓梯口延伸到另一個樓梯口,把二十七間房子劃分成左右兩邊,灰暗不透光的長廊飄著一股霉味,處處可見垃圾和廢棄的家具。這兒的住戶門戶緊閉,有的門口已貼著市政府收回的告示;有的上了鎖,沒上鎖的也聽不見屋內傳來的聲響。
「叩!叩!」志工敲響木門後,門縫中探出一顆頭來,那顆頭比平常人大了些,他是六十六歲的張清水,五官雖然和同年齡的人無異,不過身高只有一百公分,手腳也和五、六歲的孩子無兩般,微駝的他見到志工,從門縫中走了出來,大夥不約而同蹲下和他話家常。
「有廁所的房子,這是我最大的心願。」問起對於未來住的地方有什麼憧憬,張清水的願望相當單純,而大半輩子都住在這裡的他,朋友也是考量。「我在這兒住了一輩子,朋友都在這兒,想找附近的房子。」說著說著,言語中充滿了道不盡的無奈,隨著年紀的增長,雙腿支撐力日益減退,行走得拄拐杖,原本爬樓梯就吃力,現在更加不便。
志工們向張先生表示會持續的來關懷,也送上伴手禮:小本靜思語、五穀粉、香積麵、米,交代食用方法後,從伴手禮當中抽出靜思語,朗聲念給張先生聽:「無論環境如何,都能保持奮鬥勇氣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掌握有利形勢。」
此時的他,笑得燦爛,說著:「我會!我會!謝謝你們。」
體弱難堪 覓住所度難關
走過三樓的另外一頭,一股刺鼻的尿騷味撲鼻而來,望向門縫,可以瞥見矮桌上擺滿雜物,視線所及沒有物品是整齊排列的。旁邊一位男子搓揉著雙腿,這才發現,他站立的地方留下了一灘水,那股味道的謎,這才解開。
他是黃先生,獨居在此他沒有任何親人,曾是慈濟關懷戶,當時接受過急難補助四個月,後來因為找到工作而停止補助,如今只靠著中低收入戶的七千多元過日子,一身是病的他,雙腳腫脹,和長廊上的志工說起話都得扶著木門。
「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喘,健保費沒繳,健保局頻頻催繳,要鎖卡,嚇得我不敢去看病,我現在這樣,哪有能力工作繳款,屋漏偏逢連夜雨,這裡不能住了,我也沒錢租屋……」黃先生眉頭深鎖、空洞的眼神直視前方,住處要被強制搬遷,無疑是讓他原本就辛苦的生活,更加沒有希望。
志工也叮嚀他,心臟的問題不能輕忽,不舒服要去看醫生。而健保費和搬家的事,會和里長聯繫,幫助他度過難關,希望他可以安心一些。
歡慶喬遷 化危機嶄新生
半個月來,志工多次造訪市場三樓的住戶,關懷他們的處境,了解他們的需求,也密切和里長密切聯繫,要替沒有能力搬遷的住戶找到合適住所和資源。最後由里長找到了合適的空間,可以隔成兩戶讓張先生、黃先生暫住,由慈濟協助押金和三個月的租金,後續再由里長向市府申請協助,希望可以解決他們的困難。
11月28日這一天,就是張先生、黃先生搬家的日子。一大早,志工詹玟倩、陳美月等人就準備了湯圓、帶著象徵大吉大利的橘子,祝賀他們喬遷之喜。
「住在這裡真舒服,一夜睡得好,更好的是屋裡有廁所,不用像以前一樣,走一段路才有公廁,好方便!」滿足了自己當初對於住處的想像,張先生相當開心地和志工分享;而黃先生也覺得很滿意,終於不再憂煩:「有了住處安心了。這間不算大的平房,有兩個房間、一個客廳、廚房、衛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簡單的入厝活動後,張先生、黃先生暫時解除了露宿解頭的危機,帶著志工們的祝福,新的生活才正要開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碧霞 基隆報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