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 祖孫間的親密對話

2012-09-04   | 陳淑女
郭芃妘在旁看著阿嬤游麗美在香蕉皮上寫靜思語,也會同時將靜思語的意思,解釋給孫女聽。(攝影者:黃莉美,地點:游麗美家中,日期:2012/08/31)
「今天的靜思語是什麼?」中午時間郭芃妘的同班同學,以期待的心情圍著她問。孫女郭芃妘在讀國小三年級時,志工游麗美每天為她準備隔天的便當。為了讓孫女用餐前心存感恩,也學一句好話,游麗美在午餐水果香蕉上寫靜思語。意外的,香蕉靜思語竟成了全班的期待……

單純一念 引起迴響

游麗美2002年開始和慈濟結緣,那年先生往生;先生生性淡泊,交待後事要簡單,奠儀餘款經家人商議後,分別捐給門諾醫院與慈濟。爾後知道鄰居蔡寶銀是慈濟志工而續前緣。

這些年孫女漸長,游麗美有更多時間參加志工活動,也參加社區見習志工,及《法譬如水》讀書會共修。在見習課程的薰習以及游素勤與蔡寶銀的陪伴下,游麗美已能將上人的法帶入家庭。法漸入心,也希望孫女能由靜思語中得到啟發,於是在孫女三年級時,午餐搭配的水果香蕉皮上寫靜思語,希望孩子用餐前心存感恩,也學一句好話。

剛開始,孫女很反彈,因為同學都會很好奇圍上來看,讓她覺得不好意思。她告訴阿嬤:「不要再寫了,同學都圍過來看,害我不能好好吃午餐。」

漸漸地,香蕉靜思語成了同學每天的功課,中午時間都很期待,今天的靜思語是什麼?同學不懂靜思語涵義,郭芃妘如果知道就會向同學解釋,「有時候看不懂意思,回家後再問阿嬤。」

有天孫女同學的阿嬤告訴游麗美:「妳的孫女每天的香蕉靜思語……」同班同學將每天的靜思語帶回家中,很多家長都知道香蕉靜思語,唯獨游麗美不知單純的心念,竟意外地成了話題。

游麗美說:「還是同學阿嬤轉述給我聽的,我才知道原來不只我孫女看,同學也看,孩子還會回家告訴家人當天的靜思語。」就這樣靜思語輾轉流傳到許多家庭去,間接地將每日一句好話散播出去。
陳淑娟(中)示範素食小點心簡單教法,從事前準備材料,到現場實做和大家結緣,她總是歡喜承擔。(攝影者:王如雪,地點:游麗美家中,日期:2012/08/18)


家庭愛灑 聯繫情誼

除了將慈濟理念,意外的帶入校園之外,游麗美還不斷嘗試將慈濟帶進繁華的臺北天母社區。天母社區大樓林立,管理員總是禮貌婉拒慈濟志工的拜訪,有心要深耕社區的委員頗有無力感。志工們心中不斷思考,要如何讓社區民眾毫無勉強,且歡歡喜喜的開門讓慈濟人進門去關心他們、並謝謝他們的護持。

藉著七月吉祥月的宣導,游麗美率先響應在家舉辦茶會,她邀請了鄰居、姊妹以及志工共十六人來家中喝茶,還特別用心的買了拖鞋,整齊的排在門口表示歡迎。美美的水果擺盤看來素雅可口,在在都是慈濟人文的展現。

為輕鬆的宣導素食,陳淑娟簡單教作素食小點心。即使做生意的關係,清晨三、四點就要起床,她也不喊累,從事前準備材料,現場實做和大家結緣,她總是歡喜承擔。

擅長素食料理的黃麗香,則是因為1987年和先生到朋友家用餐,一頓飯下來就為了先生一句話:「原來素食可以這麼好吃!」黃麗香便開始為家人烹煮素食,「吃素沒多久,先生原有的高膽固醇就降了下來,可惜在半年後他又禁不住口欲,慢慢的接觸到葷食。先生現在雖沒有吃素,但我一直茹素到現在。」算算超過二十五年的素食經驗,黃麗香見證了素食對現代人的健康的確有莫大的幫助。

「平常是如何料理?」已吃素又不擅烹煮的鄰居藉此對黃麗香發問。「著重營養均衡最重要,絕不要偏向少數食材,什麼都煮、都吃。」她簡短卻有力的回答,對深怕吃素會有營養不良狀況的疑慮,也有了觀念的導正。

聽完黃麗香的說明後,老鄰居羅蘭子在一旁語重心長的說:「我煮各種肉給家人吃那麼多年了,煮得好煩哦!」已是十三位孫子的阿嬤,不想卻又不得不煮肉的心情,令人感同身受。
社區志工游麗美(右一)響應在家舉辦茶會,分享做志工的歡喜與輕鬆的宣導素食 ,邀請了鄰居、姊妹來家中喝茶。(攝影者:王如雪,地點:游麗美家中,日期:2012/08/18)

有心有福 有願有力

除了推動素食,愛灑茶會上也不忘積極呼籲七月吉祥月不要燒紙錢。阮莉文分享全球災難頻傳,希望環保及素食從自身做起;劉秋香表示,十多年前就已不燒紙錢了,她說:「我女兒在文昌國小當老師,規定我只可以看公視及大愛臺。」

劉秋香提到早年參加慈濟會員時,先生一句話問起:「你繳錢,人家在做什麼妳知道嗎?」她回答不知道,善款就因先生一句「不知道就別繳」而停止。而今她肯定慈濟所做:「真要感恩現在有了大愛臺。」而說到大愛臺,劉秋香不解的說:「我先生在假日會開著車,帶我到關渡園區繞一繞,也不下車就又開車離開,我實在弄不懂原因耶?」

聽完分享後,在場的志工們都承諾要進一步接引劉秋香的先生來參加社區活動,讓他進一步認識慈濟。透過茶會上的真誠分享,在彼此敞開房裡地交流,大家承諾一定要更用心在社區耕耘走訪募心,因為「有心、有人就有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淑女 臺北市天母報導 2012/08/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