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全球共善學思會」宗教NGO的全球治理

2021-03-08   | 潘俞臻
2021年2月19日首場「全球共善學思會」以宗教NGO的治理為題,在靜思精舍舉辦,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丘昌泰教授(右二)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劉康慧副教授(右一)與會交流。(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新世代接觸媒體的方式跟以前很不一樣,如何把好的東西傳遞下去,需要創新突破。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在第一場「全球共善學思會」中表示:「未來是斜槓人生,發展要很多元,要像聯合國SDGs(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第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就是一個全球夥伴關係,才能因應未來全球趨勢的發展。」
 
當今全球病毒危機、溫室效應持續、貧富差距擴大、種族宗教衝突、知識經濟影響,世界問題跨越國界且愈趨複雜,無法僅靠單一國家或機構解決。慈濟基金會基於對全球問題的「共善」與「共責」,建立學術交流平臺「全球共善學思會」,希望廣泛結合跨國度、跨領域、跨機構夥伴,為全球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2021年2月19日首場「全球共善學思會」以宗教NGO的治理為題,在靜思精舍舉辦,慈濟從實際行動到核心理念的發表專題,闡述慈濟行動背後的用心及成果,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丘昌泰教授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劉康慧副教授座談提出回饋與建議。
 
「不管學界還有各界的意見領袖,透過這個平臺來談慈濟的話題還有公共的話題。有時候不只是談我們自己的議題,還有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表示,學思會的研討交流,將會一系列地舉辦,期盼擴大慈濟和外界的對話與交流。
 
慈濟志工胡光中分享,從1999年土耳其地震至今,慈濟對土耳其的關懷沒有間斷,守護貧病亦關懷土耳其境內的敍利亞難民。(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緣苦眾生 土耳其愛萌芽
 
「救援土耳其,臺灣在哪?」首位專題發表人是慈濟土耳其聯絡點負責人胡光中,他以1999年土耳其發生大地震後,投稿到聯合報的一篇報導作為開場,大大的標題,除了是呼籲臺灣發揮愛心,還隱忍著氣憤:「臺灣那麼有能力,為什麼沒有人來幫助土耳其?」
 
1999年8月17日凌晨,土耳其發生芮氏規模7.4的強震,六十萬人無家可歸,將近一萬六千人失去生命。
 
地震發生後第五天,還有人埋在瓦礫堆中,臺商胡光中義憤填膺在8月22日投稿給聯合報,但他卻不知道早在8月19日就已經有四位慈濟志工從科索沃在返回臺灣途中,轉往土耳其勘察災情。也正因為同樣心繫著苦難眾生,胡光中與慈濟一拍即合,結下不解之緣,二十多年來,這位穆斯林在土耳其為需要的人無私付出、深耕慈濟——慈:拔苦;濟:予樂。
 
因為內戰,土耳其湧入了很多敍利亞人,有醫生、有律師、有老師……可是全世界都稱他們為難民,而慈濟卻稱他們是「一家人」,援助他們的生活,成立滿納海學校,讓兒童有學校可以讀書。慈濟志工告訴他們「竹筒歲月」的故事,啟發他的愛心。這一群流落他鄉的敍利亞人雖然貧窮,但近年來,在他們得知臺灣地震、風災以及菲律賓風災時,也捐款助人……
 
胡光中分享,從落難的敘利亞人身上,他重新看見他們笑容,還看見他們從難民變志工。真實地感受到《無量義經》的這段經文:「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的意涵。
 
他也分享敘利亞兒童的心中「畫」,在難民兒童心中,慈濟是一把傘;是一本書;也是一艘船,他們畫在圖畫紙上,也銘記於心。  
 
慈濟志工潘明水分享,慈濟投入非洲二十八年來,深耕陪伴社區本土志工,重建他們內心價值,讓他能夠在地自立、找回自信與自尊,啟發他們傳播善的使命感。(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貧窮國度 慈悲道場天地間
 
身貧心富的故事一樣在苦難的非洲上演。慈濟南非分會前執行長潘明水帶來一張張本土志工在芒果樹下共修,在苦難家庭照顧貧病的照片,如今慈濟在非洲已援助九個國家。
 
慈濟投入非洲二十八年來,深耕陪伴社區本土志工,重建他們內心價值,讓他能夠在地自立、找回自信與自尊,啟發他們傳播善的使命感。他們跟志工走入貧困社區苦難家庭學習訪視,儘管必須走過泥濘,翻山越嶺,他們不退縮。
 
