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第一位男護師 讓父親引以為傲

2012-08-19   | 周文斌
(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我真的很害怕,因為班上幾乎清一色都是女生……」身為部落裡第一位男護師,我讓父親引以為傲。父親病危期間,陪伴他的每一天都是我最大的欣慰;或許他曾有被兒子護理的尷尬感,但我總會把握替他服務的任何機會。

部落裡的第一位男護師

問我為什麼會當護理人員?不諱言的,念護校確實是因為聯考失利、無法考上預期的復健科,所以硬著頭皮也要進護理科取得文憑;但是,念了之後,出現不同的感受及想法,一連串的化學變化產生了……

起初我真的很害怕,因為班上幾乎清一色都是女生,男生寥寥可數。慢慢的,老師灌輸觀念,讓我們建立起對護理角色的認識,才知道護理其實非常需要男性的加入。

回想到醫院服務的第一天,居然是十年前的事了。剛畢業的自己,帶著滿腔「男」丁格爾的熱血,要把所學帶回家鄉服務鄉親,一畢業就到地處南花蓮臺九線上的玉里慈濟醫院報到,展開我的護理生涯。

由護生瞬間轉化成職場護理人力,穿著一身象徵潔白的護師服,我知道這就是我未來的使命。

在這純樸的鄉間,病人免不了誤認我是醫師;當我說明自己是一名男護師,換來的卻是異樣眼光──有好奇、新鮮、也有排斥。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必須克服心理打擊,才對得起自己對護理的堅持及熱忱。

當一次次在臨床中印證了書本的知識,以及一次次為病人服務與溝通的過程,讓我更加喜愛護理這分工作。

能成為部落裡第一位男護師,周文斌(右)感到很驕傲;爸爸與人聊天時,也常自豪的說:「他就是我的兒子。」(攝影者:馬順德)
在臨床上,我用幽默的方式對待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讓他們開心的接受治療;當這樣的方式受到病人的接納及讚美,我覺得那就是一種滿足。慢慢的,大家都知道玉里慈濟醫院有個男護師,且是個樂天開朗的原住民。

當初會走上護理路,家人是鼓舞我的最大動力;父母希望我們不要走上辛苦務農的命運之路,所以鼓勵我們要好好為將來努力。能成為部落裡第一位男護師,我感到很驕傲;爸爸與人聊天時,也常自豪的說:「他就是我的兒子。」

搶救生命 不分人畜


記憶猶新的是,我們四、五位剛到臨床的小護師,初次面對住院病人時,難免會擔心或害怕,常一起想方設法提供病人更好的照顧;有時,前一班下了班,還會很義氣的陪下一班,等一切都穩定後才離開醫院。

某個深夜,我的病人發生了需要急救的緊急狀況,我知道自己一個人鐵定應付不了,立刻請求支援;學姊和學妹在熟睡中被吵醒,穿著睡衣就挺身來幫忙。事後回想,真是萬分感恩!還有一回,病人鬧情緒,不顧性命的想往高處跳下,我們一擁而上抓住和固定他……

各種聯手搶救生命的驚險畫面,讓我們產生革命般的好感情,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

我們照顧的不是只有來醫院看診的病人,還包括山裡不便前來的居民。第一次參與居家往診時,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山區醫療資源匱乏,導致居民的病情或傷口惡化十分嚴重。身為護理師的我,雖然能力有限,但因同樣身為原住民,可以讓鄉親卸下對陌生人的恐懼,對我多一點信任,也包括對我們這一群小護師的信任。

各種聯手搶救生命的驚險畫面,讓周文斌(左)與其他同仁產生革命般的好感情,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攝影者:馬順德)
在玉里鄉間,居民生活純樸,對醫院的需求就如生活般息息相關。在早期舊院區裡,我們輪值急診的同時,除了守護生命,居民的寵物有問題,也會送來醫院尋求「醫療專業諮詢」,我就曾醫治過狗、魚、甚至家禽。居民認為,任何關於生命及健康的事情,只要到玉里慈院就能夠得到幫助。

當時小小的玉里慈院,有我們這一群來自各地的護理人員組合,抱著同樣熱誠的心,想為這個小地方努力奉獻。時間飛快,一下就好幾年過去了;克難時期的院所,如今已成為守護臺九線上的責任醫院。

父親遺願 努力達成


父親歷經胃癌療程的百般煎熬時,全家人都心疼不捨;幸好我能夠得到家人的認同,以身為護理人員的專業,讓家人有分隨時可以找到答案的依靠。

父親病危期間,陪伴他的每一天都是我最大的欣慰;或許他曾有被兒子護理的尷尬感,但我總會把握替他服務的任何機會。

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我用盡所有護理所學照顧他,更加感受到這分工作能「付出」的成就,也體會護理的核心價值;或許我做得不夠好,但至少我努力過,謝謝父親給我這個機會。父親對我的期許,我至今都還在努力中。

父親從發現罹病到身故短短不到半年,他曾在病床上對我說,我還年輕、應該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瞭解父親的期盼,所以答應他給自己一個機會;也因此,我從玉里來到了臺北慈濟醫院。在都市裡,人際與醫病關係對我來說,都是前所未見的挑戰。

(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臺北慈院的病人數和嚴重性是玉里慈院的好幾百倍,我初到時慌亂得不知所措;加上要適應新環境和新同仁,挫折一波接一波。每天下班後,我拖著疲倦的身心回到住的地方,只能告訴自己要堅強勇敢。

我曾有放棄的念頭,甚至後悔北上來挑戰自己;念頭浮現的同時,媽媽及家人都告訴我:「若無法適應就回家去吧!」只希望我能夠開心工作。

身心俱疲的當下,我在淚水中向父親訴說我的困境。夢中,父親給了我一句話:「人生的路都會有波折和跌倒;你若要有自己的舞臺,就應該為自己的舞臺點綴。」

從小,我的個性就不服輸,是爸爸心目中那個田徑、球場上常得獎的小男孩;我真的要鼓起勇氣戰勝自己,才不會辜負父親對我的最後期盼。雖然未來仍有千萬種人與千萬種問題考驗著我,我仍要感謝有這個機會,把每個人都當成是自己學習的對象。

我希望自己能延續在玉里慈院的精神,帶著原住民樂天開朗的心去面對每一天、每個機會;就如證嚴上人所說:「沒有患得之心,就沒有患失之苦。」我提醒自己要保持感恩知福惜福的心,不論經歷多少外在的變化,內在都能維持鄉下孩子那顆熱誠服務的心。

(文:周文斌/臺北慈院急診護理師 本文摘自:《護惜》書中〈父親的驕傲〉一文)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