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業周年展 教你省錢撇步

2012-04-18   | 楊欣樺 張美齡
慈濟四十六周年慶,台中分會4月14日清晨五點五十分,中區慈濟人與社區民眾共一百五十位齊聚,延著分會側門彩虹屋旁,虔誠恭敬朝山。(攝影者:林聖翔 地點:慈濟臺中分會 日期:2012/04/14)
「臺灣生活太方便了!」看過緬甸農民存米助人的事蹟,民眾不由得發出喟歎,生出效法之心。慈濟志工在慈濟臺中分會規劃「四十六周年志業靜態展」,展期為期一個月,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整,誠摯歡迎民眾踴躍前來參觀,一起打開眼界、擁抱世界。

懺悔過往 期待穿慈濟旗袍

4月14日清晨五點五十分,一百五十人延著分會外圍朝山,大眾以恭敬虔誠的心,稱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步一跪拜,大家同聲祈求證嚴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天下無災難。

志工早會聆聽上人開示後,南屯區的福田志工黃孝文懺悔過往分享說︰「以前我是一個非常愛錢的人,可以說是一個錢打四十八個結;錢就是我的生命,抽煙、喝酒樣樣來。」

黃孝文走入慈濟改往修來,入經藏學會懺悔,不再追求名牌、享受物質、貪口慾;吃素、把握機會行善,生活變得輕安自在。(攝影者:林聖翔 地點:慈濟臺中分會 日期:2012/04/14)
黃孝文懺悔自己以前到餐廳吃飯,都是吃現撈的海產,還會指定要最大隻的;吃牛排則要求鮮嫩,特地要求不要太熟;到野外踏青時,看到蝸牛昆蟲,只要看不順眼,就毫不猶豫一腳踩死牠,絲毫不會有任何的罪惡感。「去年入經藏讀到〈夢歷六道〉的偈文後,才真正覺悟要吃素食,不再吃葷食濫殺無辜。」

開始接觸慈濟後,黃孝文幾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她辭掉工作,不再貪求金錢、愛用名牌,也謹守口業,慎防犯戒。她說:「現在,從週一到週日,我的行程排滿滿,每天都期待來做志工;縱然做志工沒有薪水,常做得汗流浹背,回家後仍是法喜滿滿。而今,我最期待的就是要當上人的弟子,穿慈濟的旗袍。」

起善念到慈濟 參展發願要省水

同一天,也是為期一個月的「志業靜態展」開展日,展區分別臺中分會二樓、三樓、603講堂共七個主題區。

在臺中分會一樓設有來賓接待區,檀書房前為人間菩薩招生區;二樓東側主題是國內外慈善,後方為醫療人文,西側則有善撲滿——日日善力行;三樓東側主題是電撲滿——節電拔插頭、修補續物命,西側有水撲滿——節約用水量、二次水回收,正後方為米撲滿——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603講堂主題為談古說今——《水懺》回響人物見證。

來自彰化的李秀琴與劉美均母女特地來到臺中分會捐款,並參觀志業靜態展。看見志工們利用廢棄雨傘布,經過巧思製作斗笠、整髮披風;也用不再穿著的牛仔褲,縫製為背包,還利用其原有口袋改製成小布包、鑰匙套……李秀琴對手工藝創新做法,特別感興趣,她說:「要丟掉的東西,先想一下,可以用來做甚麼?既能省錢又愛惜物命,真好!」

4月14日志業展開展日,慈濟志工蔡雪櫻在三樓導覽,向大眾講解環保、省電的方法。(攝影者:林聖翔 地點:慈濟臺中分會 日期:2012/04/14)
省水環保作為展,讓李秀琴感慨的說:「平常沒有習慣將洗手水,留下來澆花、擦地板,因為臺灣生活太方便了!所以沒有注意到生活中的細節。」參觀展覽後,她發願要力行節約用水。

女兒劉美均目前一個人居住中市大里區,一向外食的她,看到緬甸農民效法「竹筒歲月」的精神,創造出天天存米助人的「米撲滿」,讓她特別感動;她說:「一定要節約飲食,可以少不要多;也要節約購物,將省下的錢每月捐給慈濟幫助人。」

大學時期即是慈青的張雅琪,偕同先生參加志業展;她高興地說:「看完相關展示,心能安住,因為生活不再是難事!」他們已能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還要進一步落實「米撲滿」。

張雅琪感動地說:「看過展覽,更瞭解上人慈示的:『日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及『粒米成籮』的觀念。」離去前,夫妻倆各自帶回撲滿,發願將省下的電費、水費及飲食費用,分別投入撲滿中,與慈濟志工相約在浴佛時送回。【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欣樺、張美齡 臺中市報導 2012/04/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