「我們去陪伴的鄰里們,他們都很訝異:『為什麼會有這群天使來照顧我們呢?』」潘明水回答他們:「因為上人教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看到人的苦,我們會不忍。」再艱難的路,志工一步步走下去。走下去的每一步,在每一個社區,他們還要凝聚更多的愛。
 
不只給愛的物資,志工還給他們蔬菜種子,教他們種菜,有了菜,他們就有能力自給,供應貧病孤兒。潘明水說:「現在他們照顧的孤兒已經超過一萬人,散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地方。」
 
慈濟志工的付出,身行都是傳法,帶動起一顆顆善種萌芽,願意靠著自己的力量來脫貧,來改變自己的人生。目前南非有三千五百位本土志工,其中還包括政府單位的員工,也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
 
2019年伊代風災摧毁了東非三國的許多房屋,志工為災民援建磚屋,不分男女大小,全部都歡喜投入,即使背著娃兒工作,搬磚、運沙……不錯過能奉獻一分力氣的機會。
 
大人們一手一手疊磚砌牆,稚小孩子也在旁邊蓋小房子。潘明水分享,小小孩也立志將來要造福他人,而他們就是未來的希望,翻轉非洲的希望。
 
熊士民副執行長說明,慈濟在謹守防疫規範下,調整發放方式,與地方政府、軍警合作,發放糧食及生活補助,疫情紓困已達三十八個國家地區,一百一十九萬戶次,五百萬人次,所有行動都是全球共善、共責,攜手完成。(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疫情鎖國 鎖不住愛心
 
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2020年疫情蔓延全球,慈濟啟動「大愛共伴造福行動」展開救援。在慈濟深耕當地的分享之後,由慈濟慈善基金會熊士民副執行長分享慈濟在全球Covid-19疫情中的防疫救助行動。
 
熊士民副執行長以防疫1.0、2.0、3.0三個階段來說明——防疫1.0防疫物資捐贈遍五大洲共八十九個國家地區;防疫2.0疫情經濟紓困、全球物資倉庫、捐贈測試劑;防疫3.0研發「淨斯本草飲」提升防護力。
 
當疫情迅速蔓延之際,全球防疫物資短缺,慈濟透過全球各地志工募集口罩及防護衣等物資送往需要的地方,靜思精舍師父及志工帶動車縫布口罩舒緩民間一罩難求的困境,在臺灣志工也投入協助支援口罩國家隊的生產。
 
每一項行動都因為防疫政策顯得困難重重。志工運用智慧與宗教融合、機構合作,突破一道道封鎖,把愛送給需要的人。
 
2020年臺灣一度同時高達五萬多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慈濟捐贈四萬三千多分安心祝福包給十三個縣市政府,具護理專業的慈濟志工應邀加入衛福部「疫情關懷中心」,打電話關懷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
 
疫情繼續延燒,嚴峻的防疫政策也帶來經濟衝擊,慈濟在謹守防疫規範下,調整發放方式,與地方政府、軍警合作,發放糧食及生活補助,疫情紓困已達三十八個國家地區,一百一十九萬戶次,五百萬人次,所有行動都是全球共善、共責,攜手完成。
 
慈濟大學在這波防疫援助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研發的快篩試劑已經生產十七萬五千支送到馬來西亞等四個國家。2020年歲末,花蓮慈濟醫院與靜思團隊研發「淨斯本草飲」,選出八種中草藥粹煉養生茶飲,可提升抵抗力,預計送至三十個國家地區。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透過雲端連線分享,慈濟志工謹守核心精神部署全球,在需要的時刻完成使命。(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志工精神 共善底蘊
 
上午的最後專題發表中,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以志工如何謹守核心精神部署全球,在需要的時刻完成使命。
 
黃思賢表示,志工的核心精神就是證嚴上人給的《慈濟志言》:「我們志工最重要的精神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作為信念,依據『為佛教、為眾生』作為志節,從事濟貧教富之志業。」
 
