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九次 總裁「賺很多」

2013-03-09   | 施金魚
新加坡學員沈森平(右)見證慈濟是「言行一致」的團體。他分享:「投入慈濟後,我賺到很多『時間』。」他把以前用在吃喝玩樂的時間拿去做志工,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攝影者:陳基雄,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3/02)
「這是我第九次參加,這次我帶著太太、弟弟、弟媳來。做慈濟後,我賺到很多……」2013年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圓緣時,沈森平帶著家人一起上臺,與一千一百多位學員分享他投入慈濟的心路歷程。

「言行一致」的團體 付出是福

沈森平是新加坡馬來亞磅秤有限公司的總裁,每天下午,他出門打個半天的高爾夫球,再去喝酒作樂到半夜三夜,幾十年來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天天醉,孩子都見不到他,連孩子幾歲、念幾年級都不知道!」太太有些不悅地告訴他:「如果不是我,看你能跑到哪裡去?」

直到2008年參加沈氏公會的宴會,認識了慈濟志工沈喜洲,在他的邀約下,沈森平參加了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當時沈森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下飛機,就有很多志工在機場迎接我們,到了旅館還是有多人在那邊歡迎,我心想:『這團體的人太閒了吧!』」

三天的課程中,沈森平了解到慈濟推動四大八步: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遍灑無私的大愛。回到家,他很好奇,「營隊中聽到慈濟人做了那麼多,是不是在新加坡也照著做?」所以他主動對鄰居的一位慈濟志工說:「你有活動就邀我,我可以載你。」

沈森平開始跟隨志工訪視、義診、做環保,朋友看他球不打了、酒也不喝,不到一年還吃素,都說他「走火入魔了」,太太看他變了個人,因為曾聽聞有法師將信徒捐款做慈善的錢納入私囊,擔心他受騙,不斷提醒他:「你要看清楚哦!腳步放慢一點!」

以前沈森平也跑過幾個道場,但不外是念經、拜佛,對於看不懂華文的他,「還是慈濟這種『行經』,比較適合我。」所以即使沒時間玩樂,但心靈卻是充實的,在付出中,他體會到能為人服務是有福的,也見證慈濟的確是一個「言行一致」的團體,從此他樂此不疲。

能力多少就做多少 夫妻攜手行

為了讓家人也能夠認識慈濟,第二年,他帶著太太李惠專和兒子體驗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小兒子因為參加營隊認識了一位同樣來自新加坡的學員,一年後兩人結為連理,沈森平深感因緣不可思議。

太太李惠專雖然參加營隊了,「因為書念的不多,不是聽得很明白。」但回國後,她還是接受慈濟志工的熱情邀約,參與家訪、做香積、參加親子班活動,直到有一天,她好奇地問志工:「你們要送米給照顧戶,如果沒人開車,怎麼去?」

「自己搭車!」

「那車費呢?」

「自己付!」

李惠專一個一個去問,得到的答案都一樣。「這樣做就對了,那我要加入這個團體!」她認為,既然當志工就是要完全自費,能力多少就做多少。所以她報名培訓,2012年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現在,她積極鼓勵起跑比他快的先生趕快培訓,「我的習氣還沒有全改!」已經皈依證嚴上人的沈森平認為,「現在就是更認真做、把習氣改得更好。」

投入志工四年,做的當中他體會良深,也賺到很多。「我賺到很多『時間』,把玩樂的時間拿來做志工,從家訪中讓我體會到我是幸福的。」知福惜福他要再造福,而且在做中與志工頻繁互動,讓他如今能清楚地以華語上臺分享。

以後,一年兩次,他都邀約朋友回來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自己也不斷再充電,他當眾發願,「我也要帶大兒子、二兒子來參加!」一家人都要與慈濟結善緣。
來自新加坡的英籍學員Wilson Christopher,在柬埔寨推動慈善志業,他衷心期望能夠結合慈濟志工,一起去幫助當地的苦難人。(攝影者:陳基雄,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3/02)

助人是我們的責任 盼合作促義診

在「師志道業弟子心」課程中,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分享,從小他備受呵護,總是想著別人能給他什麼,證嚴上人曾不經意地對他說:「要主動去照顧別人,不要老想被人照顧。」來自新加坡的英籍學員 Christopher Wilson 在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的課程上,聽到這段分享,他覺得這個觀念很重要,「幫助別人是我們的責任。」

在新加坡經營淨水工程、柬埔寨設有分公司, Christopher Wilson 看到當地的孩子因為水質不佳,常因腹瀉導致脫水死亡,五歲前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一向慈悲為懷的他,四年前在柬埔寨成立一個基金會,透過社區供水系統,將乾淨的水送愛到學校、孤兒院、鄉村、醫院以及健康中心等,約有五十萬人受益;另外,他也進行小型義診,同時推動「快樂的手」衛生教育,提供柬埔寨居民一個健康及衛生的環境。

六個星期前, Christopher Wilson 在太太服務的新加坡某婦幼醫院認識了慈濟人醫會的挪威籍醫生 Anette Jacobson,也因此接觸到慈濟人。「當我接觸慈濟時,我被慈濟志工的愛心及助人的使命而感動。」

「從沒有一個組織像慈濟這麼有憐憫心,致力於助人而且行動迅速;而我的基金會也是希望透過行動去照顧柬埔寨人,我們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 Christopher Wilson 希望能促成慈濟到柬埔寨義診。他希望此行有機會拜見上人,期望可以和慈濟合作,一起去幫助當地的苦難人,為該國人民帶來健康及快樂。

Christopher Wilson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次營隊,能夠藉此多了解慈濟。在慈濟大學曾國藩教授的「大捨之愛」課堂中,他第一次聽到大體捐贈,「非常震撼!」從影片中他看到整個過程是那麼地莊嚴,「我想當人往生就應該這樣做,我也要這樣做,我想那會是很美妙的!」

這次的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新加坡共有五十三位學員、五位陪同人員參加,身為新加坡副執行長的邱建義期待,藉由一梯梯營隊的接引,能有一批批新血輪加入大愛的行列,一起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而努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施金魚 花蓮靜思堂報導 2013/03/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