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慈中醫師分享染疫經驗 掌握重點恢復健康

2022-07-21   | 陳彥儒
 
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醫師,分享透過中醫穴位的理療,緩解新冠症狀,促進身體恢復。(拍攝者:馬順德)
臺灣新冠疫情發展雖然趨穩,但確診人數仍維持在每日幾萬人,「與病毒共存」是每個人未來的課題。
 
「有備無患,不擔心!」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醫師提供與太太前後感染新冠肺炎的隔離抗疫經驗,強調可以按「染疫前、中、後」不同時期的觀點,幫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即使感染也能很快康復,降低病毒傷害。
 
依個人體質 對症用藥
 
鄭宜哲醫師是端午連假前一天自覺身體不舒服,但當時快篩仍陰性,直到隔日發燒才快篩出現陽性,兩天後太太跟著確診,所幸兩個孩子已提早回奶奶家過節。他表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確診後的表現也不盡相同,還好預先儲備咳嗽,喉嚨痛,以及清熱肺熱的中藥得以派上用場。
 
確診後初期以清冠一號對抗病毒,第一天發燒,第二天流鼻水,第三天只剩喉嚨癢及輕微咳嗽,症狀變化很快,在第三天後即無特別不適,第五天進行快篩已轉為陰性。
 
「體質根基不同,感冒症狀有差異,感染新冠肺炎也是如此。」鄭醫師觀察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症狀,自己偏向流鼻涕,太太則是喉嚨痛。他以醫師知識為基礎,服用清冠一號後,也根據病徵服用針對症狀加強的藥物,並提高休息品質。
 
他提醒,病人避免藥效交互作用影響,如果同時使用西藥者,中西藥使用要間隔至少半小時以上。中藥成方——清冠一號,原本是針對新冠重症病人開發的有效處方,臨床觀察可以減少進入重症的機會,也可以加快陽轉陰的速度,但此方設計藥性偏於寒冷,寒虛體質的人服用容易有拉肚子的副作用。他建議居家隔離時若以清冠一號治療,可諮詢中醫師,透過調整服用次數與劑量以搭配體質及症狀。
 
若出現咽癢咳嗽症狀時,鄭宜哲醫師提供穴位刺激緩解的簡單方式——可以在「天突、雲門、中府」等穴道用精油按摩、或用藥膏、貼布敷貼穴位也可;另外可使用湯匙沿著「手太陰肺經」循行部位,從肩膀、手臂、大拇指進行刮痧,可以清瀉肺熱、緩解呼吸道不適。
 
飲食作息則依養病時「清淡少油」觀念,降低身體負擔並充分休息。尤其新冠肺炎偏燥熱特性,因此烤、炸、辣等刺激飲食不利發炎組織修復。這段時間也不要吃補性相關食品,例如麻油,當歸,荔枝,薑等,容易火上加油,增添不適。

 
掌握染疫前中後重點,按步驟恢復健康。(製圖:陳彥儒)


中醫調理 對治後遺症
 
七日解隔離後,很多人還殘餘有咳嗽,咽喉不適或是失眠等症狀,建議尋找中醫師依照體質及症狀辯證論治,給予個人化的中藥處方治療,才能盡速完全恢復。染疫後普遍有疲倦現象,鄭宜哲分析是身體抗病期間耗用身體營養,甚至活動量降低而有消耗肌肉降低體力的情形。
 
除中藥調理、補充流失營養外,也需要進一步搭配心肺有氧運動及抗阻力負重運動以改善循環及強健身體。他指出,若發生記憶與注意力下降的「腦霧」症狀,中醫會以活血化瘀,疏經活絡相關的中藥治療,另外可搭配八段錦中「雙手托天理三焦」運動,藉由上提陽氣,調理三焦水分代謝,改善體循環,幫助緩解腦霧。
 
新冠病毒除了影響肺部,也會影響心血管系統。發炎症狀消退後,要持續注意身體反應,若確診後三個月內,持續兩個月以上發生不是其他病因造成的症狀,就會診斷為長新冠。鄭醫師表示,染疫一個月後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倦怠感也隨著增加運動頻率及強度後完全消除。
 
總之,確診時趕緊用藥壓制病毒,緩解症狀、提高休息品質;轉陰後透過中醫辨證論治,加強藥物調理,有效對治新冠後遺症。充分、迅速做好染疫前、中、後的處理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染疫的危害程度。
 
(文:陳彥儒 臺中報導 2022/07/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