慈濟是一個佛教的團體,不管認不認識、更無論親疏,哪裡有苦難,就聞聲救苦。雖是佛教團體,但它所行的慈悲喜捨卻是跨宗教、沒有種族籓籬,比如伊斯蘭教胡光中在土耳其;潘明水師兄在南非推動慈濟志業。」黃思賢還說,他發願做上人馬前卒,「上人叫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去做事。」
 
每一個靜思弟子都是慈濟的種子,走到哪裡就把慈濟精神帶到當地傳承發揚,「慈濟不是國際公司,不是你想派誰去哪個國家就派誰去。」黃思賢分享,慈濟的全球部署靠得是「隨順因緣」和「創造因緣」。
 
多年來,慈濟和海外的國家結緣,都是因為緣「苦」眾生,而且一方有難,十方馳援;海外靜思弟子秉持師志在當地施愛濟貧,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上人的悲心弘願弟子放心中,步步落實,更啟發人人善念,播下種子,有朝一日萌發菩提新芽,就這樣輾轉復生,一顆種子、一顆種子完成全球布局,核心的精神就是佛心師志。
 
「希望臺灣的大愛繼續在全球發光發亮。」黃思賢說,上人教導弟子,有福的人要走到苦難的地方去。上人從未出國,但上人的理念和精神卻影響許多國家地區,改變他們的社會,黃思賢以印尼為例,從排華的衝突如何化解,到現在印尼的慈濟醫院即將啟業,分享華人企業家如何受到上人的感召在印尼付出來說明,也期許這樣的大愛能源遠流長。
 
丘昌泰教授表示,要讓慈濟年輕化可以從教育著手培養年輕後進,他提出三個角度,一是哲學思維的辨證,例如上人宣講的《法華經》;再者是信念與實踐的層次,三是,可以設立慈善公益學院鼓勵年輕人研究慈濟。(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論述慈濟 擴大效應 
 
四段精彩的專題發表,讓丘昌泰教授在座談中,提到自己從印順導師的著作中認識人間佛教,又從大愛電視中得知印順導師是證嚴上人的師父。他說:「今天的專題發表,就是人間佛教的見證。」
 
曾經上過丘昌泰教授「非營利組織治理」的劉康慧副教授,更是對上午的專題發表羅列重點,分享精彩之處,也提出諸多期待。
 
劉康慧教授表示,自己在美國修學位時候曾經做過關於慈濟的小論文,「慈濟在美國是跟著教堂去做,因為教堂的人才知道哪裡有人需要被幫助。」劉教授說,為了行善,慈濟志工甚至不談自己的團體,為的就是能付出那分愛。
 
今日聆聽分享,劉康慧教授也感受到感人的故事背後,都有一分大悲願,而且蘊藏著智慧,很值得發揚光大,互相學習。這背後的智慧,康教授期望能結合學術界,用文字傳承下來。
 
她還看見很重要的一點——陪伴,讓人發自內心想改變,幫助受助者自立,甚至也去幫助別人。
 
林林總總,劉康慧教授除了肯定,也看見可以「共好」的機會,她說明,像是在非洲,農場的開拓讓這分愛能靠居民自己的力量永續經營,但是土壤、水質都會有需要克服的困難,這些都是可以和產官學合作,達到更好的成果。
 
對於兩位學者的建議,靜思精舍德宸師父和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很期待能透過慈濟的論述及交流,突破同溫層,讓更多人看見慈濟,了解慈濟,擴大愛的效應。
 
顏博文執行長開宗明義提出一生無量、二大使命、三大願景、四大志業、五大關注、及六大友善,說明未來的慈濟希望能夠成為世界NGO組織的典範。(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謙虛自持 接軌時代
 
全球共善學思會繼上午以慈善行動的分享見證慈濟精神及理念之後,下午的專題發表則分享願景及治理模式,從行政面探究慈濟價值。另外,劉康慧教授也從公共行政領域之慈濟相關研究來論證慈濟的影響力。
 
顏博文執行長開宗明義提出一生無量;二大使命——為佛教、為眾生;三大願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五大關注——會員、職志、照顧戶、社會、政府,及六大友善——友善希望、友善社區、友善生命、友善地球、友善環境、友善國際,說明未來的慈濟希望能夠成為世界NGO組織的典範。
 
