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 父母也要跟上流行

2012-06-14   | 凌涵沛
青少年往往在面對挫折、失敗時,缺乏成熟的心智及經驗處理,而會感覺沮喪、悲觀,甚至會退縮或自我毁滅,此時身邊最需要父母、師長及朋友的陪伴。若能在智能、人格及情緒上得到正確的引導及發展,他們便能健康的成長,真正成為社會未來的主人翁。

6月9日是慈濟北區第三聯區訪視研習課程,討論的議題-青少年關懷實務。青少年問題正如今早的雜草般,瞬間長大、快速蔓延,是訪視志工們心中的雜草,如何拔除也是大家急待了解的課題,亦是志工們應付出更多愛心與關懷的區塊。

青澀的年華需要陪伴

由慈青到委員,在慈濟中成長的黃愷宜老師,十五年來接觸與輔導的青少年個案,讓她感慨地說:「天下最困難的工作是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孩子問題層出不窮,無一定模式,隨時要接變化球,而家庭因素則是影響青少年行為偏差的關鍵所在。

過去,青少年的界定在十二歲到十八歲,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由於電子傳媒的發達,使他們更容易接觸外界的資訊,就算足不出戶也可以在網路上找資訊、玩遊戲;若在現實世界得不到滿足感的青少年,就是在這種虛擬世界裡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對他們的影響頗深。導致現今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較以前早熟,年齡有向下調降及向上縮短的趨勢。

年輕的黃凱宜老師以她十五年帶動青少年的經驗分享,並進行臺上及臺下的雙向交流,整個佛堂頓時熱鬧又温馨。(攝影者:黃莉美,地點:慈濟關渡園區,日期:2012/06/09)
黃愷宜強調,父母得跟上時代的潮流,要懂得現在流行的東西,試著了解孩子想什麼?需要什麼?才能拉近與孩子距離。

有愛不孤單

「不相信現在的媽媽會愛我們,爸走了,我真不知怎麼辦?」這位十六歲的孩子,是慈濟志工陳木蘭二年多來負責的個案。因生母早逝,父親由雲林至臺北謀生。這個孩子與弟妹三人前年才轉學上來與毫無血緣關係的父親同居人生活在一起。正值青少年期的孩子們與這位媽媽不時發生衝突,尤其是妹妹表現更激烈。

當父親肝癌往生,這個孩子更不知所措,覺得他們是没人愛的孤兒了。陳木蘭一直在旁陪伴孩子及他的家人,以愛心及耐心多方開導,並鼓勵他們參加掃街、環保等志工活動,這位「媽媽」也很努力扮演媽媽的角色。

今年(2012年)母親節,兄妹三人送上一張寫下滿滿感恩的賀卡,勇敢地將他們對這位母親的愛表達出來。孩子也因心中的結打開了,終於再度擁有温暖幸福的家。

心芽 新芽長大了

已開辦一年多的天母新芽計畫課輔班,是結合了退休教師、社區大學生及志工們一起關懷弱勢家庭的孩子。志工楊棠銘很開心地說:「一次次的帶動,讓他們走入慈濟活動中,也走出了陰霾。」

臺上老師每句話都是志工們的金玉良言,大家振筆疾書,專注的精神令人感佩。(攝影者:黃莉美,地點:慈濟關渡園區,日期:2012/06/09)
新芽課輔班除了學校的課業外,並將慈濟的人文帶入。新芽們剛開始很退縮,缺乏孩子應有的天真及活潑,但半年後反應不同,臉上的表情也不一樣。

楊棠銘說:「他們在這裡功課不但進步,有的還領新芽奬學金,在人格成長上也明顯進步許多。」孩子們學會將心中的愛表達出來,也會將愛心散播出去。

志工張湘瑛分享一則以個案輔導個案的實例。

去年夏天,一個下著雨的星期六午後,張湘瑛在去天母共修處上新芽課途中,見到中山北路與忠誠路交义口,有位先生冒雨穿梭在車陣中叫賣玉蘭花。

她當下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到了課堂即請學員小富寫一張紙條:「今天下著雨,我們生活雖很苦,但也要將身體照顧好,請穿上雨衣。」即帶著學員先去買了件雨衣再走到分隔島,放在那位先生的籃中(正好他走開)。兩人就在對街等著,當看到那位先生笑著將雨衣穿上時,小富頓時感受到舉手之勞助人的那份快樂,他也很開心地回到課堂上向其他學員分享這分感覺。

緊湊又充實的課程令每位志工擴大了青少年這方面的知識領域,相信在爾後處理訪視個案時更能得心應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凌涵沛 臺北關渡報導2012/06/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