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工樂復健-擺脫病魔抑鬱
2022-04-11 | 何淑麗「原本我是滿世界跑做業務,但中風後受到公司資遣,過去的業績都像泡沫一樣失去意義。後來終於轉念想通,不如拿著資遣費投入慈善吧!於是因緣之下走入慈濟。」穿著一襲藍天白雲制服的曾立文,讓人很難想像他過去飽受病痛囚困的模樣。
把握時光 分享善念開闊自己
「我真的是從棺材爬出來做慈濟的」曾立文打趣地說,過往聽聞慈濟的志工分享慈濟志業,只感覺佩服與有些不可思議,直到中風後體會世間炎涼,才驚覺有些事不做就真的沒機會做了。「以前聽上人說來不及,等自己體驗了才真的意識到,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
因病退休前,曾立文身強體壯,東奔西跑不成問題,但如今受到疾病影響,許多事都無法親力親為,也深刻感受到「能做就是福」的真義,而更加感佩證嚴上人至今未曾改變,每日勤苦生活的毅力,「我們都追著時間賽跑,再不精進自己都跟不上了,所以我要出來多與大家分享,也讓自己收獲更多智慧。」
現在曾立文是汐止慈濟輔具平臺的主責志工,嘉義近期設立輔具站點,加入全臺輔具回收利用的行列,為了幫助嘉義的志工熟悉輔具平臺的運作,曾立文也回到老家嘉義分享自己的收獲,「今天再度回到成長的故鄉嘉義,看到大家都很積極,號召這麽多人參與,相信輔具平臺一定也能在嘉義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現在有維修資源管道,也更懂得如何維修,所以大家不要擔心,以後都會詳細開課教導大家。」曾立文爽朗的分享過去摸索輔具維修受到的挫折,「由於不懂得尋找輔具需要的材料,碰壁許多次。也曾有申請輔具的人家誤將製氧機以除溼機的方式使用,造成製氧機損壞,讓他兩年內花費四十萬元維修。」如今找出能夠妥善運用的管道,歡喜表示,當然要跟志工們分享心得。
苦練復健,陪伴家人
然而曾立文的家人們卻難免擔心,怕他在生病後如此出錢又出力投入志工,生活會不會讓他操勞過頭,曾立文說:「我媽媽八十多歲了,她有次跟我說:『我沒有走前,你不能先走。』」曾立文想起母親的擔憂,語帶哽咽,「行孝不能等,所以自己會抽出時間多陪伴老母親,讓她不要憂慮。」
因為中風後咬合無法完全恢復,曾立文在談話中不時拿起手帕擦乾口水,「現在都隨身帶著幾條手帕。」儘管如此卻不影響他兩個小時的分享課程,他還樂觀地聊到他的口腔復健過程:「醫生一直告訴我,一星期才做一次語言復健是無效的;要能夠正常講話,就要走出家門多去買東西、找人說話。」他也曾疑惑自己含糊的聲音怎麼能讓對方聽懂,是醫師鼓勵他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一次聽不懂就再講一遍,不斷重複,講話自然就流利了。」
「現在我時時講慈濟、做志工,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復健得更好。」曾立文說自己過去講話飛速,現在希望能夠藉由不斷的課程分享,讓自己恢復如初,「不斷地分享也讓我臉部復健,咬字能夠越來越清晰流暢,讓我滔滔不絕;也利用做志工每天走路,持續復健鍛鍊腿力,人都是要活就要動!」
甩開壯年中風的哀傷悲憤,雖然還是必須依賴助行器,曾立文仍然貢獻出超越青年的力量。讓人看不到病魔的束縛,只見到樂觀自由的心靈開拓出人生的康莊大道,不僅為他人付出,也豐富自己的生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淑麗 嘉義報導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