他表示,不管是企業、宗教或是組織都存在永續的問題,有法脈依循、有管理制度比較能達成永續的目標,而能否持續發揮社會正向的影響力,是NGO、NPO組織永續發展的關鍵。
 
而時代在變,如果組織沒有因應之道,就很難持續發揮其影響力。「在大自然界能夠生存的物種,不是最強壯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而是能夠適應改變的物種可以生存。」顏執行長引用達爾文的名言,分享組織的永續生存也必須適應時代的變遷。
 
當今社會高齡化、少子化,慈濟永續發展首當其衝,必須面對的是傳承和接引:另外,對於公益組織的興起、法規趨嚴、國際舞臺的侷限、政治衝突的應變、科技資訊,以及媒體的亂象等無可避免的衝擊,能否具備應變的能力,都是永續發展的考驗。
 
「我『瞎子摸象』看慈濟……」顏執行長誠實檢討現階段慈濟內部有待突破的困境——對於誤解不善對外說明、非慈濟人無法了解慈濟語彙儀軌而產生的距離感等;也給自己定出的治理原則——與外界連結互動,避免被大眾誤解而傷及慈濟形象、謙虛自沖、不住名相權力成就,提攜後進做到典範傳承。
 
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闡述圓形組織將信念、愛和制度三個要素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理想的組織。它因為有愛和情感關係,個人不只是角色、功能和工具,而是一個具有凝聚力和高度休戚與共的社群。(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以愛為管理 以戒為制度
 
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以圓形組織理論,闡述上人立體琉璃同心圓、四法四門四合一、倡議平等愛的原則與信念。
 
「跟金字塔不一樣,圓形是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何副執行長表示,圓形組織的結構強調基於信念和價值的平等,而不是能力與階層的平等,亦即人人平等地在第一線協力服務。
 
一旦有災難發生,當地慈濟分支據點的志工就會動員起來投入救災,附近或遠處的志工也會在必要時支援,在圓形的實體上,每個單位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從而使其他團隊能夠支持,這意味著每個團隊都在平等與協力的運作。圓形組織的結構有信念、平等、協力、原則、賦能、共責六項支柱。
 
而圓形組織的平等是在有共同的價值和原則的基礎下實現,雖然每個人都在第一線付出,但必須協作和分工,高度依賴資訊的透明度與人人共同遵守的原則,達成有效的合作。
 
圓形結構的責任在所有成員身上,而非單一個人或單位。上人教導志工在救災工作中要承擔共同的責任,所以每個人都在需要的時候自發地、無縫地付出,救人、助人是使命、也是本分事。
 
圓形組織將信念、愛和制度三個要素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理想的組織。它因為有愛和情感關係,個人不只是角色、功能和工具,而是一個具有凝聚力和高度休戚與共的社群,人人都應遵守規則和制度。也就是上人所說:「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
 
劉康慧教授從國外數據庫找到的與慈濟相關的文章有一百四十篇,其中和學校及醫療相關就佔了一百多篇,社會科學領域只有三十四篇。分析外界如何看慈濟。(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數據開放 應用無限
 
最後一場的專題發表,由劉康慧教授從國外數據庫收錄關於慈濟的研究來分析外界如何看慈濟,又說了慈濟什麼。她找到的與慈濟相關的文章有一百四十篇,其中和學校及醫療相關就佔了一百多篇,社會科學領域只有三十四篇。
 
從這些學術論文中,劉康慧教授看見研究慈濟的人有三個類型,一是對慈濟很熟悉,可以寫很深入的慈濟故事;二是把慈濟個案當作案例來描述,並和他自己的理論作結合;第三,外界和慈濟相關或相映的理論。
 
劉康慧教授提出,透過這樣的分析,可以了解誰是已經認識慈濟的人,和未來要建構關係的朋友,他們會如何來了解慈濟、來說慈濟的故事,進而來看什麼領域的人是對慈濟有興趣,會想來認識慈濟,我們就可以找出有效溝通的管道,將慈濟擴展出去。
 
