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學烏龜 自保不能成事

2012-07-24   | 莊淑惠
陳淑玲從烏龜保護自己得動作中,學會了在人我間進退的智慧。(攝影者:林輝煌 地點:高雄市鼓山區 日期:2012/07/04)
位在高雄鼓山一家的美髮店內,吹風機呼呼的響聲中,夾雜著陳淑玲高亢的聲音,她年輕的臉龐掛著微笑,一邊說話一邊幫客人撥弄頭髮,前方偌大的鏡子裡,女客人頻頻點頭,然後接著說:「捐骨髓?那不能亂捐,會傷身體的!」陳淑玲笑著回答:「不會啦,慈濟不會為救一人,而傷害一個健康的人。」淑玲耐心地向客人解說。

造型完成了,客人滿意地看著鏡裡的自己,笑笑對陳淑玲說:「好啦!我去捐。」淑玲如獲至寶,開心地對客人說:「感恩啦,請多邀幾位來參加哦。」

陳淑玲和先生經營的美髮店,雖然面積僅幾坪大,但多年來夫妻倆用心經營,客人每天預約不斷;儘管生活忙碌,淑玲還是利用工作前後或假日,參加慈濟的活動。

從小立願修行 卻隨時間淡忘

2012年受證慈濟委員的陳淑玲,去年(2011年)培訓期間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今年2月,高雄鼓山聯絡處舉辦《水懺》讀書會,她繼續承擔種子老師。「去年因為培訓以及《水懺》入經藏的關係,我一直在改變自己……」

小時候,淑玲的父親經常講述佛陀、觀世音菩薩、媽祖等聖賢神明怎麼去救人的故事,在她小小的心田裡,種下了「救人」最好的善因緣。有一回,她和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菜,市場邊躺著一個大頭症小孩在行乞,淑玲當下起了憐憫心,暗自發願要修行,她認為只有修行,人生才能脫離苦海。

淑玲告訴媽媽:「我長大要走修行的路,我要吃素。」媽媽回答她:「不行,小孩子吃什麼素?那會不營養。」最後媽媽只答應她吃初一、十五齋,淑玲也開始讀佛經自習。但等她長大出社會,在美髮公司當設計師,下了班同事經常約她一起去唱歌、玩樂,漸漸地,她也忘了曾經立願修行……

人際困境 初發心再起

歡樂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一天,客人突然告訴陳淑玲:「有同事說不喜歡跟你同一間,因為客人會被你搶走。」她第一次感受到同事間因競爭而產生的排擠,淑玲沒有試圖化解,心裡卻淨想著:「為什麼你們不自我要求,卻害怕別人的技術比你們更好,而在背後做一些不好的行為?!」

陳淑玲響應「用八分」,她說:「出門儘量騎腳踏車,省下油撲滿,有時候出門和人共乘,也將省下的油錢存入撲滿。」(攝影者:黃玉霞 地點:高雄市鼓山區 日期:2012/07/11)
當時的她每天要面對這樣的人事紛擾,無形的壓力漸漸增長,淑玲內心極端痛苦;面對人際的窘境,她告訴自己:「別人既然無法容忍我,我為什麼要對人好?」因此和同事結下諸多惡緣。

困惑中,淑玲回想起小時候,曾經看到媽媽對別人忍氣吞聲,她曾好奇地問媽媽為何不反駁?媽媽回答:「做人要像烏龜。」這樣的答案在淑玲心中留下很深的問號,如今自己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卻仍想不透媽媽話語中的意思。她只覺得人生的確很苦!於是再次喚醒她發願修行的記憶。

陳淑玲結婚後,和先生在鼓山經營美髮生意。她時常看大愛電視臺,因為都是播放社會光明面和善知識,她覺得那正是她需要的,於是主動加入大愛之友,也鼓勵客人一起護持。

有一天,淑玲觀賞大愛台,聽到了證嚴上人讚歎環保志工心思單純、勇於承擔的開示:「如果心思複雜,遇到挫折或困境時就退縮不前,就像烏龜一樣把自己的頭、足縮到龜殼裡,保護六根不與外境接觸,即無以成事。」

霎時,陳淑玲恍然大悟,心中的問號因此而解!從那時起,她更積極地和客人分享大愛臺,並時常講述慈濟救人的故事;她也在慈濟志工侯陳玉蘭的鼓勵下,開始參加見習培訓。

懺悔諸惡 善解惡緣天地寬

2011年,陳淑玲參加慈濟舉辦的「法譬如水」經藏演譯,當第一次彩排,唱誦《開經偈》的時候,她的眼淚如流水般湧出,那時,過往的種種如影片般一一浮現:她想到自己一再受到環境影響,產生退轉心;以前和同事間的怨恨糾葛,總覺得別人對不起她;也曾經讓一條活生生的魚被殺……這些都是苦的緣由啊!

陳淑玲耐心地一次再一次,幫學員示範手勢,她泛著微笑對學員說:「沒關係,慢慢來,這樣就對了。」(攝影者:黃玉霞 地點:高雄市鼓山區 日期:2012/04/04)
現在的淑玲對自己擁有的,懂得知足、感恩,她發現人與人之間,只要善解與包容,心裡就不覺得苦;她很感恩過去的助緣,讓她走進慈濟,實現她修行的願望。

這晚讀書會,陳淑玲上臺示範手語〈人心不平難安〉她開心地逐字逐句分解示範,並下台耐心地一再幫學員調整手勢,她面露著微笑,對學員說:「沒關係,慢慢來,這樣就對了。」

此時燈光照在她紅潤的臉上,發出溫暖、燦爛的光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淑惠 高雄市報導 2012/07/2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