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年挫折 不再哭哭哭

2012-07-26   | 蔡玉玲
麗秋在每次勤務中,都能勇於承擔更樂於配合。陽光灑落在三樓寮房裡,麗秋耐心地擦拭著地板,她告訴自己,要用心在每個當下。(攝影者:林文棟,地點:三重志業園區寮房,日期:2012/07/21)
「我不要像之前一樣憂鬱症,整天在家裡就哭、哭、哭,我要走出來,我就是自己去找工作來做,只要有活動就來幫忙,沒有活動就自己去做環保。」在暑期營隊中,承接生活組勤務的社區志工陳麗秋,從2005年開始,只要有香積的勤務,就把握機會來付出。她說:「選對的路,就是往前走就對了。」

清晨天濛濛亮,社區志工陳麗秋騎著腳踏車,迎著晨曦,直行在前往三重志業園區的路上。幾近三十分鐘的路程,她賣力地踩著車輪,儘管背上的汗水淋漓,浸溼了灰色上衣,她仍然奮力向前行。

在熱帶性低氣壓籠罩下,北部連續多日來的高溫,讓人酷熱難耐,動輒揮汗如雨。三重園區第二梯次暑期兒童成長營,今天(7月21日)是開營的第二天,早晨五點二十分,即抵達園區齋堂的麗秋,承接營隊的生活組勤務。

無常現前 罹憂鬱

回憶起2004年,那一年公公無常往生;陳麗秋又在睡夢中,驚覺耳朵發生異樣,竟然流出鮮血,經過醫生檢驗後,證實右耳長珍珠瘤,必須開刀切除。
這幾年她剛好在家帶弟弟(小孩),讓她的時間更有彈性,能利用周「修」二日,去勤耕福田。(攝影者:廖世淙,地點:三重區介壽街家中,日期:2012/07/18)


「該怎麼辦才好?我現在的模樣,怎麼工作?家中的經濟重擔怎麼辦呢?」看著鏡中的自己,歪了一邊的臉;合不攏的嘴,心中一連串的擔憂。面對手術後,突如其來的後遺症--顏面神經受損,留給她一個不協調的臉,她擔心的不是容貌美醜;而是她將失去工作,少了那份收入,如何分擔家計,那孩子怎麼辦?

擔任品管職務已多年的她,甚得老闆賞識,但因術後的顏面神經失調,屢次求診於中西醫的療治,卻不見成效。在復健期間,又飽受職場上的議論紛紛;剛上國中的兒子,又正值叛逆期。在面對家庭、工作上種種的不如意,負面的思緒不斷縈繞心頭,壓著她喘不過氣,每天以淚洗面,她開始選擇逃避。

勤耕福田 寬心境

逃避一切,回到娘家休養的日子裡,資深志工鄭雪昭,在得知她的狀況後,開始鼓勵她參與社區志工課程,接引她出來做香積。「從2005年開始,只要有香積的,我都會去做,一路做到現在。」炙熱的天氣,讓忙於端送早齋食材的她,早已汗流浹背,汗水不斷滑落臉龐。

出生在1960年代的陳麗秋,因為家境的窘困,她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須幫忙家計,也養成她「賺錢真的很重要」的觀念;直到這些年接觸慈濟後,她開始慢慢放下「掙錢」的心態。參與經藏演繹後,她更深刻體悟因果業報,她告訴自己,或許過去生的罪業,現在她要做來「補」,她要勤耕心中的這畝田。

雖然只有小學學歷,曾經讓她相當自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常害怕會說錯話。但是聽過證嚴上人曾說過:「不識字沒關係,識道理就好。」這句話,讓她在每次勤務中,都能勇於承擔,更樂於配合。
現在的麗秋,在沒有承接勤務時,她會主動來環保站幫忙,要讓自己走出憂鬱陰霾。(攝影者:蘇峻民,地點:三重志業園區環保站,日期:2012/07/22)

選對的路 向前行

耀眼的陽光從大片的紗窗灑落,三樓寮房裡,多位生活組志工,分工合作地清理寢室內的整潔,希望給予營隊的孩子,一個舒適安眠的處所。「我先用寢室內的拖把,拖過一遍,你再用抹布擦拭。」麗秋依循著葉由甘師姊的引導,耐心地擦拭著寮房地板,她告訴自己,要用心在每個當下。

「這幾年剛好在家帶弟弟(小孩),時間上更有彈性,只要我能做的,雪昭師姊叫我,我都會到,不管是生活組、舖連鎖磚、還有縫被單,我都去做。」麗秋表示,現在只要園區有需要幫忙的工作,一通電話告知,她一定全力以赴。

陳麗秋說:「選對的路,就是往前走就對了。我就想說勤耕福田,就要一直勤耕下去,才有好的福田。」她勉勵自己,走在慈濟的菩薩道上,要能把握分秒,勇往直前。【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玉玲 新北市三重報導 2012/07/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