劉康慧教授也發現每年對慈濟研究的論文發表篇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她也就學校、申請研究經費和作者三方面分析,發現就學校而言,出處集中在慈濟大學,著重在慈濟故事和醫療相關。研究經費來源,有歐盟、加拿大、日本,反而臺灣比較少,但是能拿到國外機構的研究經費代表這些這文發表者也是頂尖的研究者,可以作為未來設定學思會交流對象的參考。而作者的研究面向也決定了慈濟在什麼領域被發揚光大。
 
看到這些發表,可以作為未來我們在建構學術平臺的時候要怎麼來說故事的參考,例如,有哪些己經是朋友,對慈濟很關注。最後她以研究數據開放分享的實例,中肯地建議慈濟豐富的數據和史料也可以開放出來,讓學者使用進行相關研究,發揮正向的影響力。她說:「當你開始分享與開放的時候,創造出來的發表是無可限量的。」
 
座談中,何副執行長指出慈濟是信念型、信仰型的宗教NGO組織,在永續的思維下,必須能回應社會的需要。(攝影者:許露文,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1/02/19)

賦能教育 創造永續
 
下午的座談交流,丘昌泰教授及劉康慧副教授都對慈濟的開放與未來接軌上提出建議。
 
丘昌泰教授表示,要讓慈濟年輕化可以從教育著手培養年輕後進,他提出三個角度,一是哲學思維的辨證,例如上人宣講的《法華經》;再者是信念與實踐的層次,三是可以設立慈善公益學院鼓勵年輕人研究慈濟。
 
丘教授說,現在的社會只要談到市場,說到經濟,總是偏向自利。他表述推廣公益經濟學、善經濟學非常重要,有助於把善的力量、正面的力量啟發出來。丘教授舉弘道老人基金會對外開放學術研究的例子,說明走出同溫層,開放是唯一的出路。
 
劉康慧教授也回饋,「下午的專題發表就像上了堂『公共行政全球治理』的課。」並請教顏博文執行長未來將科技融入救災和遠距服務是趨勢,慈濟如何因應。
 
「對於科技我深受其利,也深受其害。」科技業出身的顏執行長非常明白科技發展的過程和有否正確用對方向而產生的利弊,也認同科技化是慈濟將來必須面對的課題。他希望善用科技、善用平臺、善用別人的智慧,把取得的資源發揮到最大的。
 
未來,顏執行長期待能將傳統做慈濟的方式升級,推展到電子化,讓資訊更透明,減少誤解,提升效能,更重要的是接引年輕人,加速和科技接軌。對此,丘教授也呼應未來線上公益是很重要的發展。
 
科技有利於將慈濟倡議的價值突破邊界向外開放,劉教授贊許:「慈濟的價值實踐在志工的行動中,從分享中,可以看見組織做到了共治、多元和參與,甚至被幫助的人也成為志工。」她認為慈濟圓形組織與國際上非營利組織治理上所討論的民主化理念不謀而合,但也提出民主化在組織內部可能產生衝突,向何日生副執行長請益如何來避免。
 
「真理不是用多數來決定。」何副執行長回饋,在民主化之下,科技發明讓訊息的傳遞迅速又透明,邊界被打破,權威也被打破。何副執行長指出慈濟是信念型、信仰型的宗教NGO組織,在永續的思維下,必須能回應社會的需要。
 
佛教是慈悲等觀,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平等的過程是信念跟價值的平等,能力不可能平等,職位也不可能平等,民主化是一個概念,還是必須保有合理的權威,價值的權威,在普世性和平等性當中去找到融通點。」何副執行長強調,更少的控制,更多的賦能,增加其能力、信念和專業,平等才不會被綁架。

何日生副執行長說:「要做到劉教授所講的,既能夠平等又不會產生多數的紊亂,多數的謬誤,只有教育。」他認為賦能佷重要,可以培養信念和能力,指出未來慈濟要永續的發展,不管對志工或職工的賦能教育,乃至於對所有成員「法」的教育都很重要,越能相信信念和原則,越能在各地自己啟動,自己守規矩完成使命。何副執行長認為,相應這樣的民主化以及平等觀,委員會的治理模式是必須的。

最後,何副執行期待未來慈濟能有更多的賦能,更多的創新,更少的教條,以期能因應程度不同,做不同程度的參與,開放讓世界走進慈濟,也讓慈濟走進世界。

(文:慈濟基金會文史處潘俞臻 花蓮報導 2021/02/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